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唤醒——古玉编织的尘缘
命运这东西,由不得你信抑或不信,往往都是在它发生之后,人们才会幡然醒悟。有人觉得这是偶然,也有人坚信那是必然,可无论你怎么理解,在宿命之轮的面前,人只是个卑微的评价者,仅此而已。
大学毕业后,李璟熠并没有像他的同窗那样忧心忡忡地奔命求职,或许在大多数人眼中,他是幸运的:与室友谈笑互嘲间报名参加了公务员考试,以无比放松的心态轻松搞定笔试,接着他又精心准备了个把月,居然顺利地通过面试。如此潇洒的成就让李璟熠一下子成为学弟学妹们争相效仿的榜样。在收到录用通知的那天,文学院的辅导员还特意给他争取了一个在全院师生面前做励志报告的机会,然而却被他找了个借口婉言谢绝了。
“即便有十个李璟熠,那也不会凭空多出九个名额来,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何必引诱他人去复制自己的生命轨迹呢?”
当时,李璟熠就是这么想的,在一个风悠云闲的下午,他变卖了大学期间的全部家当,背着单肩包惜别了那个在阳光下挥洒青春的大学
时代。
午后两点零五分,火车载着李璟熠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向那个陌生的城市驶去。在李璟熠的对面坐着两个女孩儿,单从眉眼样貌来看显然是对儿亲姐妹。不过,一个浓妆艳抹,倔强的粉底盖住了原本的清纯;而另一个则素面朝天,反倒让略微年长的她显得涉世未深。李璟熠身旁坐着个中年男人,虽然这人相貌堂堂,衣装也算干净整洁,可他那不修边幅的一脸胡茬儿却给人一种老气横秋的感觉。列车刚一启动,男人便拿出了笔记本电脑,噼里啪啦地开始打字,那手指敲击键盘的声音忽远忽近,这让李璟熠突然产生了一种异样的错觉。虽然他眼看着这个男人就坐在自己近前,但却不知是为什么,似乎又离他很远很远。
李璟熠也没有太在意,拧开矿泉水瓶喝了一口。不料,就在他放回桌面的时候,一不小心没放稳,瓶子倒了,水顷刻间洒在了中年男人的键盘上,而在这时,列车也忽然“后知后觉”地前后一晃。男人的表情极度震惊,他很是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头就像僵尸般一顿一顿地扭了过来,用那种天塌下来似的眼神狠狠地瞪着李璟熠闷声说道:
“我靠,你……你不想活了?!”
李璟熠一怔,没想到这个男人的用词居然如此过分。虽说这本是自己的无心之过,但再怎么说终归是自己有错在先,李璟熠也不好出言反驳,只得一边道歉,一边拿出纸巾擦拭键盘。幸好李璟熠当时眼疾手快,及时扶了起来,所以洒出来的水并不多,男人试着敲了几个字,看到电脑一切正常后庆幸地长吁了一口气,然后也没再多话,埋下头继续敲击着键盘。
一场小风波弄得李璟熠甚是尴尬,他无奈地看了看坐在对面的两个女孩儿,双手一摊耸了耸肩,谁知她俩相视一眼并没有搭理他,万分无语之下,李璟熠只好从包里翻出本书,有模有样地看了起来。
这本书名叫《战国那些事儿》,是李璟熠刚才等车时在站前地摊儿上随意买来的,不过他买这书的初衷也不光是为了打发列车上的时间。李璟熠考取的岗位是省图书馆的文献整理员,这一职位让他很是自嘲:“唉,想去的没去成,反倒让我这个学中文的占了位置,真是暴殄天物哪。”
自打珅哥毕业后,李璟熠的寝室里就只剩下三个人,书法专业的张括军与他同年同月同日生,人送外号“飞饼男”,是艺术系的“风云浪子”。括军老爸是退伍军人,据说张括军名字里的“括”原本是“扩”这个字,可在上户口的时候家人没注意,一不小心就给登错了。有一次,张括军在寝室抱怨自己小时候没有存在感,珅哥笑眯眯地摇着把济公扇,一脸庆幸地调侃道:
“行啦,出生的那会儿没把你抱错就偷着乐吧。”
后来,李璟熠因为主持文学院的迎新晚会而一炮走红,得了个“风云才子”的称号,与张括军的“风云浪子”相得益彰。对于这两个称号,珅哥还做出过一个很有内涵的评价:
“所谓浪子,就是身边从不缺女人;所谓才子,就是身边从不缺女孩儿。哎哟喂,真是天地造化呀,咱寝怎么就蹦出这么俩活宝来。”
珅哥名叫梁珅,比他们大一级。虽是寝室里的老大哥,但身为理科生他很少会说出这么耐人寻味的话来,当时他俩一听,马上就有种“不明觉厉”的震撼,四道无限崇拜的目光看得珅哥心里直发毛。直到两个人毕业时,他们依然觉得珅哥的这句话说得很有深度,可终究还是没能领悟那其中的真正所指。
宿舍里,胖墩墩的程书航年龄最小,是历史系里出了名的书呆子,平日里的行为作风,完全无愧于他的名字,无论他在哪儿,书总是随身的必备之物,哪怕是去趟厕所,他就算忘带卫生纸也不会忘记夹本书。张括军说得好:
“哎!反正都是纸,他屁股那么大,万一不够了,将就着用呗。”P1-3
我是一个孤陋寡闻的人,痴醉于写作却很少阅读他人佳作,当然也包括自己的这部拙作。
