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合璧(理查三世的中国意象)/中国国家话剧院艺术丛书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理查三世》是著名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之力作,探讨人性的黑暗面、恶魔的魅力。

原本为英国公爵的理查德三世受尽身体畸残的压抑,咬紧牙关,誓要登上皇位。他运用惊人才智,铲除异己,六亲不认,内心受着恨与妒的煎熬,良知与仇恨的挣扎,迈向自我毁灭的一步!剧本本身对于人性的阴暗面,有着精辟的刻画,剧力万钧。

《合璧(理查三世的中国意象)/中国国家话剧院艺术丛书》由王晓鹰、杜宁远著。

内容推荐

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王晓鹰,用民族的形式创作了一台富有中国民族艺术特色的《理查三世》,以中国的文化元素体现中国艺术家对莎翁原著的解读与呈现,展示了中国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和艺术追求。该剧在“伦敦奥运会”期间,代表中国戏剧界参加了由伦敦环球剧场组织的“艺术节”,充分展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演出广受赞美,载誉而归。由王晓鹰、杜宁远著的《合璧(理查三世的中国意象)/中国国家话剧院艺术丛书》收录了包括国家话剧院《理查三世》的演出改编剧本、演出说明书、演职员表、导演的话,以及伦敦奥运会展演时环球剧院的邀请函等珍贵的演出资料。该剧创作团队和戏剧界评论家,在“创作说”、“评论说”两个单元里,披露了大量台前幕后的创作细节和理论性思考,可以看出导演和演员藉助中国文化元素来读解这部莎翁名著的苦思与才华。是深读该剧进一步了解创作者艺术思想的丰富资料。

目录

创作者说

追求东西方戏剧的合壁之美\王晓鹰

生长\刘科栋

传统照进现实\申淼

关于话剧《理查三世》中的“英文方块字”、徐冰

葛罗斯特让我痛并快乐着\张东雨

《理查三世》创作手记\张鑫

《理查三世》创作杂谈\吴晓东

三个角色的创作\陈强

在创作中感受“莎剧”魅力\常頗

在排练场里学习\王力夫

浅谈打击乐在话剧《理查三世》中的运用\王佳男

评论者说

畸形灵魂的鞭笞\徐晓钟

“中国演剧学派”在行进\谭霈生

浸润在戏曲艺术精神中的话剧《理查三世》\李春喜

这个理查三世是中国的王吗?\黎继德

对经典永恒主题的诠释、李龙吟

中国的理查三世\杨道全

求同存异共存共享:一次跨文化戏剧的成功尝试\夏波

文化交流语境中的文化呈现与个人修养\李集庆

艾伦.威廉致露西亚的信

《理查三世》一一评论\[英国]安德鲁.迪克森

中国国家话剧院《理查三世》在纽约外百老汇\胡开奇

《理查三世》一一2073年比托拉莎士比亚艺术节\[加拿大]兰德尔.马丁

《理查三世》:用中文演绎与众不同的莎翁戏剧\[以色列]迈克尔.汉德查兹

用中文在英国莎士比亚环球剧院舞台上演《理查三世》\壬晓鹰

世界的莎士比亚\吕睿

中国版《理查三世》征服伦敦观众\白旭 李芮

中国版《理查三世》:演绎东方气质\小菲

中国版《理查三世,:中药汤熬西药丸\刘思瑶

“环球莎士比亚戏剧节”开幕《理查三世》很中国\潘妤

“汉语京韵”一一国家话剧院马其顿演绎莎士比亚\漪仁

《理查三世》莎士比亚环球剧院再现辉煌\王濛濛

《理查三世》:民族的现代化表达\李秋华 林文芳

剧场回声.微评集锦

《理童三世》演出本

附录

理查三世的新发现

后记

试读章节

又譬如,剧情最后理查三世与前来讨伐的里士满在博斯沃思平原殊死拼杀,理查三世披甲上阵,身先士卒,莎士比亚通过凯茨比之口对他的神勇顽强作了描述:“理查王武艺惊人,非凡夫可比,他的敌手谁都招架不住!他的马打死了,他在平地作战,在死亡的虎口中到处搜寻里士满……”难以想象一个脊背佝偻、瘸腿跛足、左手萎缩的人能够有这样的表现。

我对历史和原著作这样的分析并非想以“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历史”的逻辑为理查三世开脱什么,我们面对的核心问题在于:

我们今天如何看待、理解理查三世的残疾?

