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如何搞定风投》是给创业者的风投指南。
创业必读书:筹集资金,这对任何一家创业公司来说都是最关键的一步。
创业+融资:初创企业,如何拿到风投;创业企业,如何与风投博弈,运用风投并很大价值退出;风投,如何选择创业企业,如何助理创业企业成功发展。一本书了解VC之道。有助于创业者熟悉VC的投资过程。确保创业者对谈判桌的双方都理解透彻。重要主题包括VC机构是如何工作的,如何向VC演示项目,并且对交易的纷繁复杂进行了概括。
创业企业最关注热点:本书通过介绍风投全程,使创业企业熟悉风投游戏,知己知彼,拿到风投。
前所未有的经验之谈。作者杰弗里·巴斯更既涉足创业,又涉足风投。
故事性写作风格,可读性强。
杰弗里·巴斯更著的《创业如何搞定风投》是给创业者的风投指南。由全球风投人揭秘风险投资的内幕及逻辑,指导初创企业如何运用风投从创立做到上市。《创业如何搞定风投》是一本“创业必读书”,如果你正在创业,或打算创业,并且想通过VC让你的项目快速起飞,那这本书还是配得上“必读”这两字的。
《创业如何搞定风投》是一本指导创业企业如何获得风险投资的实用指南。如果你想打造下一个谷歌、亚马逊、脸书,如何打动和挑选合适的投资者,如何了解和熟悉风投,然后投其所好,针对性拿到风投。
一位成功创业的风险投资商,通过总结自己多年的经验,以对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商的独特观察,帮助创业者将梦想变为现实。在书中,作者讲述了众多栩栩如生的风险投资故事,以及来自十几位最成功的创业家和风险投资商——包括推特的杰克·多西、领英的雷德·霍夫曼等的实用建议,告诉创业者获得风险投资应遵循怎样的根本原则。对于满怀激情的创业者来说,本书一定能助你快速掌握获得风险投资的诀窍,成功找到创业推手!
为了真正了解风险资本支持的创业企业,有必要首先深入了解创业家的灵魂,因为他们与传统意义上的商人有着根本的不同。
从懂事时开始,我便有了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孩提时代,我对科技十分痴迷。我跟父母开玩笑说,我对电脑的喜爱,最初源于在溜冰场一边等姐姐一边玩的家用游戏机,后来,姐姐成了一名职业滑冰运动员,我却疯狂地喜欢上了电脑。苹果II型电脑问世时,我求父母给我买一台,并十分爽快地将我从家用游戏机中赚来的钱交出来,作为交换的条件。
我平生首次尝试在创业企业工作,是在哈佛商学院就读时的第一个暑假期间,当时我在一家从事软件开发的创业公司中担任“高管”之一。这家公司总共才10个人,办公地点设在波士顿一家中餐馆背后的小巷子里。我依然能回想起那家中餐馆飘出的味道,但我并不喜欢那种感觉。营销副总裁总是带着她的狗来到“办公室”,而那只狗好像总在我即将挂电话的时候狂吠不止。
事实证明,第一次在创业企业工作真的是一种极大的乐趣。我也头一回了解到在现实中经营一家小型软件公司面临的种种压力:将产品推向市场、与合伙人合作、给员工发薪水以及拓展业务。
平生第一次体验到创业的生活,我对此痴迷不已。
打那时起,我的创业家天性从未有过太大的改变,而这种天性在后来的一次社交活动中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当时,我们的公司——飞桥资本合伙公司(Flybridge Capital Panners)——每年为哈佛商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毕业生举办一次社交活动,我们邀请几十位打算将来创业的年轻人参与。
那些活动一直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学生们似乎对经济的起起落落完全无动于衷。比如说,2009年是数十年来经济最差的一年,但他们根本不担心信用市场的崩溃、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中数万亿价值的蒸发以及全球经济的萧条。事实上,他们甚至连这些主题谈都不谈。
他们想谈的是清洁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新型医疗设备和传感器、谷歌和微软,以及新一代移动技术所带来的种种机遇,还有全球范围内从别的传媒转移到网络中的数千亿美元的广告收入。很多学生着重关注发展中国家的机会、从全球的视角观察风险投资和创业企业发展,以及各种各样其他的热门话题。
