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对作者王连生的培养,使其从一个文盲成长为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行路致远砥砺前行--我的回忆》以若干个故事记述了作者一生的经历以及其离开工作岗位后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国际局势的思考;并以作者六十七年人生历程折射出每一个时期国家的重大政策引起的重大变化,对社会经济及人民生活的重大影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行路致远砥砺前行--我的回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连生 |
出版社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党和国家对作者王连生的培养,使其从一个文盲成长为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行路致远砥砺前行--我的回忆》以若干个故事记述了作者一生的经历以及其离开工作岗位后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国际局势的思考;并以作者六十七年人生历程折射出每一个时期国家的重大政策引起的重大变化,对社会经济及人民生活的重大影响。 内容推荐 《行路致远砥砺前行--我的回忆》既记录了作者王连生六十七年曲折的人生轨迹,又真实地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的六十五年发展历程,每一个时期国家的重大政策、重大变化对社会经济及人民生活的重大影响。 目录 家庭变迁 日本“大东亚共荣”统治下的我的童年 在腰窝棚七年 八路军来到我们村 土地改革运动 记忆犹新的家乡文化 参加革命军队 在陈云身边工作 工农速成中学三年学习生活 大学五年的学习生活 三年教师工作 从事微波通信科研工作 十年动乱 参加“208”工程会战 在哈尔滨无线电五厂十二年 去哈尔滨市自动化仪表工业公司任职 在北京中外合资企业任职 我的晚年 后记 试读章节 家庭变迁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法西斯帝国主义铁蹄下的殖民地,处于水深火热的灾难之中。之后的三个月,即1931年农历十二月初七日,我出生于黑龙江肇源县正北,一个叫大官村的只有十五间房的小村庄,村子地处嫩江以东约60华里,属嫩江冲积平原腹地,站到村高处一望,一片田野和草甸尽收眼底,土地虽然不算肥沃,但地多人少,放牧很方便,是汉、蒙族混住的地方。 我的曾祖父,原在山东省济南府济阳县二甲人风社居住。因生活困难,就带着我爷爷和老爷(我爷爷的弟弟)闯关东,先到辽宁省黑山县,然后又搬到吉林省扶余县上坎六家子居住,后又搬到黑龙江省肇源县二站北腰窝棚居住。这时我家家境还算好,我奶奶嫁来时,其娘家陪送腰窝棚20垧地给我家耕种,后来让我爷爷给卖掉了,在肇源县西北名叫五间房的一片草原,又购买30垧地开荒耕种,经全家人的辛勤劳作,还置配了几匹马一辆车供使用,日子倒也安逸。但是从二站北腰窝棚搬到五间房这一转折,没有想到遇到胡子抢劫,当时五间房这儿大草原胡子特别多。一天早晨,蒙古胡子进屯子,把我家的几匹马全都抢去了。曾祖父怕被胡子绑票,于是把30多垧地连五问房子也都贱卖了,从此就变成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穷扛活的家庭。遭此变故,全家就搬到我的出生地——肇源县以北的“十五间房”住。后来我爷爷和我老爷分了家,我老爷带着我二叔、三叔、五叔搬到肇州县丰乐住,我们这一支,我祖父、父亲母亲还有我们兄弟四个留在此地住。在我三岁时我父亲因得急病去世了,因为我哥哥们还都小,祖父年纪又大,家无壮劳力,生活十分困难。我大舅胡文贵做买卖经过我家,发现我家困难到实在难以生活下去,就把我一家老小接到他家,肇州县康德村八万小城子居住。八万小城子是因一个蒙古有地位的人开荒圈草占领了八万垧地而得名的。搬到八万小城子后,开始我家住我大舅家的北炕,后来我大舅又在其前院买了三间房,和我家一起搬到前院,一家住一间半房,这时我才六岁,刚刚记事,我大哥给地主家扛活,二哥给我大舅扛半拉子(小工),三哥给地主放猪,经过大舅在生活上的安排和帮助,使我家渐渐安稳下来。在这里住了三年后,因怕被日本人抓兵,我家又从肇州县搬到肇源县头台村北腰窝棚,和我老姨奶家一个屯住,目的是通过搬家在一个新的地方上户口时,将我大哥的出生日往前改,25岁的人改成30岁,我二哥的生日往后改,20岁改成13岁,都远离去当国兵的年龄,就这样从1937年一直到1944年,我二哥去过一次国兵检验,未检验上,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在肇源县头台村北腰窝棚居住了七年,我已记事,我参加过头台村村长和村公所警尉们召开的会议,常同我大哥出公差给日本人挖小道子(即修公路),去村上领日本配给的盐、火柴、花洋布、更生布等。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占领东北三省,在日本法西斯宣传的“大东亚共荣”下的东北人民生活,是十四年黑暗和不堪回首的亡国奴生活,铁蹄下的东北农村更是水深火热。我的童年生活即是在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的东北农村度过的,至今想起仍记忆犹新。 P1-3 序言 我出生在20世纪30年代,那个年代中国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九一八事变也是在那个年代。