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因为有你--中国护士在非洲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应春柳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因为有你--中国护士在非洲》一书通过作者应春柳细致入微的观察,朴实流畅的文笔,并配以大量的图片,向我们展现了医疗队在马里期间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场景,同时也精彩地描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在阅读中,一股浓郁的西非风情扑面而来,令人恍若置身其中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作者身处高热干旱、艾滋疟疾高发的异国他乡,品尝思亲之苦、忍受战乱之忧,却和队友们一起,以饱满的热情坚守着各自的阵地。他们向马里人民展现的,不仅是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更是中国医疗队员的良好精神风貌。工作之余,在相对封闭、枯燥的环境下,他们自娱自乐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他们也和马里的同道积极互动,培养友谊之花。所有这些,作者以妙趣横生的文字向我们娓娓道来。从字里行间,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内容推荐

由应春柳所著的《因为有你--中国护士在非洲》一书是我国第一部通过护理人员特有的视角,反映中国援外医疗队员在非洲工作、生活经历的纪实文学作品。

从1963年开始我国对非洲进行医疗援助,五十三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医疗队员在战乱频发、疾病肆虐的非洲大陆上,为当地人民提供医疗服务,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为中非友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讲述了医疗队员在马里共和国马里医院工作、生活的难忘经历。她和队友们克服了孤独、战乱、疾病等种种困难,齐心协力,圆满地完成了医疗援外任务。

目录

我是即将到来的日子

第一章 援外生活

 在戴高乐机场

 异国他乡第一夜

 来到卡地医疗队驻地

 队训·队歌

 我们的驻地

 业余理发师的那些事

 自制芒果干

 肢体语言独领风骚

 马里人学中文

 在马里过春节

 人蚊之战

 虽败犹荣的乒乓球赛

 老胡的菜地

 砍价的艺术

 缝补师

 红豆

 清明节快乐

 具有艺术细胞的张总

第二章 开展工作

 医疗护理现状

 马里医院

 我们成了设备安装师

 我在马里医院

 用矿泉水瓶装酒精

 医生的手术观

 中马合作救治首例重症脑性疟疾病人

 用电线捆扎病人

 静脉输液和输血

 保暖箱里的早产儿

 如此降温

 妇科护士长

 那天我语塞

 哭笑不得

 在马里授课

 静脉留置针操作比赛

第三章 异域风情

 街头掠影

 悠哉马里人

 冼澡 

 风情万种的马里女人

 校园内外的儿童

 斋月·开斋节

 参加通车仪式

 郊外

 参加马里婚礼

 瞒天过海生小孩

 割礼

 抗惊吓的秘方

 胶布条的妙用

 足球随时随地欢乐

 非洲木牙刷

 黑木雕

 马里服饰

 病床上的石头和古兰经

第四章

 思乡·战乱·关怀

 月是故乡明

 年的记忆

 经历政变

 惊弓之鸟

 关爱在危难时刻

 感受战争

 似梦非梦度元宵

 异国他乡忆阿嫲

 又到月圆是中秋

 爸,您可要平安

 亲切关怀殷殷期望

第五章 播种友谊

 阿丽玛

 久丽

 圣诞节我们这样度过

 中马乒乓球联谊赛

 在马里过“三八”妇女节

 小丽来我们的驻地

 啼笑皆非的礼物

 古鲁巴力想去中国当护士

 做客马里人家

 盛情难却的鳄梨

 “讨”来的礼物

 转身即是天涯

 非洲客人来永康

后记

试读章节

我是即将到来的日子

医院里有些同事刚刚得知我去援非的消息时,看到我就不由得瞪大了眼睛:“你真的要去非洲……那个叫什么索马里的地方?那里可是有很多海盗的!”或许是一字之差之故,好多人误以为马里是索马里了。我也是在报名后才在地图中非洲板块上寻找到叫马里的国家。在人们的印象中那里是一个充满了饥饿、疾病和战乱的地方;若要在那个贫穷落后、疟疾和艾滋病高发的地区生活两年,有着太多不可预见的风险。

然而非洲那片神秘的土地似乎在冥冥之中呼唤着我。作为护理人员能在撒哈拉沙漠上的这个国家进行医疗援助,在那遥远的国度里感受不一样的经历,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当然这个想法首先得到了先生的大力支持,对于爱好摄影、喜欢到处行走的他来说,去感受不一样的风情,也是他所向往的。

2011年2月14日,我来到杭州“在水一方”小区的外语培训班报到。在这里,我和来自浙江省内各家医院选拔上来的27名医护人员以及2名厨师、2名翻译组成中国第22批驻马里援非医疗队。在奔赴马里之前,我们将接受为期五个月的外语培训,主要学法语和邦巴拉语。

