邹逸麟、张修桂主编的《中国历史自然地理(精)/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主要反映我国全新世以来一万年自然环境的演变,包括气候、植被、动物、水系、海岸、沙漠等自然要素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自然和人文原因及其变化规律。
本书是集体合作的成果,参与者都在历史地理学科领域里有多年研究的经历,并在撰写过程中,尽可能吸收最新发现的资料和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
邹逸麟、张修桂主编的《中国历史自然地理(精)/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是《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之一,是在1980年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一书的基础上重新编写而成的。根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掘的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吸收最新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包括考古研究以及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方法,如孢粉分析、沉积物分析、树木年轮以及14C测定、遥感和卫星像片判读等,全面反映历史时期中国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演变和发展的概貌。论述中国气候、植被、珍稀动物、主要河流、湖泊、海岸、沙漠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历史时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进一步探讨中国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发展演变的规律。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中希望了解中国自然环境变迁的师生和广大科技人员及干部阅读参考。
总序
前言
第一篇 历史时期气候的演变
第一章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资料
第一节 中国历史气候研究的文献资料
一、官私文献中的气候资料
二、日记中的气候资料
三、档案中的气候资料
四、地方志中的气候资料
第二节 历史文献中物候资料信息的判读
一、物候信息判读的均一性条件
二、物候资料的限制因子选择
三、气候冷暖及其影响的同步性条件
四、人类活动影响的差异性
第二章 历史时期中国的冷暖变化
第一节 全新世以来中国气候冷暖变化概述
第二节 中国东部近2000年温度阶段性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温暖状况(900~1300年)
一、宋元时期气候温暖的物候证据
二、北宋开封一带冬季温度距平的估算
三、中世纪暖期气候的冷暖波动
第四节 明清时期(1300~1910年)的寒冷状况
一、明清时期冷暖变化及其主要证据
二、近300年部分地区年际温度变化的重建
第五节 历史时期中国三大自然区冷暖变化的比较
一、过去2000年中国三大自然区温度阶段性变化的一致性
二、过去2000年中国三大自然区温度变化的差异
第三章 历史时期中国干湿变化
第一节 全新世以来中国气候干湿变化概述
第二节 过去2000年干湿变化
一、东部季风区
二、其他地区
……
第二篇 历史时期植被与珍惜动物分布的演变
第三篇 历史时期河流水系的演变(上)
第三篇 历史时期河流水系的演变(下)
第五篇 历史时期海岸的演变
第六篇 历史时期的沙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