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永不泯灭的文学经典(共10册)(精)
分类
作者 李叔同//冰心//林徽因//戴望舒//朱自清
出版社 崇文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永不泯灭的文学经典(共10册)(精)》收录了中国现代文坛十位代表人物的作品精选。

《冰心作品精选》为文学大师冰心先生的散文精选集。名篇《寄小读者》《小橘灯》等均有收录。

《朱自清作品精选》为文学大师朱自清先生作品精选集。分别收录了朱自清先生的诗歌、散文、书信和杂论等。

《李叔同作品精选》为李叔同先生作品精选集。分别收录了李叔同先生的诗歌、散文、书信和禅修录等。

《鲁迅作品精选》为鲁迅先生作品精选。收有《野草》《彷徨》《故事新编》等书中文章。

《徐志摩作品精选》为文学大师徐志摩先生作品精选集。分别收录了徐志摩先生的诗歌、散文、小说等。

《戴望舒作品精选》为文学大师戴望舒作品精选集。收录了作者诗歌、散文、日记和译作等。

《林徽因作品精选》为林徽因作品精选。收录了作者的诗歌、散文、小说和书信等。

《沈从文作品精选》为文学大师沈从文的作品精选。收录了作者的散文和小说。

《胡适作品精选》为文学大师胡适的作品精选。收录了作者的散文和诗歌等。

《萧红作品精选》为萧红作品精选集。分别收录了萧红的诗歌、散文、小说等。

内容推荐

《永不泯灭的文学经典(共10册)(精)》收录了中国现代文坛十位代表人物的作品精选。包括李叔同、冰心、林徽因、戴望舒、朱自清等,这十位文学大家都是中国现代文坛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文学领军人物,他们大多有传奇的一生,都是才华横溢且有独特人格魅力的人物。

目录

《林徽因作品精选(精)》

 诗歌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那一晚

深夜里听到乐声

情愿

仍然

激昂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吊玮德

深笑

别丢掉

黄昏过泰山

昼梦

过杨柳

冥恩

山中

十月独行

人生

恶劣的心绪

忧郁

一天

空虚的薄暮

哭三弟恒

 散文

悼志摩

窗子以外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午

一片阳光

 建筑杂录

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

 小说

九十九度中

模影零篇·钟绿

模影零篇·吉公

模影零篇·文珍

模影零篇·绣绣

 剧本

梅真同他们(四幕剧末完成)

 书信

致胡适

致沈从文

致傅斯年

致金岳霖

致梁恩成

《冰心作品精选(精)》

 散文

寄小读者

山中杂记——遥寄小朋友

往事(一)(节选)——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

往事(二)(节选)

我所见到的蒋夫人

默庐试笔

力构小窗随笔

关于女人(精选)

我最尊敬体贴她们

我的择偶条件

我的母亲

我的教师

叫我老头子的弟妇

请我自己想法子的弟妇

使我心疼头痛的弟妇

我的奶娘

我的同班

我的同学

我的朋友的太太

我的学生

 冰心自传

回忆“五四”

我的故乡

故乡的风采

我的父母之乡

我的童年

童年杂忆

童年的春节

我到了北京

我的第一篇文章

我入了贝满中斋

我的大学生涯

我家的对联

在美留学的三年

我回国后头三年

 缅怀亲友

我的祖父

记萨镇冰先生

我的父亲

我的母亲

南归——献给母亲在天之灵

我的小舅舅

我的表兄们

我的老伴——吴文藻

我的三个弟弟

《沈从文作品精选(精)》

 流水

我所生长的地方

我的家庭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辛亥革命的一课

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

预备兵的技术班

一个老战兵

辰州(即沅陵)

