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笑了:“年轻人,我不是想骗你的钱,只是有几句话想跟你谈谈,没别的意思。反正你时下也没什么事情要去做,何不陪我聊聊呢?”
傅华忽然有了兴趣,想想也是,现在回去,回到那个空空的家,还不如跟这个老人聊聊。他向来很尊重老者,就在老人对面坐了下来,笑笑:“老师傅,不知道你有什么指教?”
老人指了指傅华胳膊上戴的孝箍:“不知是哪位尊亲仙逝?”
“家母。”
老人点了点头:“令堂虽未享高寿,此时离世对她来说也是一种解脱。看来她是病故的,而且是久病不愈,我说得对吗?”
傅华惊讶地看了老人一眼:“您是怎么知道的?”
这个卜卦老者的一句话说中了母亲的状况,让傅华心中不由得暗自惊诧。往事历历,如电影般一幕幕出现在眼前。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颗会吃到什么口味的。
这句经典的台词源自《阿甘正传》。傅华第一次看到时刚到北京念大学。那时他才十九岁,青春年少,野心勃勃,整个世界在他眼里是绚丽多彩的,他还不能体会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如今斗转星移,十二个寒暑过去,回过头来再想想这句话,心中便多了几分酸涩。
还是在傅华大四的下半学期,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击倒了他的母亲,往日健壮的她变得日渐赢弱,撑到傅华毕业的时候,她只能卧床,彻底失去了劳动能力。
傅华的父亲早年因病去世,是母亲支撑起了这个家,辛苦赚钱把他养大,供他读书。现在母亲这个样子了,傅华明白是应该反哺的时候了。于是,他彻底打消了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念头,收拾起行李回到了家乡海川市。
海川是个地级城市,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次有京华大学的学生分配到这里工作。当时,曲炜刚到海川市任副市长,听说秘书处刚分来一个小秘书是京华大学毕业的,就特别点名将他要了去。
傅华是京华大学的高材生,学生会干部,党员,各方面的能力都是出类拔萃的,曲炜用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因此十分赏识傅华。
一晃八年过去了,曲炜从海川市副市长做到了市长,傅华一直是他的秘书。期间曲炜也曾觉得把傅华留在身边做秘书有些屈才,动过把他放出去的念头,可是跟傅华交流意见的时候,却被他拒绝了。
傅华明白自己目前的生活重心不在工作,而是治疗母亲的疾病、陪在母亲身旁。而留在一个赏识他的领导身边,是可以获得很多庇佑的,这比去做一个小官对他有利得多。 这八年间,傅华想尽了一切办法为母亲治病,可是仍然没有能够遏制住疾病的恶化,母亲终于还是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
弥留之际,母亲拉着傅华的手说:“华儿,好孩子,妈要走了,这些年来是妈拖累了你呀。”
傅华看着母亲,痛苦地摇了摇头:“妈,别这么说,能做您的儿子是我这辈子的幸福。”母亲恋恋不舍地抚摸着傅华的脸颊:“孩子,我走了,你要好好找一个可心的人。哎,你也早该成家了。”
傅华苦笑了一下。虽然他长得一表人才,又是远近闻名的孝子,很多人提起他来都啧啧称赞,可是真要一个女人结婚后马上就去伺候一个常年卧床的病人,很多女孩子立即就会退却。尤其是那些条件较好、相貌出众的,就自然而然地打了退堂鼓。傅华又自视甚高,不肯屈就一些条件相对差的,所以过了而立之年,却仍孑然一身。
海川市不同于一些大城市,适婚的年龄在二十五六岁,过了三十岁,即使是男人也算大龄青年了。
“妈妈,您不要担心这个,好好养您的身子,我会给您找一个好媳妇的。”傅华的声音已经带出了哭音。
母亲摇了摇头:“孩子,我怕是看不到了。我走也是一种解脱,记住,我走了以后你不要哭,日后不论发生什么,你都不要哭,要笑,像我一样笑。”
P2-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