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为民编著的《埃隆·马斯克(颠覆岂止于特斯拉)》是一本关于马斯克的科普读物。作者根据博客微博、官方网站、诉讼文件、媒体报道、音频视频、传记文学、采访手记、上市文档等提供的第一手资料,力求全方位还原马斯克家庭、事业、生活方面的内幕、故事、插曲和冲突。本书大量使用笑话、网络流行语、相声小品台词等生动风趣的语言,解读了马斯克从南非、加拿大到美国的美漂生活,描述了Zip2、X.com、SpaceX、特斯拉、SolarCity等马斯克创业生涯中不为人所知的内幕、斗争和冲突,介绍了马斯克的3次欢乐中国行以及特斯拉中国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爆料了马斯克父亲母亲、弟弟妹妹、妻子儿女的趣闻轶事,揭示了跨界英雄的另类土豪生活和未来疯狂的系列计划,归纳了马斯克在创业秘诀、选择合作伙伴、培育企业文化、确定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本书通过大量真实生动的资料,向读者展示了马斯克的巨大人格魅力,为人们深入了解马斯克打开了一扇大门。
埃隆·马斯克,也许你不认识,不过他的特斯拉汽车你一定知道。他的职业生涯如万花筒般绚烂,他的科技王国版图辽阔,他用特斯拉、贝宝、SolarCity、SpaceX颠覆了汽车、互联网金融、新能源、航天领域,他有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行业洞察力,他是孤注一掷的冒险家……
郎为民编著的《埃隆·马斯克(颠覆岂止于特斯拉)》用生动风趣的语言,通过大量真实的资料,全方位还原了马斯克事业、家庭、生活等方面的故事,归纳了马斯克在创业秘诀、选择合作伙伴、培育企业文化、确定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为人们深入了解马斯克打开了一扇大门,真正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全,人错我准”。
乔布斯已走,钢铁侠不在。马斯克,这个比乔布斯更伟大的“现实版钢铁侠”,正在用他疯狂的大脑,拽着这个世界向前!
《银河系漫游指南》带给马斯克最大的感受就是: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难,因为我们提出的问题或多或少都带有自己主观或者认知的偏见,所以很难确定自己提出的问题是不是正确的问题。
“我经常看到他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比勒陀利亚男子高中的地理老师Ewyn van den Aardweg回忆说,“马斯克对课堂以外的事情以及图书馆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那时候还没有互联网,只有在图书馆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他还发现,马斯克的校服总是非常整齐。这表明,“尽管马斯克才智出众,可是他自我约束严格,随时准备迎接挑战。马斯克遵守纪律,勤奋好学,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学生。”
2014年10月7日,《商业内幕》发表了《激励埃隆·马斯克的9本书》。这些曾给马斯克带来灵感与启示的图书包括:英国作家约翰·罗纳德·鲁埃尔·托尔金编著的《指环王》,英国广播剧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编著的《银河系漫游指南》,美国作家沃特·艾萨克森编著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一个美国人的生活》,美国作家沃特·艾萨克森编著的《爱因斯坦:生活与宇宙》,英国材料学家詹姆斯。爱德华·戈登编著的《结构:物体为何不落下来》,美国化学家约翰·克拉克编著的《点火:液体火箭推进剂野史》,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院院长、哲学教授尼克·博斯特罗姆编著的《超级智能:方法、危险、战略》,贝宝联合创始人、Facetbook投资人、对冲基金Clarium Capital总裁彼得,泰尔编著的《从零到一:如何打造未来的创业笔记》,唐纳德·巴利特与詹姆斯·斯蒂尔合著的《霍华德,休斯:他的生活和疯狂》。
“从睁眼起床到熄灯睡觉,我看完了所有我能接触到的书。有一次,我跑到学校图书馆和社区图书馆去阅读,”马斯克说,“当时我正在读三年级或是四年级。我试图说服图书馆为我订购一批书籍。结果被他们婉言拒绝。于是,我开始阅读大英百科全书,这是非常管用的。你不清楚你到底不知道什么,你会发现你要的所有东西都在里面。”