打记事起就看到东三省的老百姓包括我的家人过着饥寒交迫、愁眉不展的生活,是八路军共产党来到东北才让东北日月换新天。农民有了自己的地,耕者有其田。记忆犹新的是家乡文化,汉、满、蒙三个民族混住到一个自然村,各自的文化风俗习惯是怎样互相学习、友好相处融合到一起的,等等,这在本书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回答。 土地改革后,翻身农民不忘共产党,送丈夫、儿子去从军,我就是在这样一个大历史背景下走入革命军队的,坚定地跟着共产党走,与共和国的发展一起成长了六十七年(到退下来回家)。在《行路致远砥砺前行——我的回忆》一书中,既记录了我六十七年曲折的人生轨迹,又真实地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的六十五年发展历程,每一个时期国家的重大政策、重大变化对社会经济及人民生活的重大影响,都在本书中有所体现。对于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想要了解在“大东亚共荣”欺骗下的东北三省人民苦难的生活到了何种程度,可以在书中看到,本书写了十个方面,揭穿了所谓“大东亚共荣”的欺骗性;东北土地改革是怎样搞的(东北土改比关内早两年,土地法大纲尚没有正式发布);我走向革命军队,连队生活是怎样的;东北军区司令部,最高的军区机关又是如何工作的;在陈云同志身边工作时,看到中央首长是怎样工作的及我受到的教育如何;工农速成中学成立的背景以及我三年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大学五年的学习生活,大学老师讲课方式与中学老师讲课方式有什么不同,教与学有些什么矛盾;1957年“反右”在社会上和高等学校里发生一些什么;留校任教,教学工作是怎样进行的,当时的国内国外形势如何;从事微波科研工作,在怎样的国际紧张形势下,微波研究室大搬家,西迁到西安市;“文革”时期我所在的研究所经历了怎样的变化;208工程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去完成的;在哈尔滨无线电五厂十二年中国经济及社会因素遗留下来许多欠账问题,十三年没有涨工资,当时的尖锐矛盾是怎么解决的;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一些地方国营企业纷纷倒闭,大量职工下岗,痛苦过程是怎么度过的,根本原因有哪些;到北京中外合资企业任职,外方管理模式有哪些是值得借鉴的,六西格玛管理、五环法、精益生产方式(包括5S管理)、平衡计分卡等先进管理模式,我又是怎样引入公司并取得明显效果的。 回顾六十七年党和国家对我的培养,使我从一个文盲、泥腿子成长为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曾为中国微波多路通信事业创立与发展、中国企业管理创新进行咨询培训、促进企业掌握当今先进管理模式、创造市场竞争优势而做出一定的贡献。虽然我没有像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同志那样做出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我始终把焦裕禄同志作为我学习的榜样,把自己一生献给革命事业,忘我工作、不怕困难、不怕劳累、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勇于探索创新,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我离开工作岗位后,从钻研企业管理创新转入研究第三次工业革命问题,并写出宣讲稿。并一直关注国际形势,关心国家发展。 本书记述了我一生的经历以及离开工作岗位后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国际局势的思考。由于水平有限,在表述中可能存在疏漏和错误,敬请指正。 王连生 2015年9月 后记 我出身在一个扛长工的农民家庭,一天书未念的穷孩子,亲身经历过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殖民统治的悲惨少年生活,八路军来到东北建立民主政权,实行土地改革,我这个穷孩子才得以翻身,走向革命队伍。在党和国家教育下,一步一步地成长,特别是在陈云同志身边工作,在首长的关怀下,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创办了业余学校,我获得学习文化的机会,考入工农速成中学。大学毕业后,成长为中国微波通信战线的专家,为中国微波通信事业创建和发展奋斗大半生并做出一定贡献。离休后,依然发挥余热,为中国许多科研院所、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提高新产品设计质量加快研发速度、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在中国首先创立高效的科学方法——“五环法”。为提升中国制造产品质量,将经济发达国家美国创立出的六西格玛管理科学的有效方法,通过在全国各地(包括海南、新疆)六西格玛管理培训班授课,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挖掘企业管理潜在效能……这一干又是二十年。 回首往事,跨越70多年的时空。在这本传记文学中,我始终感怀党和国家对我多年的培养和教育,一生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创新,勇于攀登,始终把报效祖国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