清乡所见

怀化镇

姓文的秘书

女难

常德

船上

保靖

一个大王

学历史的地方

一个转机

 回漩

引子

常德的船

题记

市集

老伴

沅水上游几个县分

泸溪·浦市·箱子岩

辰溪的煤

白河流域的几个码头

凤凰

沅陵的人

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

桃源与沅州

鸭窠围的夜

 激流

边城

 水岸

湘行书简

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一

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二

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三

在桃源

小船上的信

泊曾家河

水手们

泊兴隆街

河街想象

忆麻阳船

过柳林岔

泊缆子湾

今天只写两张

第三张……

过梢子铺长潭

夜泊鸭窠围

第八张……

梦无凭据

鸭窠围的梦

鸭窠围清晨

歪了一下

滩上挣扎

泊杨家蛆

潭中夜渔

横石和九溪

历史是一条河

离辰州上行

虎雏印象

到泸溪

泸溪黄昏

天明号音

到凤凰

感慨之至

辰州下行

再到柳林岔

过新田湾

重抵桃源

沈从文致沈云六

一个传奇的故事

 归海

湘西民族的艺术

新湘行记

《鲁迅作品精选(精)》

 墓碣文

 颓败线的颤动

 立论

 死后

 这样的战士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腊叶

 淡淡的血痕中

 一觉

 彷徨

 聿福的家庭

 肥皂

 祝福

 在酒楼上

 野草

 题辞

 秋夜

 影的告别

 求乞者

 我的失恋

 复仇

 复仇(其二)

 希望

 雪

 风筝

 好的故事

 过客

 死火

 狗的驳诘

 失掉的好地狱

 长明灯

 示众

 高老夫子

 孤独者

 离婚

 弟兄

 伤逝

 故事新编

 序言

 补天

 铸剑

 奔月

 非攻

 理水

 果薇

 出关

 起死

 杂文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灯下漫笔

 论睁了眼看

 十四午的“读经”

 谈皇帝

 无声的中国

 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

 流氓的变迁

 新的“女将”

 宣传与做戏

 电的利弊

 从讽刺到幽默

 从幽默到正经

 言论自由的界限

 新药

 从盛宣怀说到有理的压迫

 推

 “抄靶子”

 查旧帐

 晨凉漫记

 中国的奇想

 沙

 “揩油”

 上海的少女

 世故三昧

 谣言世家

 上海所感

 偶感

 论泰理斋夫人事

 隔膜

 安贫乐道法

 说“面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

 隐士

 论“人言可畏”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再论“文人相轻”

 文坛三户

 从帮忙到扯淡

《戴望舒作品精选(精)》

 诗歌

夕阳下

自家伤感

生涯

Fragments

凝泪出门

西湖夜游记

静夜

山行

残花的泪

十四行

不要这样盈盈地相看

Spleen

残叶之歌

Mandoline

雨巷

我的记忆

路上的小语

林下的小语

独自的时候

秋天

对于天的怀乡病

断指

印象

到我这里来

烦忧

我的素描

百合子

八重子

单亦心者

老之将至

秋天的梦

前夜

我的恋人

村姑

野宴

三顶礼

二月

小病

款步(一)

款步(二)

过时

有赠

游子谣

秋蝇

夜行者

微辞

妾薄命

少午行

旅恩

不寐

深闭的园子

寻梦者

乐园鸟

见毋忘我花

微笑

霜花

古意答客问

秋夜恩

小曲

赠克木

寂寞

我恩想

白蝴蝶

致萤火

狱中题壁

我用残损的手掌

等待

等待(其二)

过旧居(初稿)

过旧居

示长女

在天睛了的时候

赠内

萧红墓畔口占

偶成

我们的小母亲

狼和羔羊(寓言诗)

生产的山(寓言诗)

无题

 散文

都德的一个故居

山居杂缀

记马德里的书市

香港的旧书市

 评论

一点意见

望舒诗论

谈林庚的诗见和“四行诗”

诗论零札

诗人梵乐希逝世

 序跋

《耶麦诗抄》译后记

《保尔·福尔诗抄》译后记

《核佛尔第诗抄》译后记

《西茉纳集》译后记

《铁甲车》译序

《星座》创刊小言

《魏尔伦诗抄》译后记

跋《山城雨景》

十午前的《星岛》和《星座》

 日记

林泉居日记

 译作

高举

应和

异国的芬芳

赠你这几行诗

黄昏的和谐

秋歌

立日乐

快乐的死者

裂钟

风景

我没有忘记

入定

山揸

冬青

死叶

果树园

园子

磨坊

教堂

瓦上长天

泪珠飘落萦心曲

一个贫穷的牧羊人

回旋舞

我有几朵小青花

晓歌

晚歌

夏夜之梦

屋子会充满了蔷薇

我爱那如此温柔的驴子

少女

树脂流着

天要下雪了

心灵出去

假门或肖像

白与黑

同样的数目

夜深

《朱自清作品精选(精)》

 诗歌

光明

新午

赠A.S.