实话实说,文学创作是一件令人抓狂却又乐哉陶醉的事情。在我的世界里,创作绝不可能一气呵成,因为我的思维太过零碎,有时还会有很大的跳跃性,这些个人特质便决定了我需要绞尽脑汁地去反复修改。从编织情节到营造氛围,从独创亮点到掌控节奏,我努力抽取出藏匿在心灵深处的那一段段华美瞬间,用恰当的文字串联起来,最终绘制成一个通俗易懂而又蕴含深意,天马行空又不失严谨逻辑的故事。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能让喜欢纸张阅读的人可以抛却世俗烦扰,身心自然地融入故事中,跟着情节的脉搏舞动灵魂,在那样一个看似虚拟的世界中自在游走。正像我在本书的结尾处提到的——或许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也是他人编织的一个故事而已,只是置身其中的你我浑然不知罢了。
说起小说的创作历程,我想用七个词来诠释——烈焰、静水、磐石、幼芽、鲜花、地狱、闪电。
烈焰是热情的象征,在小说初稿的创作中,我热情澎湃、自信满满,相信自己一定会写出一部惊世骇俗的作品,就这样抱定信心十五天完成初稿,共计九万字;静水是沉稳的象征,在小说第二稿的修改中我将自己的心绪稳定下来,查阅历史文献,设计贴近史实的情节,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二稿,共计三十五万字;磐石是恒心的象征,三稿修改前期我几乎否定了之前所做的一切,抱着持之以恒的态度开始重新梳理故事逻辑,增设伏笔插入细节性“彩蛋”,历时四个月三稿完成,共计四十一万字;幼芽是希望的象征,种子的萌发过程异常艰辛,同样四稿的修改也是困难重重,第四稿可以说是我小说改动最大的一稿,为了避免故事烦冗拖沓,我删除了大量套话以及一些无关痛痒的情节,一些与历史冲突过大的部分我也毫不吝惜地忍痛割舍,六个月后四稿完成,共计二十万字;鲜花是升华的象征,大多华美的事物都需要一个丑陋的成长历程,第五稿的修改重点在于考量词语用法、贯通语句逻辑,合理搭配段落,只有注重细节才能让小说脱胎换骨,经过两个月的打磨五稿完成,共计二十四万字;地狱是苦难的象征,黎明前的黑暗会令人无比煎熬,在修改第六稿时,我最大的困扰是茫然,因为那时的我已经找不到哪里还有修改的必要性,我觉得已经达到自己的能力极限了,然而当硬着头皮坚持完成了第六稿的修改后,我发现自己收获颇丰,在六稿的修改中我将后现代哲学思维导入,更深层次地提升了故事的整体内涵与社会意义,两个半月后六稿完成,共计二十二万字;闪电是凝华的象征,冷热空气在天空积蓄摩擦,达到足够的力量后进发出耀眼的光辉,这便是闪电“凝华”的瞬间,对于我来说第七稿其实算不上是在修改,更多的则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在检阅七稿的时候,我领悟到了成功的瞬间性与短暂性,于是开始酝酿自己的下一部小说,就这样新的轮回开始了……
最后,感谢我的妻子为我不辞辛苦地校稿七次,这部作品中始公主的大部分情节设定均源白她的灵感,与她在卧室飘窗上一同品着茉莉香茗探讨小说的时光是那么令人陶醉,感谢上天赐予我如此优雅的一个女孩儿,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感谢我的父亲为本作品的出版奔波辛劳,感谢我的母亲在我创作过程中的暖心支持,正是他们的付出才使我的创作更有价值。
承蒙陈忠实先生不弃,为我这个无名晚辈亲自撰写序言。我衷心地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古玉三生》,进而砥砺自己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作者
2015年10月28日干沈阳绿岛
序:山河旧事话情长
陈忠实
我与《古玉三生》的作者并不相熟,却与时代文艺出版社的李天卿编辑是老朋友了。2015年立冬那日,李编辑打来电话拜托我为这本书写一篇序,看过书的题材后,我便觉得此类作品多如牛毛,更何况作者还是个年轻小友,如若读完觉得老套无趣,便婉拒了也好。
初拿到《古玉三生》这部作品的书稿,还是想着二十万字读起来不易,大略看个梗概就好,谁知阅过开篇之后又想着抽时间再往下多看一点儿,就这样几个周末的闲暇竟读完了整本。
情感的真挚与美,是一部言情小说的灵魂。这本书中着墨最多的是李璟熠与赵娢的三世爱情,作者武林剑用三个时空接续了一段尘缘:一世无奈、一世短暂、一世完满。的确,人对爱的回忆会有无奈,热恋中的人总觉得时间短暂,人对爱的预期几乎都是完美无缺,由此可见,林剑似乎用故事里的三生情愫隐喻着人一生的情感轮回。