简而言之,不断推动这些年轻学生前行的,是他们心中成为一名创业家的渴望。没错,他们的确也担心毕业后几个月内能否找到一份工作,但他们更加注重新点子、创新和机遇。同时,麻省理工学院每年出资10万美元举行商业计划大赛,整个美国每年也有数十种这样的竞赛,都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在竞赛中,学生领导的创业团队热切地提交他们的商业计划,希望获得少量的种子基金并且一举成名。
我只能这样推断:在美国各所商学院毕业生的脑海中,现在的美国正处于“美国早晨”①(感谢你,罗纳德·里根),而且,我们的创业型经济永远是“山巅之城”②(感谢你,约翰·温斯罗普),即使面临着经济巨变,也是如此。事实上,不论什么时候,创业型经济总是吸引着全世界一流的人才。
不完全是为了金钱
你不会听到这些毕业生谈论金钱,至少他们不会直接讨论。当然,他们也想赚钱,而且生性乐观的他们总是认为必定会赚到钱,但金钱绝不是他们的主要目标。
P3-5
我天生就是个创业家,从未想过要当一名风险投资人(venture capitalist)。
社交网站领英(LinkedIn)的创始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曾评价说,创业家好比从悬崖上纵身跳下的人,他必须在落地之前组装好自己的“飞机”,才不至于被摔得粉碎。这的确让我联想到一种揪心的刺痛。激起我创业精神的人是我们父亲,他是纳粹大屠杀的难民和幸存者。1949年父亲身无分文地逃难到美国,后来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并在哈佛大学应用物理专业获得博士学位。随后,父亲用老式方法创办了一家成功的高科技公司。之所以说老式方法,原因有二:其一,公司是我们全家赖以糊口度日的经济支柱;其二,公司只利用来自客户的收入经营,不存在任何外部资本的注入。亲眼目睹我的移民父亲白手起家创业,极大地鼓舞了我对创业的追求,也让我深信,创业精神能够有效地推动社会变革。
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哈佛商学院MBA学位,毕业后开始踏上创业之路。10年间,我努力追求自己的创业梦想,先后在两家风险资本支持的创业公司中担任高管,一家是2000年我和别人共同创办的优诺公司(Upromise),另一家是于1996年启动IPO(股票首次公开发行)的OpenMarket公司。那时由于工作关系,我与许多风险投资人进行了深入交流,渐渐地,我对风险投资游戏开始变得痴迷起来。因此,在历经十余年的创业后,我转换了角色,自己当起了风险投资人。我加盟了由几个朋友一手创办起来的Flybridge 资本合伙风险投资公司。
刚开始,我对风险投资人备感崇拜和敬畏,认为他们坐拥创业家们极度渴望的资本,目空一切、令人畏惧。后来,由于我的合伙人和共同投资人都是风险投资人,随着与他们的进一步交往,我了解了他们怎样进行投资运作,创业家怎样才能最有效地对他们进行演示,如何管理风险投资人领导的董事会以及怎样朝成功退出的目标迈进。
写这本书,我的目标是从创业家和风险投资人的双重角度,为创业家们揭秘风险投资的世界,为他们寻求风险资本铺平道路,以帮助他们获得实现宏伟目标所必需的资源。在书中,我向大家介绍了自己从事风险投资这一行以来逐渐积累的经验,提供了对这一行的洞察,同时也介绍了来自世界一流风险投资公司某些合伙人的看法,他们非常慷慨地分享了关于这一行业的种种秘诀。
我还十分幸运地说服了当今一些最成功的创业家畅谈他们如何与风险投资人合作,以创办新的公司并使之发展壮大。那些创业家包括电子邮件营销公司永联电子邮件服务公司(Constant Contact)、社交网站领英、生物技术企业Sirtris制药、微博服务商推特(Twitter)、社交游戏开发商星佳(Zynga)等的创始人。本书旨在与读者分享优秀的创业家怎样与风险投资人合作,以便从零开始创建众多拥有巨大价值的公司。无论你是下一个马克·扎克伯格[创办社交网站脸书(Facebook)的年轻哈佛学生],还是吉姆·巴克斯代尔[经验丰富的《财富》500强公司高管之一、网景公司(Netscape)CEO],本书都将为你提供关于风险资本支持的公司的创办、增长和退出的指导。
在书中前两章,我将深入探讨创业过程中两种角色即创业家和风险投资人的心理。第三章和第四章转而分析筹措资金的过程(“演示”)以及投资业务的谈判过程。第五章和第六章深入洞察公司的创建过程,以及创业家和风险投资人通过出售其公司而实现利润的方法(退出)。第七章对美国以外的风险投资业务进行概述。最后一章对风险投资的未来进行展望。
