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字犹龙,别号墨憨斋主人。《智囊》一书是其在明熹宗天启六年(1625)闲暇之余采撷当时仅见的一些稗官野史、小说大观以及笔记丛谈等古代文献中有关智慧的各种故事、传说,加以整理分类,编辑而成的。全书分为“上智”,“明智”、“察智”、“胆智”等十大部,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等诸多领域。书中故事丰富多采,妙趣横生。思想内容的丰富多彩和社会价值的博大精深是《智囊》一书最为突出的两个特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智囊/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崇文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冯梦龙,字犹龙,别号墨憨斋主人。《智囊》一书是其在明熹宗天启六年(1625)闲暇之余采撷当时仅见的一些稗官野史、小说大观以及笔记丛谈等古代文献中有关智慧的各种故事、传说,加以整理分类,编辑而成的。全书分为“上智”,“明智”、“察智”、“胆智”等十大部,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等诸多领域。书中故事丰富多采,妙趣横生。思想内容的丰富多彩和社会价值的博大精深是《智囊》一书最为突出的两个特点。 内容推荐 《智囊》由明人冯梦龙编辑。初编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共分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部共计二十八个小类,全书既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也有士卒、漂妇、仆奴、僧道、农夫、画工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奇机智。这些故事汇成了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海洋。书中各部类之前的总叙、分叙,各篇之后的评语,文中的夹批,均由冯梦龙撰写。这些地方是冯氏政治态度、人生见解、爱憎之情的最集中、最直接的表达,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也是非常独特新颖的编撰形式。本次选编故事百余则,并配以白话文翻译,希望对读者有实际的帮助。 目录 太公孔子 诸葛亮 王猛 邵雍 萧何任氏 李渊 白起祠 辞连署辞密揭 赵忠简 王守仁 主婚用玺 喻樗 吕文靖 公孙仪 下岩院主僧 高拱 草场火驿舍火 文彦博 吕公孺 向敏中王旦 主父偃 秦桧 于谦 朱胜非 管仲 孙坚皇甫郦 韩平原馆客 万二 子贡 范蠡 卜偃 曹操四条 寇准 王商王曾 西门豹 李悝 陶侃 苏州堤 分将 李纲二条 边郎中 高子业 藏金 张齐贤 杖羊皮杖蒲团 千里急 京师指挥 窃茄 江点 班超 杨素 齐桓公 周瑜 孔融 叔孙通 颜真卿 苏秦 狄青 宋太宗 雄山智僧 陈子昂 鲍叔牙 管夷吾 沈括 太史慈 孙权 韩琦 尹见心 修龙船腹 东方朔 子犯 舌生毛 鲁仲连 陈轸 王维 简雍 邵康节 岳飞 陆逊 周亚夫二条 邓艾 杨锐 用间二条 宇文泰 项梁司马师 宗泽 韩世忠 柴断险道 范雎策秦 赵威后 柳氏婢 袁隗妻 李夫人 苻坚妻 吕母 高欢 严嵩 铁牛道人 卜者朱生 窦公 定远弓手 制妒妇 试读章节 太公孔子 【原文】 太公望封于齐。齐有华士者,义不臣天子,不友诸侯,人称其贤。太公使人召之三,不至,命诛之。周公日:“此齐之高士,奈何诛之?”太公日:“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望犹得臣而友之乎?望不得臣而友之,是弃民也;召之三不至,是逆民也。而旌之以为教首,使一国效之,望谁与为君乎?” 【评】齐所以无惰民,所以终不为弱国。韩非《五蠹》之论本此。 少正卯与孔子同时。孔子之门人三盈三虚。孔子为大司寇,戮之于两观之下。子贡进日:“夫少正卯,鲁之闻人。夫子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日:“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日心达而险,二日行僻而坚,三日言伪而辩,四日记丑而博,五日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以不诛也。” 【评】小人无过人之才,则不足以乱国。然使小人有才,而肯受君子之驾驭,则又未尝无济于国,而君子亦必不概摈之矣。少正卯能煽惑孔门之弟子,直欲掩孔子而上之,可与同朝共事乎?孔子狠下手,不但为一时辩言乱政故,盖为后世以学术杀人者立防。华士虚名而无用,少正卯似大有用而实不可用。壬人佥士,凡明主能诛之;闻人高士,非大圣人不知其当诛也。唐萧瑶好奉佛,太宗令出家。玄宗开元六年,河南参军郑铣、朱阳丞郭仙舟投匦献诗。敕曰:“观其文理,乃崇道教,于时用不切事情,宜各从所好。”罢官,度为道士。此等作用,亦与圣人暗合。如使佞佛者尽令出家,谄道者即为道士,则士大夫攻乎异端者息矣。 【译文】 太公望被周天子封在齐国。齐国有个名叫华士的人,他主张既不向周天子称臣,也不与诸侯国君交往,许多人都称他是贤士。太公望三次派人征召他,他都不来,于是下令将他杀了。周公说:“这是齐国的高士,怎么把他杀了呢?”太公望说:“他既不向天子称臣,又不与诸侯交往,我还能使他向我称臣并与我交往吗?我得不到他做臣子和朋友,这是我遗弃了士民;召了他三次他都不来,这是个心存叛逆的人。如果表彰他并把他推崇为教化的榜样,让全国人仿效他,那么我还能同谁一道来治理齐国呢?” 【评】正因为这样,齐国所以才没有懒惰散漫的人民,所以才没有成为弱国。韩非子《五蠹》的论说也正来源于此。 鲁国大夫少正卯与孔子是同时代人。孔子讲学时,学生几次满堂,又数度离开学堂,跑去听少正卯讲学了。孔子担任鲁国大司寇后,立即将少正卯在宫门之前处以死刑。子贡问孔子:“少正卯是鲁国有名望的人,您把他杀了,不是失误吗?”孔子说:“人有五种罪恶的行为,盗窃的人不算在内:一是思想明白通晓而邪恶不正,二是行为不正而且固执,三是言论错误而又说得头头是道,四是专门记诵一些丑恶的东西而且十分广博,五是专门赞同错误的言行而且加以润饰。