首先,在人物的塑造上,这本书中有许多亮点。男主人公李璟熠是个初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然而与他有着记忆传承关系的李慕云却是个战国时代的将军。由于生活的时代迥然不同,他们的性情大相径庭,从林剑对两个人行为举止的描写、微妙表情的刻画中便可得见:李璟熠风轻云淡,李慕云志坚行苦。然而,放下书稿深深地回味一番,却又发现他们的骨子里透着同样的桀骜不驯,这似乎是林剑对人性的一种直白揭示——同一个内心会产生不同的表达形式。再谈女主人公赵娢,作为一国公主的她,娴静温婉且学识渊博,举手投足不失贵族风范,谈吐之间更是引经据典,这种自幼被“六艺”熏陶而产生的性情被林剑描写得淋漓尽致。此外,小说中其他人物的描绘也是丰满鲜活,例如敢爱敢恨的韩瑾玉、娴静如水的陈若莹、克己自重的梁珅、豪放不羁的张逸君,甚至博物馆值班室的小王、招待所打更大爷以及从未露面的李父等人物都是惟妙惟肖,这一点对于一个年轻后辈来讲着实难能可贵。
其次,这部长篇小说吸引我的地方远不止故事人物塑造,最主要的还是作者结合历史对自己故事逻辑的合理编织。故事以当代青年人的城市生活为开端,逐渐衍生到更辽阔的时空之中,接下来的情节离奇精巧,有些笔触颇有些《聊斋志异》的色彩。另外,林剑选择战国时代作为整个故事的大背景,以非常成熟的文字功力与想象力将秦赵之间最具关键意义的两次战争阏与之战、长平之战完美再现。我多年居住在西安,骨子里就对这座古城的千年文化极为亲近,当我们站在秦皇兵马俑面前感叹秦始皇的雄才与魄力之时,我们便已经习惯用“秦国的视角”去品读历史,逐渐忽略了曾经同样辉煌过的东方六国。然而林剑标新立异,他大胆地跳脱了历史框架式思维的束缚,站在赵国的立场上去想象秦赵长平之战胜败的不同可能性,从而打造了一场与历史战况极为贴切,结果却截然相反的盛世赵国,这不禁让人产生了这样的联想:如若长平之战赵国果真得胜,这一片山河将会如何变幻?又会怎样演化下去?
故事结局,林剑虚拟出了一个自己,并以作者的身份进入了小说世界,通过与男主人公的交谈促成了他返回战国时代的举动,最终还原了真实的历史,对林剑这种尊重历史、合理想象的写作态度我表示赞赏。
所以,我认为《古玉三生》确实值得一读,也相信每个读者都能在书中找到另一个自己,在脑海中勾勒出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
最后,我深深地祝福武林剑小友,希望他能够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武林剑著的《古玉三生》讲述了:向来云淡风轻的李璟熠,是中文系的风云才子,在告别大学的象牙塔之后,来到了这座陌生的城市,有声有色的合租生活就这样开始了,谁知落脚第一天就状况连连……本以为是那道古怪的“风水门”在作祟,万没料到却是自己的传家宝玉佩显灵,一位美若天仙的古衣“女鬼”平白从玉佩中冒了出来,口中还唤自己是她的“夫君”!
当李璟熠慢慢接纳了这个唤自己为“夫君”的古衣女子,却在室友粱珅的极力促成下,莫名其妙地成了合租伙伴韩瑾玉的“男朋友”……今生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纠葛,让李璟熠心力交瘁,而前世的种种影像,又如梦魇般将其笼罩……
这块玉佩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他是谁?他只是李璟熠?又或是一次次被唤醒的记忆中,陨落长平的少年将军李慕云?
古衣女子又是谁?她只是妙凡?又或是遗爱千年后,遁入玉中苦等良人的玉晗公主?
他们,已经错过了前世,今生的缘分又将怎样谱写?让我穿越千年,扭转乾坤,不再负你。
“千年情殇匿流光,往事逐风散,盈盈时空奈花落,古玉续尘缘。”
武林剑著的《古玉三生》是一部古今夹叙的作品。小说的现实线脉与历史线脉齐头并进,在现实中穿插历史回顾,将两个不同的时代巧妙对接,现代剧情中所出现的所有人物在古代剧情中都存在着映射关系。现在市面上的大部分成熟作品,都没有这种写法。
作者以春秋战国时代赵国为本体,摒弃了提到战国时代就用秦国来找噱头的旧习,角度新颖,故事传奇。然而作者并没有架空历史,而是严格按照历史进行发挥,书中的每一个主人公在历史上都有真正的原型。陈忠实先生评价:“对武林剑这种尊重历史、合理想象的写作态度,我表示赞赏。”
这里的文字时而诙谐幽默,在逗笑中抚慰成长余痛;时而玄妙凄美,对前世今生之痛泪洒衣襟。阅读这本书,就像谈一场恋爱,从没心没肺的嬉笑打闹,到入心入骨的爱痛别离。这不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段生活,一段让能读者身临其境地碰触心灵的生活。
著名作家、“民族史诗”《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先生为该书作序《山河旧事话情长》,对作者及作品予以肯定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