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在危机中崛起(美国如何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精)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作者 刘戈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刘戈著的《在危机中崛起(美国如何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精)》首次以美国多任总统的执政理念为主线,梳理了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变革节点。

作者系中央电视台财经评论员,可录制《书香北京》等节目进行推广。

李剑阁作序,徐小平、马光远、向松祚、何帆、罗振宇、吴伯凡联袂推荐,会分别在微博、微信等平台转发并推荐。

逻辑思维会做一期节目进行推荐。

写作流畅,从微观入手,以故事手法来叙述股灾、洛克那主义、中等收入陷阱、财税改革、农业转型等宏观大变革,阅读体验很好。

内容推荐

南北战争结束以来,好运一直眷顾美国——工业化高歌猛进、股市蒸蒸日上、房地产一片繁荣、国力不断增强,绝大多数美国人俨然已经把生产持续发展、财富不断积累、生活越来越好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新常态。

当欧洲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遍体鳞伤之时,美国经济正如火如荼,迎来了“柯立芝繁荣”。但胡佛“粗犷朴实的个人主义”却将美国带入长达十年的“大萧条”。胡佛做错了什么?接任的罗斯福又做对了什么?

时光弥合了美国第一次转型之痛。进入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终结了金本位制度,卡特的能源政策遭遇失败,美国进入了滞胀时期。这一刻,“里根经济学”能否如“罗斯福新政”般力挽狂澜,拯救再次陷入经济泥沼的美国?20世纪90年代,面对2900亿美元的预算赤字,克林顿如何神奇逆转,实现了经济长期的繁荣与增长?

刘戈著的《在危机中崛起(美国如何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精)》以近百年来美国多任总统的执政理念为主线,梳理了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变革节点,回顾了美国社会与企业在“大萧条”与“经济滞胀”两大重要时期的转型策略。与此同时,对照中国当前现状,作者抛砖引玉,探讨国家如何进行顶层设计,以化解各个领域的积弊;企业如何转型,以摆脱价值链低端位置、塑造领先优势;个人如何自我蜕变,以避免在结构性调整时被时代淘汰。

目录

序言 借鉴美国崛起之路

前言 从美国看中国

上篇 “大萧条”与大转折

 第一章 股灾带来“大萧条”

 第二章 胡佛做错了什么?

 第三章 罗斯福做对了什么?

 第四章 在危机中寻找生机

 第五章 中国2015与美国1929

 第六章 “大萧条”会降临中国吗?

 第七章 中国会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吗?

下篇 转型与创新

 第八章 滞胀:从尼克松到卡特

 第九章 供给侧改革与里根经济学

 第十章 监管:从沃尔克到格林斯潘

 第十一章 反垄断:斗争中演进

 第十二章 法律的博弈

 第十三章 克林顿振兴新经济

 第十四章 中国企业转型进行时

后记

附录 20世纪历任美国总统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要命的”股市杠杆

股票交易虽然不是从华尔街开始,但华尔街却是让股票市场真正左右世界经济的地方。从20世纪初开始,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华尔街的金融创新也随着美国经济的迅猛增长而日新月异,并最终闯下了大祸。

让我们一起回到20世纪初的美国。

1901年来了,如同一百年后,中国人对21世纪的热切期待一样,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比美国人更欢欣鼓舞地期盼着新世纪的到来。此时,美国已经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铁路横贯东西两岸,庄稼地里麦浪滚滚,高炉前钢花四溅。正可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大西洋海底光缆把伦敦和纽约的金融市场连接到了一起,华尔街无论是从规模还是影响力上都已经摆脱了小兄弟的角色,和伦敦平起平坐。纽约证券交易所已经成为这个最新崛起国家繁荣的标志,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兼并重组在这里上演,无数的美国民众通过买卖股票获得了人生第一笔“财产性收入”。

灾难总是在最乐观的情绪中孕育的,一种美国人还不熟悉的股灾也在悄悄地向华尔街进发。

1901年5月10日,《纽约时报》的编辑用豆腐块大小的版面发表了一名实习记者获得的八卦消息:“纽约州特洛伊市5月9日讯——该市著名的啤酒酿造商小塞缪尔·波尔顿的尸体今天在一个热啤酒桶中被人发现,波尔顿先生不久前刚驾车旅行归来,并与朋友进行了愉快的交谈。大约中午时,有人在冒着热气的啤酒桶旁边发现了他的帽子,之后发现了他的尸体,人们在啤酒桶附近还发现了他的外套、手表和袖珍书。”

人们普遍认为这是起自杀事件。如果没有下面这句话,这样的社会新闻是不大可能登上这家财经大报的版面的。这篇报道的最后一句是:“据说波尔顿先生近来在股票上损失惨重。”让波尔顿先生在自己心爱的啤酒桶中结束生命的原因是他在“北太平洋铁路”股票上的卖空行为。

