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前微软全球副总裁、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现中国创新工厂创建人,回看李开复的职场人生生涯,很多人表示不解。因为在如此闪耀的国际大背景下,一个为了逐梦而毅然放弃国外优良工作环境,转身回归心灵的人,需要的不仅仅是决然的意志,更需要无穷的勇气。然而,李开复做到了。李开复说过:“在成长的过程中,参考那些值得信任的成功者是有价值的,例如阅读名人传记或听演讲。但是,每个人应该走自己的路,千万避免盲目偶像崇拜模仿,或不经思考全盘接受任何人的话。所以参考他人的路,但是保持客观自觉,听信自己的心,走出自己的路,才能做最好的自己。”在李尚芳子著《敢和别人不一样(李开复给年轻人的人生规划课)》里,你可以看到李开复对人生目标、机遇,选择,勇气、挫折等的深刻理解。因为这不仅是一本满含人生智慧的学习课本,更是一本针对年轻人的励志书,有太多引人深思的意义所在,希望能给每一个年轻人的成长之路带来正能量。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
很多人都有一个通病,衡量是否(成功)采用一元化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真正的成功应是多元化的。既可能是你创造了新的财富或技术,也可能是你为他人带来了快乐;可能是你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别人的信任,也可能是你找到了回归自我、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
人不是因为了不起才有理想,而是因为有理想才了不起如果你已经过了20岁还不到25岁,你必须找到除了爱情之外,能够使你用双脚坚强地站在大地上的东西。你要找到谋生的方式,现在考虑还不晚。
在李尚芳子著的《敢和别人不一样(李开复给年轻人的人生规划课)》里,你可以看到李开复对人生目标、机遇、选择、勇气、挫折等的深刻理解。这是一本满含人生智慧的哲学书,更是一本写给年轻人的励志书,有太多引人深思的内容。希望它能给每一个年轻人的成长之路带来正能量。
李开复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不是要和别人相比,而是要了解自己,发掘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努力不懈地追求进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
因此,在制定事业之路的每一个目标前,李开复总会先冷静下来去思考。在他看来,只有想明白了,分析透彻了,甚至对自己拥有了十足的信心,他才会付出行动。很多时候,他都在用行动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创造真正美满奇妙的人生,首先就要学会抛弃病态和虚假的目标,学会独立思考,只有这样,目标的真正价值最终才能得以实现。
1983年,李开复以本系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之后进入了卡內基梅隆大学继续深造。就在他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的时候,他的系主任对他讲了这样一番话:“当你拿到博士学位时,你应该成为你所从事的研究领域里世界第一的专家。”尽管这句话让初出茅庐的李开复感到目标高不可攀,然而却让他重新审视了自己,他了解到,之前似乎并未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深刻的认识,甚至并未真正认清自己的天赋所在。
教授的话在李开复心中燃起了星星之火,此时他才明白,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那么即便制订了“自以为是”的可行性目标,最终也只会走许多的弯路、错路。
经过了五年的寒窗苦读以及夜以继日的工作之后,李开复终于完成了当初定下的目标。这一刻,李开复不仅有了一种满足的踏实感。而且因为这次的努力与成功,他又重新定义了人生。在他看来,一个打算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就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很高的目标。如果没有雄心壮志,那么就不要自欺欺人,也许经商或者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会有更大的成就。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目标变得具有可行性,那么必须有一颗“自知之心”。
是的,这便是李开复对人生的一种思考。在他的心中,在一个人明确目标开展行动之前,“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是必须考虑的。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计划,没有一个深刻的分析思考,那么盲目的行动只会消耗更多的时间,而且最终得不偿失。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在制订目标之前应先学会用理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这样才能正确地选择目的地。也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明确自己在社会上的真正价值。在还没有认清自己的优劣势之前就随意散漫地定夺人生,那么只会成为一具为了生活而生活的行尸走肉。
当然,在生活中能够找到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的确会令人满意,但是想要一鼓作气地去实现也并不简单。例如,很多人找出一个目标只是玩闹而已,随后他们就发现自己并不是真的热心于此。对此,李开复曾说过:“清晰而长远的目标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动力和指路明灯,然而要想让这盏灯常亮,那么就必须循序不断地付出努力。” 在微软集团,李开复曾有一个“自知之心”明显不足的下属。在李开复看来,他虽然有一些能力,但是却自视甚高,而且他对自己当前的职位也有诸多不满。在工作期间,他不是自吹自擂,就是抱怨自己的现状。
P4-P5
李开复曾是微软全球副总裁、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是中国创新工场创建人。他既是信息产业的执行官,也是热心于中国教育事业的教育者,更是大学生眼中的人生导师。
然而,他却为了逐梦而毅然放弃国外优良工作环境,转身回归心灵。需要的不仅仅是决然的意志,更是无穷的勇气。
对于李开复的选择,很多人表示不解。
李开复说:“在成长的过程中,参考那些值得信任的成功者是有价值的,例如阅读名人传记或听演讲。但是,每个人应该走自己的路,千万避免盲目崇拜模仿偶像,或不经思考全盘接受任何人的话。所以参考他人的路,但是保持客观自觉,听信自己的心,走出自己的路,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在李开复眼中,认识自己、弄清楚自己是谁、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尤其是要分清楚这和别人认为你是谁、他们要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丝毫没有关系。成功的路有很多条,成功的定义也有很多种,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为了更好地帮助年轻人,李开复不仅通过给年轻人写信、创办我学网、去高校进行巡演、出版图书、博客交流等方式来提出更多的忠告,而且为了给年轻人一个更好的指引,他更是将自己的人生经历编成了一个个小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来让年轻人明白应当如何更好地定位自我,如何在时间窗口关闭之前抓住每一个机遇,如何在人生中层露自信,如何跨越挫折,提高自律能力。
对于周围人不断投来的羡慕眼光,李开复却表明:“其实我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但我是一个有梦的人,我是一个敢于追寻的人,在过去的这些年,如果我有任何的成功、有任何的争议或者挫折,都是因为我自己敢于追求,我是一个积极向上、敢于挑战现实、敢于积极主动去做事情的人,我觉得这个态度非常重要。”
在本书里,你可以看到李开复对人生目标、机遇、选择、勇气、挫折等的深刻理解。这是一本满含人生智慧的哲学书,更是一本写给年轻人的励志书,有太多引人深思的内容。希望它能给每一个年轻人的成长之路带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