给死者

悼一多

重过清华园西院

所居

盛午

竹隐以红叶见寄,赋此奉答

漓江绝句

 散文

匆匆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温州的踪迹

春晖的一月

女人

荷塘月色

白马湖

看花

执政府大屠杀记

背影

儿女

给亡妇

我所见的叶圣陶

择偶记

蒙自杂记

我是杨州人

回来杂记

刘云波女医师

文物·旧书·毛笔

海行杂记

潭柘寺戒坛寺

南京

滂阜故城

莱茵河

巴黎

歌声

公园

加尔东尼市场

乞丐

威尼斯

瑞士

荷兰

 小说

新午底故事

笑的历史

阿河

 序与杂论

《子恺漫画》代序

《燕知草》序

《谈美》序

刹那

清华的民主制度

论气节

论吃饭

论诚意

沦自己

论做作

论青午

 书信

致叶圣陶(四通)

致俞平伯(九通)

致李健吾

致朱光潜

《萧红作品精选(精)》

 小说

王阿嫂的死

看风筝

夜风

叶子

离去

牛车上

王四的故事

朦胧的期待

山下

莲花池

哑老人

马房之夜

两朋友

后花园

小城三月

生死场

 散文

广告副手

春意挂上了树梢

索非亚的愁苦

孤独的生活

一条铁路底完成

牙粉医病法

滑竿

放火者

长安寺

镀金的学说

祖父死了的时候

失眠之夜

记鹿地夫妇

寄东此流亡者

鲁迅先生生活散记

 诗歌

可纪念的枫叶

栽花

公园

春曲

八月天

沙粒

拜墓

一粒土泥

 书信

致萧军

《徐志摩作品精选(精)》

 诗歌

《两尼姑》或《强修行》

笑解烦恼结(送幼仪)

月下待杜鹃不来

去罢

沙扬娜拉十八首

问准

雪花的快乐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海韵

她是睡着了

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

再休怪我的脸沉

偶然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再别康桥

我等候你

山中

别拧我,疼

 散文

艺术与人生

曼殊斐儿

雨后虹

我的祖母之死

罗素又来说话了

政治生活与王家三阿嫂

丹农雪乌

欧游漫录

翡冷翠山居闲话

我的彼得

“迎上前去”

沦自杀

巴黎的鳞爪

我所知道的康桥

伤双栝老人

卢梭与幼稚教育

再谈管孩子

我们病了怎么办

海滩上种花

天目山中笔记

吸烟与文化(牛津)

谒见哈代的一个下午

波特莱的散文诗

 小说

“浓得化不开”(星加坡)

“死城”(此京的一晚)

家德

“浓得化不开”之二(香港)

《胡适作品精选(精)》

文论

 丈学改良刍议

 此京的平民文学

 五十午来中国之丈学(节选)

 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

 新文学运动之意义

散杂文

 归国杂感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少午中国之精神

 新恩潮的意义

 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差不多先生传

 爱国运动与求学

 胡适致陈独秀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五四运动纪念

 名教

 人权与约法

 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

 我们走那条路

 信心与反省

 再论信心与反省

——论信心与反省

 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

 赠与今午的大学毕业生

 智识的准备

 我们要我们的自由

 自由主义

 中国文化里的自由传统

 陈独秀最后对于民主政治的见解序

 “宁呜而死,不默而生”

——九百年前范仲淹争自由的名言

 容忍与自由

 自述

 不朽——我的宗教

 日记二则

 我的歧路

 我的信仰

 九午的家乡教育

 《四十自述》自序

诗歌

 蝴蝶

 病中得冬秀书

 鸽子

 老鸦

 新婚杂诗

 老洛伯

 关不住了

 “应该”

 一颗星儿

 “威权”

