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10天塑造孩子自控力(如何让孩子改掉坏习惯更独立)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故事是孩子成长最好的伙伴。精彩的故事,不光能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帮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能促进孩子们思考能力、观察力、想象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尤为重要的是,在阅读故事的同时,故事中的人生观念更能使孩子受益一生。听故事能够打开那些直接教育无法触及的区域,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可以从故事的寓意中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稳妥办法。这表明,故事的内涵不仅反映生活,揭示世界,而且故事对人的塑造施加着积极影响,有教育性。正因为这样,给孩子讲故事,可以充分发掘故事的教育性。你不必费心去寻找合适的故事,这一点,我们已经替你考虑到了。在科恩编著的《10天塑造孩子自控力(如何让孩子改掉坏习惯更独立)》这本关于“自控力”的故事里,你可以看到关于自控力与竞争、合作的故事。

内容推荐

★解密哈佛人的家庭教育;

★传承蒙台梭利的教育观念;

★深刻揭示孩子的成长规律;

越独立的孩子,学习和生活越有计划性,父母更省心。“哈佛教育 全球经典”系列之《10天塑造孩子自控力》(作者:科恩)通过哈佛人的成功案例向父母和老师传授塑造自控力的育儿经,方法简单、操作性强。全书分别从独立训练、吃苦教育、挫折教育、潜能调动等10个方面来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让孩子学会独立承担他生命里的责任,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目录

第1天 20码法则:给孩子距离他会更快乐

 1 不给孩子留距离,结果多是叛逆

 2 20码法则:恰当的距离是关键

 3 孩子长大以后,无需“亲密无间”

 4 容许孩子拥有自己的小秘密

 5 不要私闯孩子的“秘密花园”

