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扶风县的臧仲英,任侍御史。他冢里的仆人做好饭,放在桌子上,会有不干净的尘土把饭菜弄脏了。饭快要烧熟的时候,做饭的锅子却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家里的兵器、弓箭自己会动。火不明原因地从竹箱里冒出来,箱子里的衣物全都烧掉了,而箱子却完好无损。家里的妇女丫鬟,有一天早晨忽然都找不到自己的镜子了,过了几天,忽然看见镜子被从堂下扔到院子里,还有一个声音说:“把镜子还给你们!”他的孙女三四岁,忽然找不到了,找来找去也找不到,过了两三天,却在厕所中的大粪下啼哭。像这样的怪事还不只是一次。汝南郡的许季山,精通占卦,为臧仲英占卜了一次,说:“你家应当有一只老青狗,内庭有个侍仆叫益喜,就是这个人和这条狗一起千的。要是你想不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杀掉这条狗,然后把益喜送回老家去。”臧仲英于是按照他说的去办了,从此家里再也没有发生过这类的怪事。后来他还升职为太尉长史,官至鲁国相。
四乔玄夜见白光
[原文]
太尉乔玄,字公祖,梁国人也。初为司徒长史,五月末,于中门卧,夜半后,见东壁正白,如开门明。呼问左右,左右莫见。因起自往,手扪摸之,壁自如故。还床,复见。心大怖恐。其友应劭,适往候之,语次相告。劭曰:“乡人有董彦兴者,即许季山外孙也。其探赜索隐,穷神知化,虽眭孟、京房,无以过也。然天性褊狭,羞于卜筮者。”间来候师王叔茂,请往迎之。须臾便与俱来。
公祖虚礼盛馔,下席行觞。彦兴自陈:“下土诸生,无他异分。币重言甘,诚有敞躇。颇能别者,愿得从事。”公祖辞让再三,尔乃听之,曰:“府君当有怪,白光如门明者。然不为害也。六月上旬鸡鸣时,闻南家哭,即吉。到秋节,迁北行,郡以金为名。位至将军三公。”公祖曰:“怪异如此,救族不暇,何能致望于所不图?此相饶耳。”
至六月九日,未明,太尉杨秉暴薨。七月七日,拜钜鹿太守。“钜”边有“金”。后为度辽将军,历登三事。
[详又]
太尉乔玄字公祖,是梁国人。起初担任司徒长史,五月底,在门中间睡觉,睡到半夜,看见东墙雪白,像大门被打开一样明亮。他把身边的人叫来问讯,他们全部都说没看见。于是他就起床上前去用手抚摸墙壁,发现墙还跟原来一样。但是一躺在床上,又看见东墙雪白。他心里十分害十白。他的朋友应劭恰巧在这时候前去探望他,他于是把这件怪事告诉了应劭。应劭说:“我有个同乡叫董彦兴,他是许季山的外孙。他喜欢探索幽深奥妙的事情,深入研究神妙变化,即使是精通<春秋公羊传)的眭孟和精通V易经>的京房,也比不上他。但他天性很褊狭,一直认为占卜是一件羞耻的事情。”不久董彦兴的老师王叔茂来,乔玄请他去迎接。过了一会儿,董彦兴就和应劭一起来了。
乔玄对董彦兴以礼款待,并准备了丰盛的酒宴,亲自给他敬酒。董彦兴说道:“我只是一个乡下的学生,没有什么过人的才分。您以这么隆重的礼节来对待我,说话如此客气,我内心深感不安。我能判别吉凶,愿意为您效劳。”乔玄谦让了好几次,然后把那件事讲给他听,董彦兴便对他说:“您最近发生的奇怪事情,比如墙上的白光像开了门一样明亮。但请您放心,这不是什么危害。六月上旬的早晨鸡叫的时候,就会听见在南边会有一家人在哭,您会变得吉利的。到秋季,您就会被调到北面的郡县任职的,那郡县的名字里会有‘金’字。您的官职会升到将军三公。”乔玄说:“我先前碰到这样的怪事,恐十白躲避灭门灭族的事情还来不及呢,哪还能会想到这些不指望的事情呢?这是您宽我的心罢了。”
到六月初九这一天,天还没亮,太尉杨秉死了。七月初七这一天,乔玄被任命为钜鹿太守。“钜”字的偏旁中有“金”字。后来乔玄被升任为度辽将军,又担任了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公要职。
五管辂卜卦、[原文]
管辂,字公明,平原人也。善《易》卜。安平太守东莱王基,字伯舆,家数有怪,使辂筮之。卦成,辂曰:“君之卦,当有贱妇人,生一男,堕地便走,入灶中死。又,床上当有一大蛇,衔笔,大小共视,须臾便去。又,乌来人室中,与燕共斗,燕死,乌去。有此三卦。”基大惊曰:“精义之致,乃至于此,幸为占其吉凶。”辂曰:“非有他祸,直客(一作官)舍久远,魑魅罔两,共为怪耳。儿生便走,非能自走,直宋无忌之妖将其人灶也。大蛇衔笔者,直老书佐耳。乌与燕斗者,直老铃下耳。
P38-39
汉魏两晋南北朝阶段,是我国政治最混乱、社会最苦难的一个时代,但在精神上却是一个极度解放、极其自由的时代。人的个体价值重新得到了审视,在这种独立精神的指导下,文学艺术上也掀起了创作的热潮,这也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