如何更深入地挖掘理查三世这个艺术形象的内在涵义?

根据现代心理分析的理论,肢体残障和面容丑陋倒是有可能成为一种开脱,这样的外部形象带来的情感伤害和性格缺陷,也许会成为理查三世令人发指的恶劣行径的心理依据。2011年lO月,英国老维克剧团在北京演出《理查三世》,其说明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他生来有缺陷,一直饱受被边缘化、被歧视的痛苦,他时刻渴望着反抗与复仇……”对此我持有强烈的怀疑!

我认为:一个喜欢要阴谋、弄权术的人,一个对掌握权力、享受权力怀有强烈欲望的人,是不需要任何外部的包括生理上的理由的!世上并非只有理查有欲望和野心,古今中外如此之多的因权力、野心、杀戮而灵魂堕落的人,并不需要有个“上天不公”的理由。无论历史真相如何,我们今天都不必为“理查三世”这个艺术形象的怪异性格和凶残行为寻找特殊原因,因为我们不认为像理查三世这样一个因权力、野心、杀戮而灵魂堕落的人,仅仅是由上天的“一时疏忽”造就的一个“历史的偶然”。

(二)关于《理查三世》的悲剧性

《理查三世》虽被归类为“历史剧”,但它却是莎翁历史剧中最有悲剧感的一个。《理查三世》的悲剧感有时体现在理查三世周围的人物身上。剧中人物形象初次展开的“安夫人”一段戏就让人大为惊讶。葛罗斯特公爵居然能让为丈夫出殡的安夫人当场对自己转恨为爱,而害死安夫人丈夫的正是葛罗斯特公爵本人,如此富于戏剧性的转折实在让人“哭笑不得”、“悲喜交加”!与其说我们从中看到了葛罗斯特公爵的巧舌如簧、诡谋多变的阴暗性格,不如说我们看到了安夫人意志薄弱、爱慕虚荣的脆弱人性。这种短时间内人物关系和情感性质的突转在可笑之余更令人心悸。事实上,莎士比亚在《理查三世》中描写的那些没有原则、自私自利、无耻谄媚、虚伪善变的配角人物是非常具有跨越时空的现实意义的,包括勃金汉、海司丁斯、斯丹莱、伦敦市长,甚至包括安夫人,正是他们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查三世们”的阴谋和野心提供了滋生、实施的土壤,他们不仅让他有机可乘,更鼓励、推动着他一步步走上了罪恶的顶峰。这样的内涵不仅适用于历史,也适用于今天,不仅适用于最高权力的争夺,也适用于任何社会阶层、任何社会人群。

《理查三世》更强烈的悲剧感还是集中在理查三世这个人物上。其中最具震撼力的部分是理查三世被噩梦惊醒后的那段表达内心恐惧的“独白”。

P5-P6

序言

长期以来,国家话剧院在中国的舞台上努力介绍着世界优秀的戏剧文化成果,排演莎士比亚的剧作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2012年,作为“伦敦文化奥林匹亚”活动的一部分,英国莎士比亚环球剧院(Shakesfear's Globe)邀请导演王晓鹰执导汉语普通话版的《理查三世》,参加“从环球到全球”的“环球莎士比亚戏剧节”——由37个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专业艺术团体,用本民族的语言来演出莎士比亚的37部戏剧作品。难得的机会、特殊的时间、特别的剧场、王晓鹰导演带领中国的艺术家在泰晤士河畔那座具有莎士比亚时代环形剧场原貌的莎士比亚环球剧院,非常出色地演绎了汉语普通话版的《理查三世》。这出有着中国文化神韵和东方戏剧精神的莎士比亚名剧,一经亮相,就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特别青睐和国內外戏剧同行的热情赞赏。之后的巡演中也赢得了各大主流媒体的高度评价。四年来,它相继被美国、马其顿、罗马尼亚、匈牙利、丹麦、以色列、韩国等多个国家的艺术节邀请演出,2015年再度被邀请登上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的舞台,承担了英国“中国文化年”的开幕演出。