 6 当你遭遇孩子的突然疏远时

第2天 告别依赖:放手才能换来成长

 1 不娇惯,让独立成为一种习惯

 2 从小事入手,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3 学会放手,鼓励孩子自己动手

 4 多给孩子创造独立生活的机会

 5 可以不认可,但必须鼓励孩子做决定

 6 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成为习惯

 7 做好分内的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8 帮孩子成为打理生活的小能手

 9 约束自我,孩子的成长需要自律

 10 自我管理,就要管好自己的每一天

第3天 吃苦教育:让孩子在吃苦中变得独立

 1 只有自立的孩子才能自强

 2 把握分寸,过度保护等于伤害

 3 你永远无法替孩子奔跑

 4 对孩子百依百顺其实是在害他

 5 跌倒了,让孩子自己爬起来

 6 不拿“很危险”制止孩子,除非你想让他怯懦

 7 让他自己体会,别把经验强加给孩子

 8 适时引导,助孩子一臂之力

第4天 接受挫折:有效培养孩子的复原力

 1 适当的挫折,有利于孩子成长

 2 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力

 3 用理解和劝慰,帮孩子在挫折中成长

 4 分析失败原因,专注于解决方案

 5 用“大目标”来激励孩子的斗志

 6 变挫折为孩子前进的动力

 7 告诉孩子,过程与结果一样重要

第5天 合作练习:让独立的孩子融入团体中

 1 没有人是万能的,要学会与人合作

 2 让孩子感受“一起”的力量

 3 给孩子创造与别人交往的机会

 4 团队教育,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

 5 合作过程中,让孩子取长补短

 6 与伙伴分享,避免孩子走向自私

 7 如何提高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

第6天 调动潜能: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1 培养孩子追求结果的思维习惯

 2 帮助孩子从压力中解放出来

 3 别担心,“错误”是一定会有的

 4 激发孩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5 让孩子保持一种紧迫感

 6 总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7天 远离谎言:诚实可信成就高自控力的孩子

 1 为什么说诚实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2 不要欺骗孩子,否则他也将学会欺骗

 3 恰当应对谎言,不让孩子的谎话得逞

 4 绝不“护短”,让孩子为错误负责

 5 要信任孩子,不要对他的行为产生怀疑

 6 任何情况下,都要让孩子履行约定

 7 今天不惩罚失信的孩子,明天他就会受到致命惩罚

 8 帮助孩子找到诚信的榜样

第8天 拥抱健康:和孩子一起打造良好的健康习惯

 1 帮助孩子做好营养搭配

 2 让孩子爱上有益健康的食物

 3 讲卫生的好习惯要从小养成

 4 早睡早起,保证睡眠质量

 5 避免孩子沉溺在网络游戏中

 6 娱乐要有节制,否则伤害孩子身心

 7 有规律地生活,改掉丢三落四的习惯

第9天 学会花钱:让孩子养成理财的好习惯

 1 帮助孩子正确理解金钱的用途

 2 零花钱怎么才能不零花

 3 给孩子开个账户,教他合理储蓄

 4 定时帮孩子做一份“消费计划”

 5 再富有,也要让孩子有节约意识

 6 不要让孩子爱上“炫耀”

 7 给孩子一点钱,让他自由支配

 8 让孩子学会明智地花掉每一分钱

 9 教会孩子通过劳动获得收入

第10天 最后叮嘱:让孩子拥有成熟的人格

 1 把孩子当成家里的一位“大人”

 2 呵护孩子的梦想,他的人生他做主

 3 不管是不是认同,尊重孩子每一个决定

 4 不随意否定,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

 5 用“商量”的口吻,而不是“命令”

 6 试着让孩子参与讨论家庭事务

 7 设一个悄悄话信箱,帮孩子解开心结

 8 不要嘲笑孩子的问题,替他保守秘密

 9 尊重孩子的朋友,不要干扰他的社交圈

试读章节

1 不给孩子留距离,结果多是叛逆

爱的真谛是什么呢?是把对方紧紧拴在身边?还是给彼此一些自由空间?要知道,真爱是无私奉献,是牺牲,不是占有。

女孩儿阿芙拉问她的母亲:“我应该怎样爱一个人呢?”母亲没说什么,只是找来一把沙子递到女儿面前,女儿看见那捧沙在母亲的手里,没有一点流失,接着母亲开始用力将双手握紧,沙子纷纷从她指缝间泻落,握得越紧,落得越多,待母亲再把手张开,沙子已所剩无几。

很显然,手上的沙子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父母与孩子之间也是一样。爱如流沙,越是想要紧握,越是散落一地。越是想要挣脱,陷落越深。给彼此一个自由的空间,才会使双方的关系更加完美。德国著名的黑格尔派美学家费歇尔说:“我们只有隔着一定的距离才能看到美,距离本身能够美化一切。”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太小,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于是想把他们紧紧地握在手心里,殊不知,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加没有自控能力,甚至会像一匹急于脱缰的野马,最终归于“叛逆”。从哈佛的教育经验来看,不与孩子保持距离,至少存在下面3个问题。

(1)管教孩子时没有距离,容易失去尊重

生活中很多人往往犯这样的毛病,对同事,客气礼貌,还要面带笑容:而对家人,客气话和礼貌都省了,有时会把尊重也省了。不高兴了,就开始由着自己的性子把对方当情绪垃圾桶,无所顾忌地发泄一番。如果对孩子也这样,那孩子就惨了。很多父母在单位遇到不顺心的事,回来看到孩子手中的成绩单,或接到老师反映情况的电话,就怒火中烧,甚至会打骂孩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因为这些家长会错误认为孩子是自家人,还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自己生的嘛!不但是私有财产,而且还是处于劣势地位的被管教者。这样管教下来,孩子的自尊心受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2)与孩子说话没有距离,显得没轻没重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所以怎么说都可以,比如批评、责骂孩子的话,与其说成是“恨铁不成钢”心理的语言反射,不如说是通过骂孩子来消解怨气。失败的父母总是把失望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把责任推卸到孩子身上。他们以为批评得重一点,是对孩子下猛药,是拯救。但如果批评的利器伤到孩子的自尊,比如不顾孩子的面子,在公众场合批评孩子,孩子同样会受伤害,会反感。父母这一行为的背后,其实就是不尊重孩子,与孩子说话没了距离,没轻没重。