 一颗遭劫的星

 一笑

 湖上

 梦与诗

 十一月二十四夜

 双十节的鬼歌

 希望

 回向

 秘魔崖月夜

 也是微云

 十月九夜在西山

 题在自己的照片上,送给陈光甫

 怀人

 吴敬梓传

 追悼志摩

 记辜鸿铭

 追忆曾孟朴先生

 丁在君这个人

 高梦旦先生小传

 张伯芩

《李叔同作品精选(精)》

 飞鸿掠影

 西湖夜游记

 梦

 清凉歌五首

 乐石社记

 乐石社社友小传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南闽十午之梦影

 浮光片羽

 日本文艺消息

 断食日记

 惠安弘法日记

 壬丙南闽弘法略志

 行脚散记

 改过实验谈

 改习惯

 最后之口口

 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

 人生之最后

 海珍拾贝

 呜呼,词章

 谈写字的方法

 图画修得法

 石膏模型用法

 水彩一目略论

 近世欧洲文学之概观

 西洋乐器种类概况

 劫海普度

 一佛法大意

 佛法宗派大概

 佛法十疑略释

 佛法学习初步

 佛教之简单修诗法

 律学要略

 净土法门大意

 药师如来法门略录

 药师如来法门一斑

 药师法门修诗课仪略录

 梵音雷动

 初发心者在家律要

 劝人听钟念佛文

 授三归依大意

 放生与杀生之果报

 敬三宝

 常随佛学

 切莫误解佛教

 泉州开一兀慈儿院讲录

 万寿岩念佛堂开堂讲词

 青午佛徒应注意的四项

 劝念佛菩萨求生西方

 梦花情真

 致印心、宝善和尚

 致李圆净

 致仁开法师

 致律华法师

 致徐耀延

 致海上同人

 致许幻园

 致杨白民

 致陆丹林

 致叶舟

 致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图书馆

 致刘质平

 致旧师孑民、旧友子渊、彝初少卿、钟华诸居士

 致夏丐尊

 致丰子恺

 致马冬涵

 致刘肃平

 致李圣章

 致李绍莲

 致蔡元培等

 致林奉若

 致芝峰法师

 致聂云厶口

 致高文显

 致瑞今法师

 致穆犍莲

 致李芳远

 致许晦庐

 致郑健魂

 国魂浩荡

 手书诗词稿

 集外诗词

 长亭古道

 歌词

 浮生真谛

 格言别录

 佩玉编

 晚晴集

 空门奇瑰

 偈语

试读章节

家里在复杂情形下搬到另一个城市去,自己是多出来的一件行李。大约七岁,似乎已长大了,篁姊同家里商量接我到她处住半年,我便被送过去了。

起初一切都是那么模糊,重叠的一堆新印象乱在一处;老大的旧房子,不知有多少老老少少的人,楼,楼上憧憧的人影,嘈杂陌生的声音,假山,绕着假山的水池,很讲究的大盆子花,菜圃,大石井,红红绿绿小孩子,穿着很好看或粗糙的许多妇人围着四方桌打牌的,在空屋里养蚕的,晒干菜的,生活全是那么混乱繁复和新奇。自己却总是孤单,怯生,寂寞。积渐地在纷乱的周遭中,居然挣扎出一点头绪,认到一个凝固的中心,在寂寞焦心或怯生时便设法寻求这个中心,抓紧它,旋绕着它要求一个孩子所迫切需要的保护,温暖,和慰安。

这凝固的中心便是一个约摸十七岁年龄的女孩子。她有个苗条身材,一根很黑的发辫,扎着大红绒绳。两只灵活真叫人喜欢黑晶似的眼珠;和一双白皙轻柔无所不会的手。她叫做文珍。人人都喊她文珍,不管是梳着油光头的妇女,扶着拐杖的老太太,刚会走路的“孙少”,老妈子或门房里人!

文珍随着喊她的声音转,一会儿在楼上牌桌前张罗,一会儿下楼穿过廊子不见了,又一会儿是哪个孩子在后池钓鱼,喊她去寻钓竿,或是另一个迫她到园角攀摘隔墙的还不熟透的桑椹。一天之中这扎着红绒绳的发辫到处可以看到,跟着便是那灵活的眼珠。本能的,我知道我寻着我所需要的中心,和骆驼在沙漠中望见绿洲一样。清早上寂寞地踱出院子一边望着银红阳光射在藤萝叶上,一边却盼望着那扎着红绒绳的辫子快点出现。凑巧她过来了;花布衫熨得平平的,就有补的地方,也总是剪成如意或桃子等好玩的式样,雪白的袜子,青布的鞋,轻快地走着路,手里持着一些老太太早上需要的东西,开水,脸盆或是水烟袋,看着我,她就和蔼亲切地笑笑:

“怎么不去吃稀饭?”

难为情地,我低下头。

“好吧,我带你去。尽怕生不行的呀!”

