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华上下五千年(隋唐)/全民阅读经典小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冯慧娟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冯慧娟改编的《中华上下五千年(隋唐)》以时间为序,选取了五千年间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内容,力求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迪性等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并通过科学的体例与创新的版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阐释中国历史,精彩扼要地讲述了中国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文明的发展历程。

内容推荐

古罗马著名历史学家李维曾说过:“研究研究过去的事,可以得到非常有用的教育。在历史真相的光芒下,你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各种各样的事例。你应当把这些作为借鉴。”

冯慧娟改编的《中华上下五千年(隋唐)》从夏商至明清,选取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精美鲜明的图片来讲述历史故事,力图帮助读者系统了解中国历史的整体架构,探寻那些荣辱沉浮的深层原因。

目录

隋朝

 重回大统一的时代(581年~618年)

 杨坚黄袍加身

 独孤皇后妒贤并称

 杨广弑父抢位

 科举制的建立

 隋初名将良臣

 隋末风云

 隋唐文化

 承前启后

 多姿多彩的隋朝文化

唐朝

 中国最强盛的时代(618年~907年)

 李渊长安称帝

 秦王李世民

 玄武门事变

 千古贤后长孙氏

 斟酌唐太宗

 贞观之治

 文成公主入藏

 唐朝初期名臣录

 唐朝初期良将簿

 唐高宗软懦失权

 女皇帝武则天

 唐高宗、武则天朝名人录

 李隆基平乱继位

 开元盛世

 玄宗朝名人录

 安禄山之乱

 马嵬坡兵变

 唐肃宗之死

 唐代宗平贼

 中唐将帅名臣录

 唐德宗削藩

 德宗朝重臣

 王叔文变法

 中兴明帝唐宪宗

 悲情皇帝唐文宗

 甘露之变

 晚唐文臣武将

 朋党之争

 武宗大力灭佛

 装傻皇帝唐宣宗

 昏君唐懿宗

 王仙芝起义

 黄巢起义

 昭宗壮志成空

 末代之主唐哀帝

 朱温废唐建梁

唐代文化

 光耀万世

 佛教的发展

 百花齐放的文学艺术

 经史哲学的成就

 自然科学的进步

试读章节

杨坚黄袍加身

北周后期,国内南北战争不断,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到了581年,贵族出身的杨坚已逐渐把握朝政,他在消灭皇族以后,便废掉旧帝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大隋”。他即位以后,隋朝国力迅速增强,国内政治稳定,百姓生活富庶,数百年来一直处于分裂状态的中国得以统一,历史上称之为“开皇之治”。

出身贵族,地位日显

杨氏家族势力庞大,而这正是隋文帝杨坚能够改朝换代、建立新政权的重要原因之一。杨坚于541年出生在一个重臣世家,14岁时便得到了官位。由于其父在北周建立的过程中功绩显赫,杨坚因此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后又加封为“大兴郡公”。周武帝登基那年(560年),不满20岁的杨坚被封为“随州刺史”。后来,杨坚又娶了有权有势的独孤信的女儿,联姻后的杨坚如虎添翼,权势更加强大。

周武帝宇文邕为了稳固政权,极力笼络势力日渐强大的杨坚。573年,周武帝赐婚太子宇文赟,于是杨坚的长女成了太子妃,此后,杨家地位更加显赫。577年,杨坚在灭北齐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进而被封为“柱国”。次年,杨坚先后奉旨出任“定州总管”和“亳州总管”。

周宣帝宇文赟即位后,身为国丈的杨坚遂被晋封为“上柱国”和“大司马”,随后被提升为“大后丞”和“右司武”,不久又被升为“大前疑”。宇文赞即位以后只顾吃喝玩乐而荒于朝政,没过多久,他便禅位于太子阐,改元“大象”,自称“天元皇帝”。之后,他每次以巡游的名义外出游玩时,都让杨坚留守京师管理朝政。

揽权运媒,废周建隋

580年,周宣帝封郑译为“伐陈大元帅”,命令他挥师南下讨伐江南。郑译向周宣帝举荐杨坚一同南下参与讨伐,建议封杨坚为“扬州总管”负责统率三军。周宣帝禁不住郑译的再三进谏,准许了他的提议。但就在南伐大军准备出征之际,周宣帝病危,召刘昉等大臣入宫商议后事。杨坚闻知此事便推托身体欠佳,没有随军南下。

此时的周宣帝已经口不能言,无力发布口谕,而当时太子尚幼,无法主持朝政,于是刘防借机与郑译合谋假传圣旨,称周宣帝命杨坚入宫摄政,总管内外大权。周宣帝驾崩后,年仅8岁的宇文阐被外公杨坚推上帝位,改元“大定”,号“周静帝”。杨坚则自封为“大丞相”,统管全国军政要事。此后,为了清除篡位障碍,杨坚便开始逐步削弱北周皇室的势力。