事实上,马斯克读完了两套百科全书,关键是这玩意儿对他交朋友没有什么帮助。他拥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百科全书把他变成一个文献工厂,他成为典型的万事通。在饭桌上,如果托斯卡想知道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那么马斯克会准确无误地告诉她近地点和远地点。
“每当我遇到问题,小女儿托斯卡就会说:‘问你家天才小子!”梅伊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甚至妇科知识,我们都可以问他,他无所不知。”马斯克以他独特的笨方法不断巩固书呆子的地位。“他貌似乌龟喜静不喜动,经常一坐就是半天,一动不动。”梅伊说。
少年马斯克还喜欢读儒勒·凡尔纳和罗伯特·海菜因的书。海菜因曾写过一本名为《伽利略火箭》的小说,书中的主人公参与了登月火箭的制造和航空计划。受这些科幻小说家们的感召,年轻的马斯克开始在家中自制小火箭和火药,后院则是他的发射场。“有那么多东西可以炸掉,真是太有意思了;非常幸运,我的十个手指头都还在。”“死在火星是一件挺酷的事。”多年后的马斯克说出这些话时。一定想起了幼年自家后院那一堆自制小火箭的残骸。
马斯克对科学的痴迷与他儿时在南非的时光有关。2014年3月30日,马斯克母亲梅伊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olumbia Broadclasting System,CBS)《60分钟》栏目采访时说:“埃隆觉得所有东西都很有趣,他希望探索一切。有一次,他因为摆弄那些小玩意把牙都磕掉了。他的兄弟金巴尔也是一路货色。”而金巴尔则回IZ道:“他有着无尽的野心。这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野心。他的大脑似乎需要得到持续的满足,为了保持兴趣,他研究的东西越来越复杂。”
1.1.3玩玩马斯克制作的游戏
按照中国武侠小说的套路,凡书中成大事者,年幼时必骨骼清奇,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武学天赋。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套路并不扯淡。与很多科技偶像一样,马斯克从小就展现出罕见的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天赋和过人的才华,并钟情于科技,征服人类终极边界成为他儿时梦想。
2015年3月22日,马斯克在广播节目《明星访谈(star Talk)》中接受天体物理学家奈尔·德葛拉司·泰森(Neil de(]rasse Tyson)访谈时表示:“游戏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吸引力,它们促使我学习如何进行计算机编程。我想知道游戏的工作原理,并开发自己的游戏,特别是视频游戏,这就是我学习计算机编程的原始动力。”
马斯克不仅酷爱阅读,而且还是一位资深电子游戏玩家。马斯克六七岁时就开始玩雅达利(Atari)等游戏。在读大学时,他是公认的电子游戏第一人。在回忆童年生活时,马斯克说:“我要么是在看书,要么就是把时间花在计算机上或者看漫画书,要么玩《龙与地下城(Dungeons&Dragons)》游戏……我总是在做这些事情,根本停不下来。”
马斯克家里拥有。Magnavc)x公司的奥德赛游戏机,这是第一款家用视频游戏主机。“它有4种游戏供你玩,你需要在4种游戏中选择想玩哪一种。后来,我又有了Atari和ntellivision游戏主机。”马斯克回忆道。
很早对计算机产生兴趣,也是极客们的标签之一,马斯克也不例外。10岁时,在约翰内斯堡的桑顿城购物中心,马斯克与计算机进行了第一次亲密接触。“这是一家主营高保真(High—FidelitV,Hi—Fi)音响设备的电子商店,但那时在一个角落里,零落散放着几台计算机,”马斯克说,“我在店里看到一台Commodore VIC-20计算机。当时,我大呼过瘾,额滴神呐!我想,拥有一台能够开发游戏的计算机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马斯克的眼睛瞬间像铜铃瞪着,一股敬畏之情油然而生。这台计算机仿佛一道圣光,足以亮瞎你的眼。从店员口中,马斯克得知,使用计算机可以进行编程,实现项目投标等功能。“我必须买一台计算机,父亲经不起我的死缠硬泡,终于答应满足我的要求。”马斯克说。
不久,马斯克如愿以偿地购买了一台Commodore VIC-20,这是一种1980年开售的家用计算机,也是Commodore 64的前身。马斯克的计算机拥有5KB内存空间,其中只有3,5KB的内存可供编程。购买计算机的钱大部分是马斯克平时积攒的零花钱,父亲资助了一部分。就这样,马斯克拥有了一台能够供他编程的计算机。
“商店随机赠送了一本BASK:语言编程手册,一般人需要花6个月才能学完,我只用3天就学透了这本编程手册的内容。我在这件事情上似乎患了强迫症。嗯,也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迫症,但我当时肯定是沉迷其中。当你第一次使用时,你就会意识到这是多么令人难以置信。您可以键入命令,然后就有东西出现在屏幕上,真是超级神奇啊!”马斯克说,“为了完成在线调试(On—ChiDDebugging,OCD),我熬了3天3夜没睡觉,终于一切搞定,这似乎是我所见过的最超能的玩意儿。”