在这之前,两汉时期,思想上定于一尊,文学过于古朴,似乎太淡了;在此之后,隋唐时期,儒、释、道三教并存,文学过于成熟,又似乎太浓了。只有这几百年,真可谓恰到好处,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文艺上,总是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这个时期的土人们,如同刚刚挣脱出牢笼中的鸟儿,对任何事物都抱以好奇之心和急于探索的欲望。在思想上脱离了汉代经学谶纬的桎梏,趋向多元化发展;在文艺领域中,各种文学体裁,包括诗歌、散文、赋等,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呈现出来!
正是在这种社会大环境的熏陶之下,在这种自由思想的洗礼之下,小说也乘此风云际会,开始崭露头角,并曰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相继产生了为数不少的作品。志怪小说作为这一时期小说的重要载体,其地位显得尤为突出。
志怪小说,究其根源,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的神话和传说,它是神话和传说成长过程中长成的一朵奇葩。其内容包括神仙方术、魑魅妖怪、佛法灵异等方面。古代人们相信天命,对一些自然现象缺乏理解,从而把它们归因于神灵,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这些神话和传说就成为了志怪小说最初的素材。
秦汉以来,关于神仙之类的素材越来越多,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加以搜集和整理,也就产生了不少关于神仙鬼怪内容的文集。如张华的《博物志》曹丕的《列异传》、陶渊明的《搜神后记》等,一时蔚然成风。在这些文集中,干宝的《搜神记》,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方面,都比其他同类集子更高一筹,堪称当时志怪小说中最杰出的代表,这也是我国小说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魏晋以前的小说,所记之事过于笼统,篇幅都很短,且大都零星地散布于诸子百家及史书中,故事情节比较直白,缺乏曲折性,不容易吸引人;而本时期的志怪小说在篇幅上有所加长,不少还有着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而且还有了专门的文集,最终从史书和诸子百家的樊篱中解脱出来,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而所有的这些风格和特点,在干宝的《搜神记》中无不一一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在《搜神记》里,不少故事来源于早期的神话传说,例如从《山海经》中就汲取了不少素材。更重要的是,它还真实地描绘了当时的现实生活,如在《干将莫邪》中就揭露了统治者的残忍和暴戾。最为让人称道的是,作者让那些在现世生活中受尽折磨,愿望无法满足的男女们,通过各种奇幻的方式,又走向了一次新生,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进而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与爱情的憧憬和向往! 品读《搜神记》的时候,你会随着作者的笔触,上天下地,出入阴阳,沉浸于一个亦魔亦幻、惝恍迷离的世界中。作者以异样的笔触,不仅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了这些妖魔鬼怪,而且在这些鬼神身上,作者也同样赋予了他们鲜明的人格特色。人类社会的一切,都在它们身上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它们也有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也有人世间不寻常的遭际,凡此种种,有些读之大快人心,有些则使人扼腕长叹,有些读之如风行水上,波澜不惊,有些则可以惊天动地……这些鬼神们,如同一面面反光镜,照射出人世间的美好与丑恶,让人为之浮想联翩,也让人为之沉思不已。
正因为如此,《搜神记》不仅特立于当世,而且对于后世的小说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搜神记》为代表的汉魏六朝志怪小说对于唐代传奇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鲁迅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从唐代的《古镜记》《玄怪录》,宋代的《稽神录》《江湖异人传》等,直到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都是秉承灵怪小说这一传统的,甚至以写鬼怪著称的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序中也说“才非干宝,雅爱搜神”,可见,他确把《搜神记》奉为至宝,所获良多。可以说,《搜神记》直接开启了历代灵怪小说创作的先河。