培训第一天,时任浙江省卫生厅国际合作处朱耀传处长和牛方正副处长向我们介绍马里的概况和这次援非的任务和意义。马里共和国是位于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内陆国家,处于西非中部,属于热带气候。马里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干旱炎热;中、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分为三个季节:3月至5月为热季,6月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2月为凉季。热季和凉季又统称为旱季。热季最高气温达50℃,凉季最低气温为14℃,年降水量自南而北从1300毫米递减至50毫米。马里曾是法属殖民地,官方语言是法语,当地语为邦巴拉语。要顺利地完成援非任务,学好语言非常重要,特别是法语。若法语不过关,去马里后工作就会很难开展。此外由于人种和生活习惯的特点,马里人不善于理发,同时考虑到对马里一些传染病的预防,医疗队员们应该自己理发。队里可以推荐2名业余理发师,在出发前可以先学习一下理发技术。

浙江省原卫生厅国际合作处的领导还特别指出我们这批医疗队任务的重要性:“马里医院是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框架下,由中国政府援建的非洲三十所最早建成的医院之一。你们过去之后,对中方援助的卡地、锡加索和马尔格拉三家医院撤点合并集中到马里医院。你们这批有护理专业,是以前没派遣过的,因为马里的护理水平难以保证中方开展大手术后的护理要求。这次去的两名护理人员,一名担任手术室护士长外,另外一名担任中方护理总监,除了要为大手术后的病人保驾护航、做护理管理外,还要为马里的官员、在马里的华人华侨提供保健服务……你们将以中马医护人员相互合作的模式在这家医院开展工作,这是医疗队在援马史上的转折点,如何在这个转折中取得良好的成效对你们这个队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听了国际合作处领导的讲话,想到以后的工作任务如此艰巨,我们得先从法语人手。培训班上,那熟悉而又新鲜的学习氛围,让我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一切都那么令人兴奋。刚刚离开医院的我,似乎有那么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可是没几天,压缩饼干似的法语课程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听说法语是一门高雅、优美动听的语言,可是法语的发音一经我嘴,说出的话就变了味,因为我们永康人的语调以降调为主,严重的永康口音让本来平稳流畅的法语变得铿锵有力;法国人还讲究阴性、阳性的单词,除了事物有阴阳之外,修饰的形容词也分阴阳,连国家都有阴阳之分,而且没有规律可循,除了要记住单词还得记住词性;更有那动词变位令我头疼不已。(P1-2)

序言

架起一道绚丽的彩虹

她,一位秀外慧中的女子,一位平凡而又充满个性的护士,曾经作为浙江省第22批援助马里医疗队队员,有过一段不寻常的非洲工作生活经历。说实话,在缺医少药、语言障碍、气候条件恶劣的环境下,能够完成本职工作已实属不易,更为可贵的是,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她还从一个援非护士的视角,写下了大量的见闻和感触。迄今为止,关于非洲故事的文章很多,然而护理人员写援非医疗队经历的,却凤毛麟角,惟其如此,才显出该书的价值。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朴实流畅的文笔,并配以生动的图片,向我们展现了医疗队在马里共和国期间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场景,同时也精彩地描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在阅读中,一股浓郁的西非风情扑面而来,令人恍若置身其中。 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作者身处高热干旱、艾滋病和疟疾高发的异国他乡,饱尝思亲之苦、忍受战乱之忧,但却和队友们一起,以饱满的热情坚守着各自的阵地。他们向马里人民展现的,不仅是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更是中国医疗队员的良好精神风貌。工作之余,在相对封闭、枯燥的环境下,他们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自娱自乐。他们也和马里共和国的同道们积极互动,培养友谊之花。所有这些,作者以妙趣横生的文字向我们娓娓道来。从字里行间,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自1968年浙江省向马里共和国派出第一批医疗队,迄今已经整整46年了。作者所在的医疗队经历了马里援外史上的转折期——撤点合并,马里医院的开张标志着我国援外事业又掀开了新的篇章。一批又一批像作者那样的医务人员,离开故园和亲人,奔赴马里,代表祖国人民,奉献自己精湛的医术,展示自己美好的医德。是他们的默默耕耘和无私奉献,为中马友谊架起了一道绚丽的彩虹。希望通过这本书,有更多的读者了解这支特殊的队伍和他们的动人故事,为他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后记