我写这本书,不仅是为了和读者分享上述这些知识,使有志之士能够追求他们的梦想——而且,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可以将他们的投资转变为丰厚的回报——同时,还因为我坚定地相信,风险资本支持的创业企业能够对我们整个经济与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风险投资人与创业家密切合作,共同成为美国经济必不可少的强大引擎。1959年,肯·奥尔森(Ken Olsen)用7万美元投资,创办了第一家风险资本支持的创业公司——数字设备公司(DEC),并于1968年使该公司IPO,当时的市值达到3 700万美元,回报率高达528倍。仅1959~2000年的40年时间里,风险投资人在美国的5.7万家公司中投资了4 410亿美元的资金。风险资本支持的公司中的就业人口超过1 200万(约占全美劳动力总和的12%),而那些公司的销售总额高达2.9万亿美元,或者说,超过了美国所有企业营业收入的20%。风险投资催生了美国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公司:亚马逊、苹果、易贝(eBay)、脸书、谷歌、领英、微软、斯特普尔斯(Staples)、星巴克、推特和优兔(YouTube)等。
风险资本推动的创业模式还成为美国具有影响力和最重要的软资本输出。有趣的是,在世界上一些国家里,风险资本支持的创业公司,已经成为其国内增长和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一些发展迅猛的国家,风险投资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比如在中国,几年前还是个新名词的风险投资,如今总额已达40亿美元;而在印度,2009年风险投资总额也接近10亿美元,未来几年该数字仍有望迅速增长。
无论在美国还是其他国家,风险资本支持的创业企业都在创新和创造财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创业家和风险投资人一样,都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投资。他们的梦想包括开发新能源、开发治疗癌症的新型疗法和药物,以及对教育进行彻底改革等。这些既有益于社会,也有益于他们自身。尽管大多数创业家在筹措资金、推动公司发展时不会去寻求风险投资人的帮助,但出于我们接下来将会讨论的许多原因,了解风险资本支持的创业公司的运作模式,可以令所有人都受益。
未来10年,数千亿美元的资金将会投资于新创办的或年轻的公司中,而至关重要的是怎样精明地投入这些资金。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数字化技术的日益普及、宽带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环境保护和能源技术的重大突破以及医疗水平的长足进步,人类改变世界的机会和潜力将比从前更大。本书将帮助创业家更高效地为创业企业融资,建设造福整个社会的公司,同时也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洞察这些企业在全球经济中所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
市场上帮助创业者了解会计、营销和销售的书不计其数。而现在,你终于可以一窥风投融资的究竟了。现在就拿起这本书,这样你就有信心去直面风投了。
——大卫·米尔曼·斯科特(David Meerman Scott)/畅销书《新规则:用社会化媒体做营销和公关》作者
杰弗里叙述的亲身经历,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风投的特别视角,强烈推荐给创业者阅读。
——谢家华(Tony Hsieh)/“美捷步”(Zappos)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杰弗里对于形成风投人与创业者的良性循环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阅读本书可以让你对佳经济驱动力的形成,有最为深刻的认识。
——蒂姆·德雷珀(Tim Draper)/德丰杰(DFJ)投资基金创始人兼执行董事
非常好的一本书。不仅可读性强(我简直手不释卷),而且还提供了关于风投与创业者整体系统与流程的丰富信息。
——威廉·奥莱(William Aulet)/麻省理工学院马丁创业中心董事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