杨坚首先化解了周宣帝的弟弟宇文赞对自己的威胁,使其不再过问朝政。接下来,杨坚假传诏书宣五位手持重兵的王回朝,然后迅速收缴了他们手上所有的兵权。于是被剥夺了兵权的五王就联合另一个王发兵征讨杨坚,但很快就以失败告终。接着,杨坚以“谋反”的罪名将这五王逐一处死。从此,皇族的势力基本上被清除干净了,而杨坚则独霸朝廷军政大权。

铲除了皇族势力后,一些地方势力开始起来反对他,河南、四川、湖北等地纷纷有人兴兵作乱。但不到半年,杨坚就运用恩威并施的手段平定了各地叛乱。此后,他完全掌控了北周的内外大权。

581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杨坚晋封自己为“随王”,后取代周静帝,即位成为皇帝,并定都长安,改国号为“隋”,改年号为“开皇”。历史上称他为“隋文帝”。

隋文帝在位的23年中,先后平定了北方,扫平了南方,并收降了海外的琉球,结束了中国几百年来四分五裂的历史局面。他的统治使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励精图治,勤政爱民,虽为人过于苛刻且晚年糊涂多疑,但瑕不掩瑜,这并没有影响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史学家赞誉他为“励精之主”。

独孤皇后妒贤并称

历史上,皇帝的后宫一直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嫔妃争宠,皇子夺势,这样的明争暗斗在每个朝代都屡见不鲜。然而,隋朝却有一位能将皇帝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皇后,她不仅与皇帝约定“此生永矢相爱,海枯石烂,贞情不移,誓不愿有异生之子”,还将后宫的嫔妃、皇子管理得井井有条,她就是以妒忌和贤惠并称的独孤皇后。

严治后宫,整饬皇子

独孤伽罗是隋文帝的皇后,也是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的女儿。独孤伽罗嫁给杨坚时刚刚14岁,那时她就让杨坚立下终生不纳妾的誓言。

独孤皇后是一名颇有远见卓识的聪慧女子,在杨坚计划夺取皇位的过程中,她为其献计献策,四处周旋;被封后以来,她更是积极整顿后宫,努力为皇帝营造一个良好的后宫氛围。独孤皇后深知“自古红颜多祸国”的道理,她决心杜绝后宫纷争,让皇帝全心治国,让大隋世代永继。

独孤皇后首先从宫内体制的改革着手。她废除三宫六院的惯例,倡导节俭,禁止宫内女子浓妆艳抹、锦衣华服,禁止她们随意亲近皇帝,并严格规定她们的言行举止。除了大力整饬后宫,独孤皇后甚至还干涉太子立妃之事,导致太子杨勇最终被文帝废掉。

严惩嫔妃,文帝出走

尉迟氏是北周高官尉迟迥的孙女,她因天生丽质、容貌脱俗而被选人后宫,但尉迟氏入宫以后一直没有被隋文帝召见。有一天,独孤皇后因身体不适独自在后宫休息,文帝便借此机会偷偷临幸尉迟氏。独孤皇后听说这件事后便处死了尉迟氏。

隋文帝回到后宫,发现尉迟氏惨死,顿时恼羞成怒,于是负气出走。文帝不见以后,宫里顿时一片混乱。大臣高颎、杨素在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后,忙派人四处打探,最后终于找到了文帝。君臣相见,面面相觑,十分尴尬。文帝认为自己虽然贵为天子,却无法保护自己的女人,是一种莫大的耻辱,欲云游四方,不再回宫。最后在高颎、杨素的苦劝下,文帝于深夜回到了皇宫。独孤皇后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些偏激,便大摆酒席迎接文帝回宫,于是二人又重归于好了。P10-15

序言

古罗马著名历史学家李维曾说过:“研究研究过去的事,可以得到非常有用的教育。在历史真相的光芒下,你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各种各样的事例。你应当把这些作为借鉴。”我国古代著名帝王唐太宗也曾经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确,如果能够通过阅读了解一些历史知识.总结一些兴亡成败的教训,无疑将有助于我们在面对人生时作出明智的选择和判断。可以说,读史是我们积累经验、增长见识、汲取智慧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当我们回首过去,试图了解那段跌宕起伏的岁月,探访先人的事迹和心声时,却常常因为它过于广袤浩瀚而感到茫然。面对长达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我们该以怎样的方式去解读呢?其实,历史的一切起承转合,大都源于一系列的人物和事件。这些人物和事件或是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或是扭转了历史前进的方向,或是为历史的发展埋下了千里伏笔……它们点点相连,构成了整个历史的庞大体系。因此,了解了这些人物和事件,也就能够窥斑知豹,找到开启历史大门的钥匙。

为此,我们特地为热爱中国历史的读者量身订做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系列的七本书,从夏商至明清,选取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精关鲜明的图片来讲述历史故事,力图帮助读者系统了解中国历史的整体架构,探寻那些荣辱沉浮的深层原因。

我们相信,这些书一定能够为广大读者带来一些有益的启迪。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7: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