马斯克对计算机是自学成才的,他曾相继拥有过Commodore VIC-20、Spectravidoe和IBM(Intem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计算机。
P9-P10
他天资聪颖,风流倜傥,常混迹娱乐圈,更爱发明创造;他是一个技术、商业天才,更是一个梦想家、冒险家;他的几次连续创业,践行着自己“改变世界”的狂人理想;他钟爱于X—未知、无限,“超越无限”已然成为他的座右铭;他是一位想上火星的“亿万富翁”,曾经满世界逛火箭商场;他的火箭被多国政府征用,他的太阳能企业财源滚滚,他是电影里超级英雄的原型,他说死后要埋葬在火星上……这就是马斯克的疯狂生活。对于埃隆?马斯克来说,“疯狂”一词如此频繁地出现在他生活中,他真应该将这一词语印在自己的名片上:疯狂的埃隆?马斯克。
2015年5月,现实版“钢铁侠”兼火星人马斯克第三次访华,拜见了北京市长王安顺,在华展开新一轮政府公关,再次点燃人们对特斯拉的热情。作为一款撼动世界的纯电动汽车,特斯拉旋风一度席卷全球,并被市场形象地称之为“电动汽车中的苹果”。
马斯克到底是梦想家,还是投机者?亦或在骨子里,他还是当年那个不敌强大势力的逃兵?不少人都有剖开马斯克脑袋的冲动,想看看这个承载了如此之多疯狂想法的大脑的构造。
去年,因项目研究需要,初次接触马斯克,便对大神一见倾心。于是乎,我想写一本书,将与马斯克家庭、事业、生活有关的东西一网打尽。当《特斯拉:改变世界的汽车》一书出版后,我决定将马斯克进行到底。媳妇儿心疼至极,劝我歇下来喘口气,放过马斯克。我头也不抬,斩钉截铁地说:“这么好的选题,根本停不下来!”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节能无线认知传感器网络协同频谱感知安全研究”和2015年度通信和指挥自动化装备军内科研项目“互联网思维模式下国防军工产业转型发展战略思考”资金的支持下,特撰写拙作,以期抛砖引玉,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火箭和太阳能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本书是一本关于马斯克的科普读物。作者根据博客微博、官方网站、诉讼文件、媒体报道、音频视频、传记文学、采访手记、上市文档等提供的第一手资料,力求全方位还原马斯克家庭、事业、生活方面的内幕、故事、插曲和冲突。本书大量使用笑话、网络流行语、相声小品台词等生动风趣的语言,解读了马斯克从南非、加拿大到美国的美漂生活,描述了Zip2、X.com、SpaceX、特斯拉、SolarCity等马斯克创业生涯中不为人所知的内幕、斗争和冲突,介绍了马斯克的3次欢乐中国行以及特斯拉中国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爆料了马斯克父亲母亲、弟弟妹妹、妻子儿女的趣闻轶事,揭示了跨界英雄的另类土豪生活和未来疯狂的系列计划,归纳了马斯克在创业秘诀、选择合作伙伴、培育企业文化、确定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本书通过大量真实生动的资料,向读者展示了马斯克的巨大人格魅力,为人们深入了解马斯克打开了一扇大门。 本书由郎为民编著,解放军国防信息学院的陈凯、张国峰、陈红、毛炳文、邹祥福、瞿连政、徐延军、张锋军、余亮琴、张丽红、王大鹏、王昊、陈虎、刘素清、夏白桦、陈于平参与了本书部分章节的撰写,蔡理金、高泳洪、王会涛、李官敏、陈林绘制了本书的全部图表,李建军、胡东华、靳焰、王逢东、任殿龙、孙月光、孙少兰、马同兵对本书的初稿进行了审校,并更正了不少错误,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是作者以副旅长身份在济南军区54集团军某防空旅代职期间完成的。部队首长金宏鹏、李彦钦、刘少河、陈天文、徐献坤、杨书伟、宋平、王树春为我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写作环境,使得本书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与读者见面。
马斯克的故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加之作者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因而本书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和读者不吝指出。我的E-mail是:wemlang@163.com。
谨以此书献给我聪明漂亮、温柔贤惠的老婆焦巧,活泼可爱、机灵过人的宝贝郎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