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强暴御外侮,甘洒热血沃中华。罗时春主编的《不朽的功勋》是一部由新闻记者和专业人士采写编辑的红色历史读物,它是武汉市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是给抗日英烈们奉上的一份崇高的祭奠。《不朽的功勋》一书,收录了长眠在九峰山烈士陵园里数十位抗日英烈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从不同侧面再现了70年前那段悲壮而激越的历史记忆,彰显了革命前辈为抵御外侮所建立的不朽功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不朽的功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武汉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不畏强暴御外侮,甘洒热血沃中华。罗时春主编的《不朽的功勋》是一部由新闻记者和专业人士采写编辑的红色历史读物,它是武汉市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是给抗日英烈们奉上的一份崇高的祭奠。《不朽的功勋》一书,收录了长眠在九峰山烈士陵园里数十位抗日英烈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从不同侧面再现了70年前那段悲壮而激越的历史记忆,彰显了革命前辈为抵御外侮所建立的不朽功勋。 内容推荐 历史不容忘却,血脉当须传承。为更好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启迪当下、昭示未来,武汉市民政局组织编写了罗时春主编的《不朽的功勋》一书,向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献礼。全书萃取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中60位英烈的抗战事迹,用丰富的史料、生动的笔触,还原一幕幕有声有色的抗战史实,再现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从不同侧面展示了革命先辈抵御外辱、争取民族解放的卓越功勋,既是一部告慰烈士英灵的抗战英雄祭,也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的历史教科书。 目录 序 第一章 喋血疆场百战多 孔庆德:缴获日本天皇御赐大炮 汪乃贵:足智多谋的骁勇战士 唐金龙:八路军中“李云龙” 周志坚:“铁”将军风范威名扬 潘振武:跃马横刀驱敌寇 李迎希:战火锻出英雄本色 谢胜坤:称职的抗战“粮草官” 张广才:八路军兵工厂的大管家 钟文法:不按常理“出牌”的猛将军 徐文礼:有胆有谋的模范教导员 刘西尧:革命夫妇的戎马生涯 刘惠农:八年转战驱虎狼 王盛荣:新四军五师创建功臣 朱鼎卿: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鄂”将军 康朴:亲历汉口中山公园受降仪式 邓仲卿:飞虎队员的空中传奇 林岩:把封建武装打造成抗日队伍 任士舜:组建黄陂第一支武装 李晓明:撰写《平原枪声》的抗日英雄 赵铁夫:出色指挥冀中地道战 朱坡:在八路军炮兵部队的战斗岁月 李盛才:铁骑纵横泣鬼神 欧阳挺:与“毒魔”打交道的防化兵 李芝敬:一刀刺穿鬼子钢盔 阴允:足智多谋的御敌高参 樊马义:横扫千军的“马尾巴” 谈泰阶:日寇眼皮下隐藏重伤员 王力全:九死一生为国酬 丁兴:豪气冲天斩恶魔 郝国藩:燕赵男儿八面雄风 李鉴秋:誓与新华日报共存亡的排字工 钱远镜:“红色家庭”走出的抗日英雄 陈柱天:为国捐躯的留欧学子 第二章 智斗群魔建奇功 周焕中:敌工战线显身手 李尚文:太行山上“特工”科长 李子政:“潜伏”的故事 熊子民:“江湖”人的抗战无间道 肖望:一位地下党员的抗日传奇 李东波:潜伏中绽放爱情之花 陈三百:在刀尖上跳舞的文弱书生 迟麟兆:亲历邢仁甫叛逃事件险遭杀害 于仲贤:魔窟九死一生的传奇 第三章 同仇敌忾驱外寇 吴朝祥:毛泽东关怀的红军女战士 翟作军:毛泽东的贴身卫士 杨克武:两个抗日战场 李伯刚:为民族幼苗撑起一片蓝天 童世光:李先念亲点的翻译官 李肇基:惊心动魄大迁徙的组织者 夏坚白:矢志不移的科学家 高尚荫:怀揣科学救国梦想的教授 喻育之:爱国救国的精彩人生 邱鸿钧:孙中山警卫团长的抗日二三事 王泽江:在“西战团”的燃情岁月 贺青云:边区垦荒的劳动英雄 苏俊:延河之滨的“文艺范儿” 齐瑞棠:延安谱写交响乐章 张靖琳:为孩子撑起保护伞 卢立群:“宁可饿死不当亡国奴” 汪德彰:汉阳兵工厂里的抗敌先锋 徐福钟:谱写抗日救亡的青春之歌 后记 试读章节 孔庆德:缴获日本天皇御赐大炮 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在冀南大地上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破铁路、炸水塔,摸敌营,搅得日军胆战心惊、日夜不得安宁。