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侯宗濂传/九三学社人物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马欣//赵晏//王向辉//刘国强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侯宗濂教授是著名的生理学家、医学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在生理学科学研究方面有着高深的造诣,为发展我国医学生理学、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做出了卓越贡献。马欣、赵晏、王向辉、刘国强编写的《侯宗濂传》通过梳理侯宗濂教授家人、曾经的同事和朋友的回忆,访谈其学生,查阅他本人的回忆资料和大量的档案资料,以及学生、同事的追思文献与科研论文整理而成。

内容推荐

马欣、赵晏、王向辉、刘国强编写的《侯宗濂传》通过梳理侯宗濂教授家人、曾经的同事和朋友的回忆,访谈其学生,查阅他本人的回忆资料和大量的档案资料,以及学生、同事的追思文献与科研论文整理而成。旨在系统地介绍侯宗濂教授的科学生涯和重大成就,追忆他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彰显他在医学教育事业中的卓越贡献,敬仰他优秀的人格魅力,学习一代医学宗师的精神风范。

目录

第一章 少年时光聪明智慧追求理想

第二章 大学时代发愤图强显露才华

第三章 南满医堂执教育人留学东瀛

第四章 继续深造飞赴德奥炉火纯青

第五章 爱国情怀愤离南满任教北平

第六章 应邀南下筹建福医培育人才

第七章 西北赴任肩负重担艰苦创业

第八章 祖国解放大展宏图加快建设

第九章 科学春天人才建设学术开放

第十章 关心国事政党任职参政议政

第十一章 “文革”时期忧国忧民坚信光明

第十二章 壮心不已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附录

 多问些为什么,不断推动对真理的认识侯宗濂

 侯宗濂教授论著目录

 侯宗濂教授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贺惠芳

 追忆我的导师侯宗濂先生闫剑群

 侯宗濂先生在奥地利赵晏

 怀念侯宗濂老教授唐敬师

 对年轻人的信任与鼓励杜剑青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的历史与现状(代跋

试读章节

1900年是大清这个庞大帝国风雨飘摇的一年,这一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旨在保国保种保教、效法日本图强的“戊戌维新”已经黯然落幕。北京菜市口六君子的鲜血还很殷红,但是维新派寄予厚望的“圣主,,光绪帝却从此失去了励志推行改革的权力。义和团运动正在这一年从直隶、河北一带悄然兴起,“扶清灭洋’,的口号隐隐而至,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也已在大洋的彼岸微露曙光。20世纪初叶,从洋务派办洋务的欧风美雨里流散进帝国阴沉天气中的民主与科学气息已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了,社会上要求实行立宪政治的呼声逐渐深入人心,连一些乡村绅士也热衷谈论起这些事情的可行性与可能性。但这一切,似乎于一个东北偏远的小村庄来说,都还是那么的陌生。

就在这一年深冬的一天,天异常寒冷,包裹严实的人们仍然冻得牙齿在打着架。中午时分,辽宁省海城县文甲沟村一户人家正在忙里忙外,大家似乎感觉不到外面逼人的寒气,都焦急又兴奋地在院子里聚拢着,一边哆嗦一边说笑着,家里的女主人常氏要生孩子了,这可是第一胎。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安全分娩还是很大的奢望,因此男主人更是在门口转来转去,脸上写满了担忧。分娩对自己的女人而言是痛苦和快乐并存的,房间里不时传来产婆和常氏忽大忽小的紧张声息,闷了很久,伴随着一声婴孩的啼哭,这个普通人家瞬间步入了持久而欢欣的喜悦之中。“是男孩,男孩。”“男孩好啊!”进出的人都聚在一起,互相拥抱和拍打着,无不喜形于色。