故事的真正导演是华尔街大亨J·P·摩根和他的对手们。20世纪前20多年,美国的真正主宰是摩根。一个至今仍被华尔街津津乐道的段子是这样定义摩根的:老师问学生,是谁创造了世界,一个小男孩站起来回答说,上帝在公元前四千年创造了世界,但在公元1901年,世界被摩根先生重组了一回。

一幅广为流传的摩根先生的照片上,身体壮硕、留着八字胡的摩根坐在椅子上,目露凶光,手上持一把亮闪闪的匕首——其实,那是黑白照片上被过度曝光的椅子把手,但手握匕首,更符合老百姓对这个资本大亨的想象。

1900年12月12日,纽约第五大道的一家俱乐部里,80多位华尔街最有头有脸的大亨们欢聚一堂,畅想新世纪美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卡耐基钢铁公司总裁施瓦布的激情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银行家和实业家们。施瓦布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构想:美围钢铁业应该进行一次大合并,组建一家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公司,称霸世界钢铁市场。在晚宴结束的时候,摩根已经决定:这一票干定了。

很快,施瓦布在曼哈顿哈德孙河畔的一个高尔夫球场,促成了摩根和钢铁大王卡耐基划时代的一场球赛,球赛结束的时候,卡耐基以4.8亿美元的价格把他的公司卖给了摩根出面组织的钢铁辛迪加。新成立的公司叫作合众国钢铁公司,资本总额达到14亿美元,这个数字有多大呢?把这个数字乘以6.5就是当时全美国制造业的总资本——91亿美元,想想把中国的“三桶油”、绝大部分钢铁企业以及大部分煤矿合成一家企业是什么样的情景吧!摩根组建的巨无霸企业超出了所有人想象的规模,甚至给把冒险当作习惯的华尔街带来了一些莫名的不安。

P5-7

序言

借鉴美国崛起之路

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

中金公司原董事长李剑阁

理解一个国家贫穷、停滞、衰落的原因也许比较浅易,但要研究和借鉴一个国家的发展崛起之路却并不简单。

刘戈作为一位学者,他认真梳理和思考了美国20世纪的经济史、商业史,用20万字的详尽素材和分析,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美国发展崛起之路的窗户。

自独立战争以来,美国紧跟欧洲强国实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又抢在欧洲强国之前,开启了电气时代,率先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到百年时间,美国已然成为仅次于英国的全球第二大制造业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在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实力遥遥领先,把20世纪缔造成为“美国世纪”。

但是,“美国世纪”的道路并不平坦。引领世界经济的美国也遭遇了两次重大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及七八十年代的“滞胀”。

熟悉美国历史的人对这两次经济重创必不陌生。但如何认识美国摆脱危机、走向强大的原因却看法各有不同。本书作者认为,走出“大萧条”、实现大繁荣,绝不仅仅表现为GDP恢复增长,而是表现在美国广泛、深刻、全面的结构性变革。危机背后变革的方向与力量,正是本书要深入挖掘的核心要点。通过对历史镜像的回放,寻找熟悉的脚本,以避免危机的重演。

20世纪20年代,房地产和汽车行业带给美国新的增长契机,从而推动钢铁、橡胶、石油、玻璃等上下游行业蓬勃发展。伴随着实体行业的蒸蒸日上,美国金融行业也迎来了井喷式的增长。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证券市场,此时给出了一张耀眼的成绩单:股票价格不断上涨,证券交易的成交量也随之大幅增加。

但在整个20年代的证券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内幕交易和骗局。公司高管利用其对公司内幕信息的了解,操纵本公司的股票,牺牲公司股票持有人的利益,甚至是损公肥私,大肆贪污公司钱财。许多银行、证券机构、信托公司和基金会与商界、政界名人勾结,散布谣言,联手操纵市场,哄抬股价。不少公共信托基金管理人也擅自动用基金参与证券投机。

“大萧条”之前,少数垄断大企业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造成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一方面,寡头攫取了高额利润,最富有的人群占国民收入的1/3。与此同时,广大劳动者日益相对贫困。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收入仅够维持生活,他们的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尚不足24%。

同样是“大萧条”前夕,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狂热的投机活动。佛罗里达州位于美国东南端,地理位置优越,冬季气候温暖而湿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里迅速成为人们冬日度假胜地。许多美国人来到这里,迫不及待地购置房产。由于佛罗里达的地价一直远低于美国其他州,因此该州成为理想的投资地。随着需求的增加,佛罗里达的土地价格开始逐渐升值。尤其在1923—1926年间,佛罗里达的地价涨幅惊人。例如棕榈滩上的一块土地,1923年值80万美元,1924年达150万美元,1925年则高达400万美元。炒卖房地产的狂潮越来越汹涌。据统计,到1925年,迈阿密市居然出现了2000多家地产公司。当时该市仅有7.5万人口,其中竟有2.5万名地产经纪人,平均每三位居民中就有一位专做地产买卖。当时,地价每上升10%,炒家的利润几乎就会翻一倍。在那几年,人们心中的魔咒就是“今天不买,明天就买不到了”!在这种狂潮的催动下,一向保守冷静的银行界也纷纷加入炒房者行列。

