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本书所说的中国文化,主要指传统文化,即最能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民族风貌,凝结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并且不断地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和发展的文化。它的精神内核是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同时又辅以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因此,它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结晶。
数千年来,中国文化一直在世界上大放光彩,在对外交往中,它传播迅速,影响广泛。日本倾慕盛唐文化,派出十几批遣唐使。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对中华帝国的强大和富庶叹为观止。然而,到了清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华文明的尊严受到挑战,中国人也开始了痛苦的求索和转型。中国人第一次对自己的文化产生怀疑,甚至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国落后的总根源,直欲弃之如敝屣。五四运动时期,有人提出要打倒“孔家店”,就是这种思潮的反映。
到了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力蒸蒸日上,中华民族重新恢复了自信,我们又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一一原来我们的文化并不差,不能妄自菲薄。这就是当前持续不断的国学热产生的思想背景。
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文化,都以体现贵贱有别、尊卑有序。根据传统的说法,周公制礼乐,奠定了以礼为治的教化传统,而孔子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除了倡导以礼治国,更加注重修身。“不学礼,无以立”“克己复礼为仁”都是孔子的名言,有其特定的道德内涵。作为封建“五常”之一,“礼”对人的视听言动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颇受今人诟病,觉得是对人性的扼杀、摧残,而“吃人的礼教”也因而成了著名的文学比喻,在近代作品中比比皆是。但在新时代,我们可以赋予“礼”新的内涵。
智,传统社会的价值范畴,“五常”之一。这里的“智”,不是佛家之顿悟,也不是科学智慧,而是道德智慧,即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儒家学者认为,具备了这种道德智慧,才能成为君子。如孟子认为,“智”为“是非之心”,人只要尽心,进一步充实自己的道德智慧,就能知性,知天,继而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孔子则将智、仁、勇三者并提:“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将其视作君子的美德。《礼记.中庸》对孔子的概括,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天下之达德”。
信,传统社会的价值范畴,“五常”之一。“信”,即诚实、不欺。“信”被儒家视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起码准则。孔子教授弟子,“忠信”并提,他说:如果人没有“信”,就如同马车没有车轮,不能远行。曾子每日三省其身,其一就是“与朋友交往时守信与否”,意思是,我和朋友交往守信了吗?“信”还被孔子推及到治理国家的层面上,他认为,在“足食”“足兵”与“取信于民”三者间,首先要“取信于民”。他说:“没有粮食,不过死亡,但人生自古谁都免不了一死,而国家一旦不能取得国民的信任,就无法立足。”这种以诚信立国的观念,除了儒家,法家等门派也有主张。如著名的商鞅变法,其树立的就是“言必信,行必果”的威信。
P2-3
本系列图书以轻松活泼的语言,分十个专题介绍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内容丰富,引人人胜,是一套理想的传统文化普及读物。本系列图书的编写和出版,离不开中国财富出版社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编辑同志的辛勤工作,在此,谨向社领导和编辑同志表示由衷的感谢!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引用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著作和观点,我们已经征求了部分作者的同意并支付了稿酬,但其中一些资料来自互联网和一些非正式出版物,无法联系到原作者,敬请作者见书后及时与此邮箱联系:724176693@qq.com,我们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稿酬并寄送样书。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本书所说的中国文化,主要指传统文化,即最能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民族风貌,凝结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并且不断地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和发展的文化。它的精神内核是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同时又辅以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因此,它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结晶。
数千年来,中国文化一直在世界上大放光彩,在对外交往中,它传播迅速,影响广泛。日本倾慕盛唐文化,派出十几批遣唐使。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对中华帝国的强大和富庶叹为观止。然而,到了清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华文明的尊严受到挑战,中国人也开始了痛苦的求索和转型。中国人第一次对自己的文化产生怀疑。甚至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国落后的总根源,直欲弃之如敝屣。五四运动时期,有人提出要打倒“孔家店”,就是这种思潮的反映。
到了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力蒸蒸日上,中华民族重新恢复了自信,我们又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一一原来我们的文化并不差,不能妄自菲薄。这就是当前持续不断的国学热产生的思想背景。
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独自发展。因此我们说,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发挥的作用也在日益增大。世界各国瞩目中国,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受到空前的重视:世界各国人士学习汉语的热情空前高涨,“孔子学院”迅速在全球各地落户;“东方智慧”也成为热门课题。面对这样的历史变化,面对中国文化的这种走向,我们作为中国人应当感到自豪,应当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历史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
如果我们数典忘祖,对本国文化一知半解,又怎么去继承和弘扬呢?所以,值此民族复兴之际,青年朋友们应该认真学习传统文化,不仅学习传统文化的知识,更要学习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践行古人崇尚的道德品质,才是新时代的中国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关注的当下,我们作为中国人应当感到自豪,应当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历史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
如果我们数典忘祖,对本国文化一知半解,又怎么去继承和弘扬呢?所以,值此民族复兴之际,青年朋友们应该认真学习传统文化,不仅学习传统文化的知识,更要学习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践行古人崇尚的道德品质,才是新时代的中国人。
《重温传统(一本书读懂中国文化)/一本书读懂系列》由姜正成主编。
由姜正成主编的《重温传统(一本书读懂中国文化)/一本书读懂系列》所说的中国文化,主要指传统文化,即能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民族风貌,凝结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并且不断地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和发展的文化。它的精神内核是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同时又辅以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因此,它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