这家的男主人侯治平是个学识渊博、颇有涵养的传统型知识分子,他的名讳“治平”语出道家经典《抱朴子》“又于治世隆平,则谓之有道,危国乱主,则谓之无道”。侯治平的父亲是颇想让他这个儿子入仕为官的,这既是中国人耕读传家的理想观念,也反映了侯门希望门庭振兴的朴素愿望。虽然侯治平一辈子只做过小小的大清海城知县,但是却因做官处事公平有道,常为老百姓着想,有着清官的美名。他对在虎门销烟、力抗大英侵略者的林则徐非常崇敬,时常在家中吟诵抄录林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名言。后来,日本在沈阳的势力变得渐渐强悍起来,侯治平目不忍见,耳不忍闻,也不愿为日本人去卖命,由此失去了在宦海搏击的兴趣,就带妻子常氏回到了老家文甲沟过起了耕读的退隐生活。

无官一身轻,自然得以呼吸乡间的自由空气,把前半辈子没时间读的书再次拿起。他特别仰慕北宋大儒周敦颐,崇敬周的清廉正直,因此侯治平在家时,周敦颐的《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书常常不离手。他对《爱莲说》中“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佳句甚为喜爱。仰慕对象从林则徐转换到周敦颐,大概也正可窥见侯治平的内心已经从儒家传统上的“治国、平天下”的外部目标回归到“齐家、修身”的自我世界里来了。  小宗濂的母亲姓常,因为是个女人,所以没有留下名字。她是个温润的女性,也出自书香门第,因此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时代有机会读过几年书,嫁到侯家以后,常氏每日辛勤劳作,夫妻举案齐眉,夫唱妇随,日子倒也过得和和美美。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肇始于1937年。是年,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华北地区相继沦陷,“偌大的华北放不下一张课桌”。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部分师生不甘做亡国奴,毅然西迁西安。西迁师生克服重重困难,于当年10月下旬在西安北大街择地办学,成立西安临时大学医学院。

次年,日寇窜地风陵渡,西安东大门潼关危殆。医学院遂奉命南迁至陕南南郑县城。虽校舍简陋,情形倍艰,但学校教学活动正常进行。此时国民政府更名西安临时大学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秋,国民政府教育部将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北大学,医学院独立设置,时称国立西北医学院。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西北医学院迂回西安崇礼路(二附院现址)。同年,国立西北医学院与国立西北大学合并,改称国立西北大学医学院。P1-3

序言

1900年是大清这个庞大帝国风雨飘摇的一年,这一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旨在保国保种保教、效法日本图强的“戊戌维新”已经黯然落幕。北京菜市口六君子的鲜血还很殷红,但是维新派寄予厚望的“圣主,,光绪帝却从此失去了励志推行改革的权力。义和团运动正在这一年从直隶、河北一带悄然兴起,“扶清灭洋’,的口号隐隐而至,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也已在大洋的彼岸微露曙光。20世纪初叶,从洋务派办洋务的欧风美雨里流散进帝国阴沉天气中的民主与科学气息已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了,社会上要求实行立宪政治的呼声逐渐深入人心,连一些乡村绅士也热衷谈论起这些事情的可行性与可能性。但这一切,似乎于一个东北偏远的小村庄来说,都还是那么的陌生。

就在这一年深冬的一天,天异常寒冷,包裹严实的人们仍然冻得牙齿在打着架。中午时分,辽宁省海城县性人物身上体现出的崇高风范和优秀品质,是我社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回顾九三学社的历史,我们有勇往直前、舍生取义的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有淡泊名利、刻苦钻研的科学家,有不畏权势、追求真理的人文学者,有忍辱负重、甘为人梯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共同铸就了九三学社一以贯之的灵魂——爱国、民主、科学,九三学社的优良传统在他们身上得到最好的诠释。