大杨庄夺炮、围困辽县、坚守狮脑山7天7夜,打响“百团大战”第一枪……这支队伍的灵魂人物就是山东硬汉孔庆德。 巧夺日军天皇御赐大炮 1939年新年过后,一支装备精良的300余人日军队伍,配备1挺重机枪、8挺轻机枪,还拉着1门大炮,进驻宁晋大杨庄,企图进攻束鹿(今辛集)、新河。冀豫支队第二团团长孔庆德此时早已率部潜伏在相距不到一公里的龙家庄,用望远镜观察日军的动向。突然,一个刺眼的光点反射过来,孔庆德仔细一看,乐了。原来,是一门大炮,在当时,这可是稀奇宝贝啊! “好吧,夜晚就把它弄过来!”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孔庆德脑海中浮现。 当晚,华北的冬夜寒气袭人,战士们心里既紧张又兴奋,没有丝毫寒意,倒觉得有几分燥热。孔庆德对各营做了战斗部署,由肖永银营长率领第一营担任主攻,第一营选出30多名战士担任突击队,每人配备短枪、手榴弹和大刀,左臂扎一条白毛巾以便夜间识别。为了不惊动敌人,突击队员们一律打赤脚,不走大道,穿行田间。“在平原地上,秋收以后田里都是耕过耧平的,赤脚跑路几乎没声响,还可免去灌一鞋子土碍事的麻烦。”身材颀长的孔庆德说,三过草地、几越雪山,他那双蒲扇状的大脚,走起路来如豹掌扑地,咚咚作响,常人所不及。 月光下,突击队员顺利摸到那门大炮跟前,手起刀落,劈死了正抱着枪打瞌睡的鬼子。另两个突击班扑向旁边鬼子的住房,浇上事先准备好的煤油点着,顿时火势冲天。 这时,意外发生了。突击队员在拖动大炮时,扯动了拉火绳,炮弹“轰”的一声打了出去。巨大的响声惊醒了熟睡的日军,鬼子嚎叫着冲了出来,被突击队员一排手榴弹炸得死伤一片退缩回去。孔庆德立即派出了预备队第二营上去接应,突击队员与增援的战士们边战边退,拖拉着笨重的大炮返回,一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辙印。天亮后,日军顺着拖炮的辙印一路追来,晋宁县城的日军也派出由2辆坦克、18辆汽车组成的快速部队,企图夺回大炮,孔庆德派出部队一面阻击,一面把这门笨重的山炮不断转移。后来从日军俘虏口中得知:这门大炮原来是由天皇御赐,日军指挥部万分恼火,将该部的大队长撤职法办,并下令必须将炮追回。日本鬼子气疯了,像狼狗一样四处寻找,还在各处张贴布告,悬赏提供大炮下落者。 而此时,孑L庆德已将大炮上交,冀豫支队为此开过两次庆功会,徐向前亲自观看了大炮,激动之余派人给夺炮勇士们照了一张照片,并在大炮上写上了“八路军在大杨庄战斗缴获日军之山炮”一行大字。刘伯承、邓小平联名通报表彰了夺炮勇士们。 八路军夺得鬼子的大炮,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事隔一年,宁晋县有一位勇士,冒着生命危险,趁日军疏忽,盗出3发炮弹,献给八路军。这3发炮弹从这门日本天皇御赐的山炮炮膛怒射而去,炸裂在日军群中。此后,这门可拆卸的大炮跟随刘邓大军转战南北,杀敌抗日。 围困辽县 孔庆德右手手腕处一道酒盅大小、深陷成坑的疤痕甚为醒目,这是他在1939年太行山夏季反“扫荡”作战留下的。当时,第385旅主力大部队奉命转移到阳城、晋城一带公路沿线打击敌人,只留下孔庆德指挥的独立第二团担负围困辽县之敌的任务。 破坏公路、割电话线、砍电线杆等……孔庆德采用小部队活动方式反击敌人的“扫荡”,让龟缩于城内或据点不敢外出的敌人不得安宁。他还派狙击手潜伏于敌周围,瞄准了机会就放冷枪射杀,敌人如惊弓之鸟,连出屋上茅房都要跑去跑回,不敢久留。孔庆德在做好防御安全的同时,多次率领独立第二团主动进攻。“突袭辽县城,在敌人中心开花以震慑敌人。”孔庆德和团里其他领导商量后决定。P3-5 序言 没有一场战争,如此艰苦卓绝、历时久长; 没有一幅画卷,如此波澜壮阔、气势辉煌; 没有一部史诗,如此铿锵豪迈、荡气回肠; 没有一个民族,如此戮力同心、威武雄壮! 这其中,凝结和传承的正是中国人民在苦难辉煌中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 今天,站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回望那段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历史,中华儿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深深铭刻在我们心中。 70多年前,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倡导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掀起了全民抗战的救亡浪潮。1938年夏秋,国共两党要员云集珞珈山,百万中国军队发出了“保卫大武汉”的怒吼,武汉一度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武汉保卫战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大会战,使抗日战争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相持阶段,成为中国抗战最重要的转折点。 