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的心里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是张爱玲送给胡兰成的照片背面的题词。
那时的张爱玲是上海炙手可热的文坛女作家,这位民国时代的惊世才女,在那个风起云涌的上海滩,二十出头就已锋芒毕露,她像是临水照花人,孤傲地挥舞着自己手中如剑一般的文字。然而就是这么高傲的灵魂,邂逅了爱情,便甘愿做一个世俗女子,写出这样卑微的话送给胡兰成。聪明如她,明知是飞蛾扑火,却也不管不顾了。
很多人说,胡兰成就是张爱玲的孽缘,张爱玲把自己全部的爱给了他,最后却被洗劫一空,暗自萎谢。当年迈的张爱玲死在自己美国的公寓里时,身边竟无一人。
如果1944年初春的那一天,胡兰成没有养病在家,没有看到杂志上刊登的一篇名叫《封锁》的小说并被它深深吸引,也许就不会有她这样凄凉的人生结局,然而这样的开始偏偏发生了。胡兰成看完整篇文章不由得拍案叫绝,他深深记住了这篇小说作者的名字——张爱玲。
从此这个名字在他心里就再也抹不去了,他收集了张爱玲的很多文章来拜读,更加对这个女子钦佩不已。是什么样的绝世女子可以写出如此惊世的文字,这让他难以自拔,他觉得自己一定要认识她,并且不仅仅是个过客。
于是,几天后正在家中专心写作的张爱玲收到一张便条,便条上写着“爱玲先生赐鉴,贸然拜访,未蒙允见,亦有傻气的高兴,留沪数日,盼能一叙”。张爱玲收到过很多读者来信,但是送到家里的这还是第一次。她看了一眼落款——胡兰成。
对于胡兰成的名字,张爱玲并不陌生,他当时也是小有名气的才子,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自负雄才,常在报上发表对时局的评论,后来得到汪精卫的赏识,当上了汪精卫的机要秘书,在汪精卫的《中华日报》社论委员会里任总主笔,报上很多文章都出自他之手。
张爱玲竟就这样答应了胡兰成的请求,说愿意第二天去胡兰成府上拜访。
得到张爱玲的应允,胡兰成有些紧张,他想着这位能写出如此通晓世事文字的女人会不会是个情场高手。但其实当时的张爱玲只有二十三岁,爱情于她,只是从别人那里听的,从书里看的,还从来没有真正触碰过。
在大西路美丽园的胡氏家中,他们相见了。那天张爱玲特意找出了许久没有穿过的貂皮大衣,想显得成熟稳重一些,但都被这个情场老手胡兰成洞觉出来。在他看来,张爱玲的言谈举止就像个涉世未深的女学生,有点突兀的穿着藏着一个女子与众不同的倔强和不羁。胡兰成一生阅过多少女子,可是张爱玲从骨子里透出的摄人心魄的灵性与气质,让胡兰成惊叹不已,这个女子,把他之前对于美的定义都打翻了。
胡兰成在《今生今世》里面写到与张爱玲的第一次见面:“我常以为很懂得什么叫作惊艳,遇到真事,却艳亦不是那艳法,惊亦不是那惊法。”“张爱玲的顶天立地,世界都要起六种震动,是我的客厅今天变得不适应了……”
一开始聊天还有些拘谨,胡兰成便问了张爱玲的收入多少,这个一般人看来第一次见面显得有些突兀的问题,可在张爱玲看来却是对她生活的关心,当时的张爱玲真的太缺少关心和爱了。长期以来,她孤独地躲进自己的写作世界里,纵使多么聪明灵性的女子,内心深处都有着对爱的渴望。这样的问话让张爱玲的心温暖了起来,张爱玲坦诚地告诉胡兰成自己的稿费收入,两个人的距离也近了。胡兰成口若悬河地谈起当下潮流的作品,又谈起对张爱玲作品的喜爱,这一坐便是五个小时,还觉得意犹未尽。
天晚了,胡兰成送她到弄堂,两人肩并肩走着,胡兰成向有一米七二的张爱玲看了一眼,说:“你身材这样高,这怎么可以。”张爱玲有些诧异,脸上似乎有点恼怒,这一切都被胡兰成看在眼里,他看到一颗心正在慢慢向自己开出温暖的花来。
胡兰成之后便向张爱玲发起了猛烈的攻势,隔天便去张爱玲的家中拜访。虽然他已经结过两次婚,并且还有着妻室,但是张爱玲这样的女子,深刻起来会让山河失色,岁月成尘。这样的女子,是任你穷尽人海也不得相遇的绝代佳人,既然遇见,是怎么也不愿意错过的。P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