感激的我跟着她走。到了正厅后面(两张八仙桌上已有许多人在吃早饭),她把东西放在一旁,携着我的手到了中间桌边,顺便地喊声:“五少奶,起得真早,”等五少奶转过身来,便更柔声地说:“小客人还在怕生呢,一个人在外边吹着,也不进来吃稀饭!”于是把我放在五少奶旁边方凳上,她自去大锅里盛碗稀饭,从桌心碟子里挟出一把油炸花生,拣了一角有红心的盐鸡蛋放在我面前,笑了一笑走去几步,又回头来,到我耳朵边轻轻地说:

“好好地吃,吃完了,找阿元玩去,他们早上都在后池边看花匠做事,你也去。”或是:“到老太太后廊子找我,你看不看怎样挟燕窝?”

红绒发辫暂时便消失了。

太阳热起来,有天我在水亭子里睡着了,睁开眼正是文珍过来把我拉起来,“不能睡,不能睡,这里又是日头又是风的,快给我进去喝点热茶。”害怕的我跟着她去到小厨房,看着她拿开水冲茶,听她嘴里哼哼地唱着小调。篁姊走过看到我们便喊:“文珍,天这么热你把她带到小厨房里做什么?”我当时真怕文珍生气,文珍却笑嘻嘻地:“三少奶奶,你这位妹妹真怕生,总是一个人闷着,今天又在水亭里睡着了,你给她想想法子解解闷,这里怪难为她的。”

篁姊看看我说:“怎么不找那些孩子玩去?”我没有答应出来,文珍在篁姊背后已对我挤了挤眼,我感激地便不响了。篁姊走去,文珍拉了我的手说:“不要紧,不找那些孩子玩时就来找我好了,我替你想想法子。你喜欢不喜欢拆旧衣衫?我给你一把小剪子,我教你。”

于是面对面我们两人有时便坐在树荫下拆旧衣,我不会时她就叫我帮助她拉着布,她一个人剪,一边还同我讲故事。

指着大石井,她说:“文环比我大两岁长得顶好看了,好看的人没有好命,更可怜!我的命也不好,可是我长得老实样,没有什么人来欺侮我。”文环是跳井死的丫头,这事发生在我未来这家以前,我就知道孩子们到了晚上,便互相逗着说文环的鬼常常在井边来去。

“文环的鬼真来么?”我问文珍。

“这事你得问芳少爷去。”

我怔住不懂,文珍笑了,“小孩子还信鬼么?我告诉你,文环的死都是芳少爷不好,要是有鬼她还不来找他算账,我看,就没有鬼,文环白死了!”我仍然没有懂,文珍也不再往下讲了,自己好像不胜感慨的样子。

过一会她忽然说:

“芳少爷讲书倒讲得顶好了,我替你出个主意,等他们早上讲诗的时候,你也去听。背诗挺有意思的,明天我带你去听。”

到了第二天她果然便带了我到东书房去听讲诗。八九个孩子看到文珍进来,都看着芳哥的脸。文珍满不在乎地坐下,芳哥脸上却有点两样,故作镇定地向着我说:

“小的孩子,要听可不准闹。”我望望文珍,文珍抿紧了嘴不响,打开一个布包,把两本唐诗放在我面前,轻轻地说:“我把书都给你带来了。”

芳哥选了一些诗,叫大的背诵,又叫小的跟着念;又讲李太白怎样会喝酒的故事。文珍看我已经很高兴地在听下去,自己便轻脚轻手地走出去了。此后每天我学了一两首新诗,到晚上就去找文珍背给她听,背错了她必提示我,每背出一首她还替我抄在一个本子里——如此文珍便做了我的老师。

五月节中文珍裹的粽子好,做的香袋更是特别出色,许多人便托她做,有的送她缎面鞋料,有的给她旧布衣衫,她都一脸笑高兴地接收了。有一天在她屋子里玩,我看到她桌子上有个古怪的纸包;我问她里边是些什么,她也很稀奇地说连她都不知道。我们两人好奇地便一同打开看。原来里边裹着是~把精致的折扇,上面画着两三朵菊花,旁边细细地写着两行诗。

“这可怪了,”她喊了起来,接着眼珠子一转,仿佛想起什么了,便轻声地骂着,“鬼送来的!”

P150-15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3: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