除此之外,《搜神记》的影响还体现在文学的其他领域,在戏剧方面,家喻尸晓的《天仙配》《相思树》,就与《搜神记》中的《董永》《韩凭妻》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而元杂剧《窦娥冤》,其脉络直可上溯到《搜神记》里的《东海孝妇》。在诗歌方面,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写及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曰夜思念,让道士施展法力求见贵妃魂魄,其情节就取自《搜神记》中的《李少翁》。
当然,《搜神记》中也不免有“张皇鬼神,称道灵异”的消极因素,过分宣扬迷信和鬼神思想,以及宿命论的观点,应当予以抛弃,但是大部分内容仍然是健康向上的,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时过境迁,干宝的《搜神记》以及它所营造的鬼神世界,在现代文化中仍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在吸引着我们,召唤着我们,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想象力,充实了原本平淡的生活,也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精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本书在编排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所用原文,均参考权威版本加以校订,杜绝舛误;所用译文,结合各家注释,尽可能地忠实原文,做到信、达、雅,使之更能阐释和体现文本的原意。此外,本书还配以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贯穿于全书的始终,不仅与书中的故事情节丝丝入扣,而且也自成独立的美学体系,让我们在品读此书之余,也经历了一次中国古代版凶的艺术之旅。
总之,历史虽己远逝,倘若我们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回首几千年,重新审视包括像《搜神记》这样精彩的传统民族文化作品的时候,我们得到的不仅是惊奇,更多的是震撼!它们所散发出来的光彩,不再只属于那一个时代,它已经超出了时代的樊篱,一直延续到今天,即便在将来,也会仍在延续!
由干宝编著的《图解搜神记/经典传家系列丛书》为东晋初年史学家干宝编撰,全书凡二十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故事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又内容丰富,设想奇幻,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书中有神仙术士的变幻,也有精灵物怪的神异,即有妖祥卜梦的感应,也有佛道信仰的因果报应,还有人神、人鬼的互通恋爱等。
由干宝编著的《图解搜神记/经典传家系列丛书》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大部分故事带有神祕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古代民间传说的总汇,是后来民间传说的根源。《搜神记》体现了志怪小说的最高成就。
由于《搜神记》年代久远,有些地方难免晦涩难懂,加之典故出处难免会让读者产生阅读障碍。为了方便读者可以轻松地对照阅读,而又不失阅读的连贯性,由卢丹注释的这本《搜神记(开创中国灵异小说先河)》以中国古代优秀版画作为本书插图,以图释文,用直观、具象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帮助读者解决阅读《搜神记》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此外,《图解搜神记/经典传家系列丛书》将正文中一些生僻字,异体字都加以标注读音,即免去了读者在阅读当中查找字典,翻阅费时之苦,同时又让读者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能够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