作为一次东西方戏剧艺术的成功实践,《理查三世》成为当今世界主流戏剧舞台上影响最广、持续演出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中国话剧之一!它的创作甘苦、艺术成就和世界巡演的光辉足迹,非常值得总结记录;当然,《理查三世》不失莎士比亚戏剧精神的中国演剧美学追求,并不是简单地定格在简洁灵动的写意空间、唱念做打的中国戏曲风貌上,而是在理论上和演出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并使之化为戏剧家们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今天,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合璧——(理查三世)的中国意象》是《中国国家话剧院艺术丛书》的开篇之作,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还将分门别类地整理、撰写、出版更多有影响、有价值的国家话剧院舞台艺术创作书籍。2016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年,借此推出此书,是为纪念。

《中国国家话剧院艺术丛书》编委会

2016年4月

后记

中国版《理查三世》是我三十多年导演创作生涯中很特别的一个戏:它既是我导演的第一个莎士比亚戏剧,又是一个我多年追求“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的一系列创作中较为成功的实例,它还是一个在西方经典的舞台呈现中全面体现”中国意象的现代化表达”的实验之作,由此它还成了中国主流戏剧在西方主流舞台上影。向范围最大的一个演出。

2012年,3月15日在国家话剧院小剧场公开彩排,4月28日在伦敦环球剧场世界首演,7月4日在北京首都剧场国内首演,这个中国版《理查三世》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国内演出引起热评,国际演出邀约不断,国外演出甚至比国内演出还多。国外演出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西方观众毫不吝啬的掌声和欢呼,而是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例对我们用中国理解和中国方式如此演绎莎士比亚的质疑。当英国“莎剧“观众随着演出送给演员的互动、欢笑在环球剧场的庭院。向起,当英国“莎剧”演员在剧场门口等候着向我们表达他们看出《麦克白》被融入的惊喜,当英国“莎剧”评论者在媒体上与公众分享对这一中国式演绎的读解和感受,我排演此剧时悬着的一颗心不是安然落地而是飞升起来,我从中实实在在地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莎士比亚之所以400年来从未间断过演出,他之所以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各种语言文化氛围中甚至各种意识形态背景下都永远有舞台生命力,完全在于不同的理解挖掘和不同的创作思维与他碰撞而后产生的新的艺术灵性和活力。相形之下,我们过去的思维方式有时太多地拘泥于“莎剧”文本原意、太多地纠结于所谓“莎剧”演出的“原汁原味”,我们远不如莎士比亚的家乡人更懂得莎士比亚“不属子一个时代,他属于所有的世纪“这句名言的真正涵义。

正因为这些特别之处,我一直想把中国版<理查三世)在创作过程和演出经历中产生的情感激荡和思想火花汇集成册,这些火花产生自剧组的创作者,产生自业内的专家学者,产生自中外媒体人,还有一些则产生自看过此剧的观众甚至有些是他们在自媒体上的发言,我认为这种反响更直接、更真实、更有互动性。

感谢他们中的每一位向莎士比亚、向戏剧艺术奉献的精神财富,他们的情感激荡和思想火花是这个中国版《理查三世》的最终收获。由于时间仓促,个别作者在出版前未能联系上,我深感遗憾。感谢本书大量照片、图片的提供者,他们的有心和留意所拍下的影像成为此书最为直观生动的内容。

感谢文化艺术出版社社长沈梅女士,她对我多年的了解和情谊使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几乎无利可图的出书请求。

感谢与我同为此书主编的杜宁远女士,两年多来,她在此书;隹备、汇集、遴选的繁杂过程中付出了大量时间和心血,正是有了她的坚持和不懈,才使得这本书能在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的纪念日适时完成。

感谢美国导演约翰。布朗戴尔以及我的师姐刘明厚,感谢莎士比亚环球剧院艺术总监多米尼克。德罗姆古尔、总制作人汤姆.伯德,他们对我的热心推荐、诚挚邀请和倾力运作,再加上我的夫人黄文的亲情翻译是启动中国版《理查三世》国际化过程的关键。

感谢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周予援先生,他建议将这本书纳入《中国国家话剧院艺术丛书》并作为开篇之作,无疑大幅提升了此书的意义。

感谢中宣部文化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的资助计划,这是出版此书没有“后顾之忧”的基本保障。

最后我想说,《合壁一一(理查三世)的中国意象》不是一本创作经验汇编,而是一丛戏剧灵感集萃,希望它留下一些总结,更带来一些启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7: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