后记

一个人的生活轨迹,是由无数个偶然的机遇串联在一起的。记得那时援非报名的消息,是骨二科纪主任无意中告诉我的,他说我符合报名的条件。打开院内网仔细一看果真如此,不过给我考虑的时间也已经不多,报名将于下午四时截止,而我是在当日中午得到这个消息。随后我打电话给先生,告之此事,没想到他居然满口答应。可是我又犹豫了,毕竟要离开这个家整整两年啊,父母、公公婆婆都是近耄耋之年的人了,孩子还念小学……想到这些让人难以割舍,我又一时拿不定主意。先生在电话里头说:“没事,反正你在医院也是一天到晚忙得顾不上家的,家里的事我再辛苦一点就行了。”我的顾虑就这样轻易地被他打消了,可我知道一个男人挺起一个家是多么不容易啊,我把感动记在心里。一个无意中得到的消息,一次义无反顾的决定,一个非常支持我做出决定的先生,加上层层选拔一路过关闯将,便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从此我与援外医疗工作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出发前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领导给我送行时,童跃锋院长说,除了要做好援外医疗工作外,记得出去后多写文章哦,院报可是要向你约稿的,一个月一篇的任务。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没问题。一个叮咛和嘱托,让我有了记下生活、工作点滴的动力。

援外期间大部分的日子是枯燥、乏味、寂寞的,我们外出的机会少之又少,能够偶尔出去郊游的时候,就像小时候要去春游般的兴奋,可以令人晚上睡不着觉,以至于我和队友到超市购物、到中餐馆聚餐都成为了生活中的一大乐事。单调的援外生活却拓展了我的业余爱好,工作之余拍拍照,把生活、工作中的一些小事发在QQ空间里,和亲朋好友共享一下其中的乐趣,而这些文字也顺便成了我往国内医院的院报上投稿的素材。

回国后不久,有一次和博友蒋锐锋女士见面,她建议我将空间里的日志整理一下,出一本书还是有一定可读性的。聊天中有很多人希望知道我在非洲期间的工作、生活经历和奇闻趣事,这也萌生了我出书的念头。于是我重新翻看自己的援非日志,开始酝酿、整理稿子、挑选图片,一年多来,上班之余夜以继日的一次次地修改、一次次地否定原先的文稿,只为更加真实、贴切地让读者了解这两年来我的援外生活、工作和感悟(其中《哭笑不得》一文选自队友杨敏的日志,让读者能够从不同岗位的护理人员视角中了解马里医院护理现状)。对于非专业写作人员来说,笔下生涩时有发生,而思如泉涌的时候却很少,加上繁忙的工作、家庭的琐事也常常打断思绪,写写改改,停停写写。

感谢蒋锐锋女士、我的先生以及应若葵女士,他们是这本书的最初读者,在写作中都给了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并且还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意见;也非常感谢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杨敬先生,他在百忙之中欣然为这本书作序。同时,感谢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际合作处处长牛方正女士给了我宝贵的资料和中肯的建议,这些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本人在此深表谢意!

特别要感谢的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教育中心护理教育部主任皮雪花女士。当写书接近尾声时,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和皮雪花主任有所联系。我和她说起准备出书一事,没想到她对此很感兴趣,让我把稿子寄过去看看。一个月后,得到她的回复,人民卫生出版社同意出版。这个消息对我来说有些诚惶诚恐,这无疑唤醒了小时候作文常被老师当范文读的被他人认可的成就感。她说出版这本书的理由有几个:第一,这是一部中国护士写的以马里医院为背景,反映非洲——马里医疗护理现状和医疗队员的精神风貌以及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的文学类书籍,着实少见和不易;第二,我国的医疗援外工作已有五十余年的历史,关于医疗队在援非期间的一些工作、生活和经历的书不多,医疗队员充满辛酸苦累和血汗的经历鲜为人知,这本书会成为让大家了解医疗队的一个窗口;第三,该书的结构和文字总体较好,文笔细腻、活泼、真实。人民卫生出版社是以出版医药科技类图书为主的出版社,同时,也是把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一家医药专业出版社,这本书能够展现中国护士的风采,对护理事业发展有所裨益,他们愿意出版这本文学类书籍。基于以上原因,使该书的出版有了可能。

这么多偶然的机遇丰富了我的生活,也赋予了这本书的成长。所有的这些,令我从中感受到不一样的心路历程,就像我两年的援非经历,从困难重重到应付自如,从战争到和平,从离别到相聚,有泪水有欢乐,有坚持有忍耐,有付出更有收获。这时候对他们、对这么多的偶然机遇说过多的感谢未免有些矫情,但就是因为有了这些,这本既类似随笔又如纪实的书得以面世。

应春柳

2016年3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6: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