青山埋忠骨,浩气荡九峰。素有“武汉八宝山”之称的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长眠着1100余位救亡志士、抗日英烈。在民族存亡之际,他们前仆后继、赴汤蹈火,以血肉之躯筑起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用气吞霄汉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挺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正所谓“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矗立在九峰山巅的座座石碑,镌刻着英烈的丰功伟绩;萦绕于苍松翠柏的阵阵清风,诉说着先辈的不朽功勋。 历史不容忘却,血脉当须传承。为更好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启迪当下、昭示未来,武汉市民政局组织编写了《不朽的功勋》一书,向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献礼。全书萃取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中60位英烈的抗战事迹,用丰富的史料、生动的笔触,还原一幕幕有声有色的抗战史实,再现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从不同侧面展示了革命先辈抵御外辱、争取民族解放的卓越功勋,既是一部告慰烈士英灵的抗战英雄祭,也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的历史教科书。 八年抗战成追忆,燃情岁月铸传奇。透过历史的硝烟,我们依稀看到“喋血疆场百战多”的铁马金戈,感受到“智斗群魔建奇功”的惊心动魄,体会到“同仇敌忾驱外寇”的爱国热忱。缴获日本天皇御赐大炮的军中硬汉孔庆德,身经百战敢舍命的“鄂”将军朱鼎卿,演绎真实版“亮剑”的开国将军唐金龙,书写敌后“潜伏”故事的隐蔽战士陈三百,打响“平原枪声”的抗日英雄李晓明……一尊尊不朽的灵魂,涌人思绪的旷野,震撼我们的心灵。 铭记,是最好的纪念。抗战这段历史,已经融人民族血脉,合成在我们的DNA中,成为子孙后代与生俱来的记忆。是广大青少年,继承先烈遗志,弘扬抗战精神,自强不息、砥砺奋进,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九峰浩气映长空,抗战精神贯苍穹。烈士英名,彪炳千秋;先辈功勋,永存不朽。 是为序。 二〇一五年八月 后记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全面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一座雄伟的历史丰碑,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这座历史丰碑正闪耀出更加夺目的光辉。 不畏强暴御外侮,甘洒热血沃中华。《不朽的功勋》是一部由新闻记者和专业人士采写编辑的红色历史读物,它是武汉市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是给抗日英烈们奉上的一份崇高的祭奠。《不朽的功勋》一书,收录了长眠在九峰山烈士陵园里数十位抗日英烈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从不同侧面再现了70年前那段悲壮而激越的历史记忆,彰显了革命前辈为抵御外侮所建立的不朽功勋。 在《不朽的功勋》采编过程中,我们走访了许多亲历过抗战的老同志及抗日英烈的亲属,他们给予了我们极大的鼓励与支持,很多人不厌其烦地帮我们搜集资料和照片,还有人从外地给我们寄来了珍贵的历史文献。一位英烈亲属(原中央党校教授)在发给我们的邮件中写道:“你们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我向你们致敬!” 正因得到了社会各方尤其是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我们才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组稿编辑等工作。在此,我们一并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由于书中历史跨度较长,涉及的人物较多,部分人物资料缺失,加上组稿编辑时间比较仓促,本书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我们诚望广大读者和相关人士见谅,并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 编者 二〇一五年八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