科技发展处于低潮、出口贸易份额下降、实体经济“脱水缺血”……正是这一幅幅似曾相识的熟悉画面,让我们有必要重新回顾美国上一百年经历的那些危机。看看美国如何在危机中为法律演进清障,让反垄断、反海外贿赂、反欺诈等相关法案真正为企业和民众服务;如何在危机中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让产业焕发新的生命力,让企业能够成功转型;如何在危机中推进制度的变革,让税收与民主的阳光和雨露能够惠泽每一位民众……而这些回望与总结,正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最急需的借鉴与参考。

中美两个大国可深入比较研究的主题绝非20万字可涵盖。这本书用独特的视角,进行了一种对比的尝试。这种尝试,让我们能够跨越太平洋的地理距离以及一个世纪的时间鸿沟,将20世纪的美国和21世纪的中国置入平行画面。作者从宏观到微观,从政策到法律,从企业到个人,通过深入对比与分析,探讨中国转型与变革的可行路径,这是值得肯定的。至于本书中有些分析的立论和素材的选取,我并不能够全部认同。但我仍然愿意为此书作序,是因为任何探索性的工作都应该鼓励。

后记

1872年的一天,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一下子来了三十个梳着辫子的中国小孩,他们是庚子赔款第一批留美学童。这些乳臭未干的孩童寄托着一个没落帝国的无限期待,跨越太平洋来到美国“师夷长技”。他们把最初落脚的这个城市翻译为“春田”(Springfield)。

第一批留美幼童后来大多成为国家栋梁,他们中的詹天佑学成回国后主持设计修建了京张铁路。詹天佑至今仍然是每一个中国铁路人心中的祖师爷。大学毕业那年,我和几位即将天各一方的同学专程来到北京,在京张线八达岭的青龙桥火车站,拜谒了詹天佑的墓,向詹天佑塑像献上从山上采来的野花。如今,中国好几所交通大学里都有他的塑像。

留美幼童项目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的一部分,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化的真正开端。1794年,美国政府在斯普林菲尔德建立了国家兵工厂,开始生产著名的“春田”步枪,这也是美国工业化开始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在之后的将近200年时间里,“春田”一直是美国的工业重镇。20世纪初,西屋电气的工厂落户到斯普林菲尔德,20世纪80年代末,工厂关闭。至此,斯普林菲尔德作为美国工业制造中心的历史正式结束。

“春田”见证了美国工业化从初期到后期的整个历程。斗转星移,西屋春田工厂旧址几经转卖,最后转到了中国人手上,成为中国中车波士顿地铁组装工厂的厂址。2015年9月3日,在一旁目睹中车春田工厂盛大奠基仪式的我,脑中出现矗立在青龙桥火车站站台上的那尊詹天佑塑像,一个念头闪过:什么时候复制一尊詹天佑的塑像放在这里。

从1872年到2015年,从留美幼童抵达到中国中车春田工厂建立,在这漫长的143年里,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历程一次次被内忧外患所打断,现在终于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一直是我们学习和追赶的目标。中国和美国,有时会在历史的街角不期而遇,而后又在各自的路上独自摸索。没有谁能够成为别人道路的灯塔,但后来者少跌跟头的答案总是隐含在更早出发人的足迹里。

意大利历史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说过一句被无数次引用的话:“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任何外国史何尝不是本国史呢?在阅读和研究外国历史的时候,我们总是会不自觉地移情到当下的中国,这就是这本书的来历。

最后,感谢李剑阁先生为此书撰写的序言,感谢易扬同学翻译、核实了很多英文材料,感谢我就职的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领导和《央视财经评论》的各位同事,感谢我的家人一直以来对我工作和写作的无条件支持。

刘戈

2016年9月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通过对美国政治、经济、金融政策的深入解读,对照中国当前遇到的困境,本书回顾了美国在历史两大重要节点的转型策略,分析了中国解决相似问题的对策及思路,引导读者看透历史迷雾,把握今日与未来。

——徐小平 真格基金创始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联合创始人

人类经济体系是一个动态演化体系。动态演化体系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突变,即体系内在结构会发生革命性变革。经济体系的结构转型就是一种突变,它意味着经济内部的产业结构、增长动力、财富分配、社会阶层等等都会随之发生重大变革。经济体系的结构转型或突变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规律。如果我们主动适应内在规律,努力调整政策促进转型,就能够顺利推进经济转型。否则就只会阻碍经济转型,丧失转型的机遇,导致经济长期停滞或衰退。各国经济转型既有普遍规律,又有特殊经验,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有选择性地借鉴运用。因此,我向大家推荐刘戈的新著。刘戈先生详细梳理了20世纪美国经济两次重大转型的历史经验,并总结出一些普遍的规律性的结论,对于研究当下中国经济转型的朋友,很有借鉴价值。

——向松祚 著名宏观经济学家,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本书讲述了美国经济的历史巨变。我们既能品味出一位记者对新闻的敏感、一位学者对事实的深究,亦能体会到一位感时忧国者的情怀。

——何帆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0: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