九三学社中央一直重视整理保存社史、发挥社史资政育人的作用,2007年又启动了以史料抢救和整理为重点、包括七个方面内容的社史工程。几年来,社史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社史研究通讯》的编辑出版、社史专题片的拍摄、口述史工作的启动、社史文物收集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同进展。“九三学社人物丛书”作为社史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各方面辛勤的努力,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第一批图书已完成了撰写、编辑,即将出版。这套丛书选取九三学社重要创始人、早期著名社员、历任社中央领导,以及在本人所从事领域里取得突出成就的旗帜性人物,力图以翔实的史料和平实的语言再现前辈先哲们曲折丰富的人生历程和绚丽夺目的光辉业绩。我相信,丛书的出版必将激发我社成员和广大读者继承他们的优良传统,体会他们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感受他们坚毅从容的人格风范,学习他们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为巩固、完善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基本政治制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是为序。

韩启德

2012年8月

后记

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并入医学院。1950年,政务院教育部决定西北大学医学院析出,独立设置,成立西北医学院。1951年,在西安南郊建设新校址(即现校址)及附属医院,占地800余亩。1952年,学院划归西北卫生部领导。1956年,国家高等教育部、卫生部联合通知,西北医学院更名西安医学院,交由陕西省管理。1978年经由卫生部与陕西省政府协商,西安医学院成为卫生部在西北地区唯一的直属高等医学院校。1985年经卫生部批准,西安医学院升格为西安医科大学。2000年,原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合并,成立新的西安交通大学。2012年,成立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统筹管理医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医疗等工作。医学部下设若干职能部门,在学校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的基础上,相对独立地管理医学部的相关行政事务。职能部门包括:综合办公室、人才培养处、科学技术与学科建设处、人力资源处、医院管理处。

同时医学部下设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法医学院、护理学系。

医学部师资力量雄厚,名师名医荟萃。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i000余人,博士生导师186人,硕士生导师500余人,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4名(双聘)。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0人(其中副主任委员3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师德标兵2人。国家“干人计划”学者2人、“百千万工程”人才3人,陕西省“百人计划”学者3人,国家、卫生部、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近20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医学部拥有生理学等32门国家、省、校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药理学等3门国家、省级双语示范课程,生理学、药学等5个国家、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生理学、法医学和泌尿外科是国家重点学科,皮肤病与性病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拥有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优势学科,17个国家重点临床专科,3个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及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医学部建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医学部直属的两所临床综合医院和一所口腔医院,均为全国有相当影响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六大功能为一体的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开放床位4200余张、牙椅160把,年门诊量近400万人次,年住院患者18万人次,年手术量近10万人次,诊治疾病的难度指数在全国名列前茅。三所医院是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的卫生部部管医院,为我校医学生的临床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供了良好平台。学部拥有10所非直属临床附属医院,均为陕西地区有影响力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共有床位8967张,为我校医药类本科生的临床实践教学和培训提供有效的资源补充。学部拥有19个校外生产实习教学基地,为医药类本科生的生产实习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保证。

医学本科教育开设有临床医学(五、七、八年制,留学生)、口腔医学(五、七年制)、预防医学(七年制)、法医学(五年制)、护理学、药学及制药工程等7个专业。目前在校学生4637名,其中博士生。700名,硕士生1418名,本科生近2000名,留学生613名。医学本科教育强化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走“高标准、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综合型、高素质”的培养模式。2007年开办“侯宗濂医学实验班”,以全新的教育模式致力于培养医学精英人才。学部着力发展医学研究生教育,注重研究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医学部科研力量雄厚,学术气氛浓厚,仪器设备先进。尤其是合校后经过“985”、“21l”等工程建设,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共承担国家以及省部级基金资助项目100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900项,经费3亿多元。重点、重大仪器和重大“国合”14项,“杰青”2人,“优青”1人,新世纪人才28人。获国家级、部省级科研成果近300项,其中主持国家二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19项。克山病、大骨节病研究成果曾两次获国际无机化学家协会“克劳斯‘施瓦兹”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首的14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基地,到目前共发表SCI文章近2500篇。

“厚德载物、博学载医”,医学部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综合性大学人文、自然、理工科优势,秉承交大百年优良传统,传承“尚德尚医、求是求新”精神,执着追寻“为生命之光”的崇高理想,为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进行高水平医学研究,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而不懈奋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4:2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