(3)与孩子相处没有距离,孩子不服管教

民主的家庭会与孩子做好朋友,平等交流,做做游戏,甚至打打闹闹。但是父母在当“朋友”这一角色时,也不能忘记自己还有“家长”这一角色。太过于随便,与孩子之间没有了一点距离,孩子也会变得任性。不是说不能与孩子做朋友,而是要及时转换角色,该威严时要威严,该坚守时坚守。

有时,跟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并非是坏事。鸟儿长大了,要有自由飞翔的蓝天。孩子长大了,要脱离父母的怀抱。父母们虽然很明白这个道理,但在生活中、学习中,还是有意无意地总把孩子揽入怀中。

父母渴望亲子,孩子却需要学习离开父母的怀抱,这个矛盾,任何课程都解决不了。很多父母,眼睛完全离不开孩子,孩子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都逃不过父母的观察,每个可以教育孩子的机会,他们都不想错过。

父母的这种苦心经营,可能让每个人都十分感动。无论他们怎样筋疲力尽,他们仍是觉得不足。但如果把这种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关爱放在自己身上,恐怕谁都不愿意,因为太累了。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是不能老活在父母关注的范围内的,否则他就很难自立,父母就要永远为他负责。所以,好父母会与孩子保持一点距离,让孩子更快乐地成长。P2-4

序言

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他对1500名儿童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观察,结果发现最终取得成就的人与一无所成的人,他们最显著的差异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个性品质不同。成就卓著者大都是有坚强毅力、超强独立性和超强自我控制力等个性品质的人。可见孩子的独立品格和自控能力对成长和成才是何等重要。想要孩子有所成就,就得让他们从小成为生活的主人。

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庭生活中的“控制”也常常在不经意间发生。家长们为了让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为孩子安排好了一切。家长不仅对孩子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就连孩子的课余时间,也安排得满满的,音乐、绘画、舞蹈……孩子就像宠物,后面永远有一根无形的绳子攥在家长的手里。

家长们希望孩子将来有远大前程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越俎代庖的方法,会使孩子在生活上产生依赖性,在学习上产生被动、消极的情绪,缺乏自控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父母能力非凡,事业成功,社会地位很高,在孩子的教育上也很用心,可他们的孩子却懦弱、笨拙、自卑、消沉,没成为出色父母的“翻版”,却几乎是父母形象的“反面”。

孩子必须独立承担他生命里的责任。父母的过度保护是对孩子创造力、自控力的无情扼杀。一个孩子什么事都不做,只是学习,绝不可能成才。如果从小到大,家长什么都替孩子做好,孩子成年以后,在群体中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毫无自信,根本没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孩子的成长需要空间。常听家长们抱怨自己的孩子自控力太差,试问连一点儿自主的空间都没有,孩子又如何有培养自控力的机会呢?想要孩子自控力强,首先就得让他们告别依赖,学会独立。

吃不了苦、耐不了挫折,似乎已经成为现在孩子身上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就像养在温室里的花朵,经历不了风雨,也就很难看见彩虹。想要孩子更加独立,就要让他们接受吃苦教育,经受住挫折的洗礼,在挫折中变得更加坚强。

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和小伙伴儿们玩耍的时候发生了冲突,家长急急忙忙地跑过去,护住自己的孩子,然后把对方责备一番。家长这样做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却很容易让孩子形成依赖性。我们的孩子需要机会加入到集体当中,并在这个小群体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处理好其中的人际关系。家长过多干预,一方面不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养成,另一方面也容易让孩子形成错误的是非观。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还需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和理财习惯。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你善于挖掘,孩子最终都会形成成熟的人格。

各位家长,请给孩子一点自由,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片天空,让他自己去飞翔;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克服。让孩子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