这五种罪恶行为,人只要具有其中一种,就免不了要遭到君子的诛杀,而少正卯则全都具备了。这是小人中的雄杰,是不能不诛杀的。” 【评】小人没有过人的才能,那是不足以扰乱国家的。然而假使小人有才能,又肯受君子的驾驭,那也未尝对国家不利,而君子也必定不会一概摈弃。少正卯能煽动迷惑孔门的弟子,眼看着就要盖过孔子居于其上了,这样的人能容忍他同朝共事吗?孔子对他狠狠下手,不只因为他用诡辩的语言扰乱了国政,大概还在于为后世提供防范这种以学术的幌子来毒害人的恶人的对策。华士有虚名而无实用,少正卯似大有用而实际不可用。奸佞之徒,凡是贤明的君主都知道去诛杀;而口蜜腹剑的名人高士,则只有大圣人才知道他应当诛杀。唐代萧瑶崇奉佛教,唐太宗命他出家去做和尚。唐玄宗开元六年,河南参军郑铣、朱阳丞郭仙舟向朝廷投献诗文,玄宗看过后,传旨说:“看他们诗文中的意思是崇奉道教,于时政没有实际意义。既是这样,那就遵从他们本人的喜好吧!”于是将他们罢官,让他们出家做道士去了。这种处置,也与圣人的做法切合。如果使崇奉佛教的人全都出家做和尚,崇奉道教的全都做道士,那么士大夫中的异端邪说就止息了。P1-4 序言 现代意义的“国学”概念,是在19世纪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为了保存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提出来的。1935年,王缁尘在世界书局出版了《国学讲话》一书,第3页有这样一段说明:“庚子义和团一役以后,西洋势力益膨胀于中国,士人之研究西学者曰益众,翻译西书者亦日益多,而哲学、伦理、政治诸说,皆异于旧有之学术。于是概称此种书籍日‘新学’,而称固有之学术日‘旧学’矣。另一方面,不屑以旧学之名称我固有之学术,于是有发行杂志,名之日《国粹学报》,以与西来之学术相抗。‘国粹’之名随之而起。继则有识之士,以为中国固有之学术,未必尽为精粹也,于是将‘保存国粹’之称,改为‘整理国故’,研究此项学术者称为‘国故学’……”从“旧学”到“国故学”,再到“国学”,名称的改变意味着褒贬的不同,反映出身处内忧外患之中的近代诸多有识之士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失落的忧思和希望民族振兴的宏大志愿。 从学术的角度看。国学的文献载体是经、史、子、集。崇文书局的这一套国学经典普及文库,就是从传统的经、史、子、集中精选出来的。属于经部的,如《诗经》《论语》《孟子》《周易》《大学》《中庸》《左传》;属于史部的,如《战国策》《史记》《三国志》《贞观政要》《资治通鉴》;属于子部的,如《道德经》《庄子》《孙子兵法》《鬼谷子》《世说新语》《颜氏家训》《容斋随笔》《本草纲目》《阅微草堂笔记》;属于集部的,如《楚辞》《唐诗三百首》《豪放词》《婉约词》《宋词三百首》《千家诗》《元曲三百首》《随园诗话》。这套书内容丰富,而分量适中。一个希望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的人,读了这些书,一般说来,犯常识性错误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崇文书局之所以出版这套国学经典普及文库,不只是为了普及国学常识,更重要的目的是,希望有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在国学教育中,有一种倾向需要警惕,即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物馆化”。“博物馆化”是20世纪中叶美国学者列文森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提出的一个术语。列文森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已经被博物馆化了。虽然中国传统的经典依然有人阅读,但这已不属于他们了。“不属于他们”的意思是说,这些东西没有生命力,在社会上没有起到提升我们生活品格的作用。很多人阅读古代经典,就像参观埃及文物一样。考古发掘出来的珍贵文物,和我们的生命没有多大的关系,和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这就叫作博物馆化。“博物馆化”的国学经典是没有现实生命力的。要让国学经典恢复生命力,有效的方法是使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崇文书局之所以强调普及,深意在此,期待读者在阅读这些经典时,努力用经典来指导自己的内外生活,努力做一个有高尚的人格境界的人。 国学经典的普及,既是当下国民教育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健康发展的需要。章太炎曾指出,了解本民族文化的过程就是一个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仆以为民族主义如稼穑然,要以史籍所载人物制度、地理风俗之类为之灌溉,则蔚然以兴矣。不然,徒知主义之可贵,而不知民族之可爱,吾恐其渐就萎黄也。”(《答铁铮》)优秀的传统文化中,那些与维护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密切相关的思想、感情,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经常表彰“中国的脊梁”,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近代以前,“中国的脊梁”都是在传统的国学经典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所以,读崇文书局的这一套国学经典普及读本,虽然不必正襟危坐,也不必总是花大块的时间,更不必像备考那样一字一句锱铢必较,但保持一种敬重的心态是完全必要的。 期待读者诸君喜欢这套书,期待读者诸君与这套书成为形影相随的朋友。 书评(媒体评论) 人有智犹地有水,地无水为焦土,人无智为行尸。智用于人,犹水行于地,地势坳则水满之,人事坳则智满之。周览古今成败得失之林,蔑不由此。 ——明·冯梦龙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