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东汉三国演义(上青少版)/中国历史通俗演义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蔡东藩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就在王莽为龙袍加身而喜悦的时候,忽然传来徐乡侯刘快起兵讨莽的消息,王莽正要派兵迎战,却又有捷报传来,说刘快已败亡。原来这刘快是西汉皇室中人,他恨王莽篡夺了汉家江山,就聚集了几千人进攻即墨城(在今山东)。即墨城中的军民并不应战,只是关紧城门拒守,刘快的人不过是临时凑拢来的乌合之众,时间一长,渐渐地失去了斗志。城中守军趁势杀出,刘快大败,最后死于逃亡途中。

为了杜绝刘氏再反叛,第二年,王莽索性将汉室诸王一律贬为平民。然而外面兵患刚刚平息,内乱却又发生了。

王莽称帝后,曾派遣五威将军分别出使五方,并颁出符命四十二篇,笼络人心,因此符命之说遍布天下。内外官吏只要进献符命,往往立即被封侯。有大臣因此心生担忧,进谏说符命只能暂时使用,否则人们都借此邀功,日后反而会生动乱。王莽深感有理,于是颁出诏令,说除五威将军颁发的符命外,其余全属无稽之谈,符命之谈这才渐渐消停。

王莽的开国元勋甄丰曾任大司空之职,但因其性格刚烈,不被王莽所喜,仅被封为更始将军,与那个卖饼的小贩王盛同列,甄丰当然极为不满。因此,甄丰的儿子甄寻就伪造了一个符命,说新朝应当分陕地为两部,设立二伯(主事者),甄丰可为右(古代以右为贵,为高)伯。这道符命呈上去后,竟得王莽批准。就在甄丰准备赴任之时,甄寻以为计谋成功,异想天开地再次伪造了一道符命,说:“故汉平帝之后,应为甄寻妻。”这汉平帝皇后,就是王莽的女儿。

汉平帝皇后虽是王莽的女儿,却与王莽的性情大不相同。王莽篡位之后,她整日闷坐深宫,愁眉不展,就是定期朝见天子的仪式,她也借口有病,未曾去过一次。王莽误以为她年纪轻轻,寡居难耐,就将她改号,称为黄皇室主,表示与汉绝婚,好为她选择配偶。王莽暗想朝中心腹虽多,但只有孙建最尽力,孙建的儿子孙豫又是翩翩少年,如果与女儿配做夫妻,恰是一对佳偶。于是王莽召入孙建,与他密商。孙建欣然受命,回去询问孙豫,孙豫也喜出望外,于是两父子想出一个办法,让孙豫带着太医,以探视为名,来到黄皇室主的宫中。

黄皇室主见到孙豫,大为惊异,又见他打量自己的眼光别有深意,知道来者不善,于是退入内室,传叫侍女,责备她擅自让外人进来,还亲自鞭打她。孙豫站在外面,听见内室有鞭打声,扫兴而去,报知王莽。王莽这才知道女儿志在守节,也就打消了之前的念头。不想却又来了个甄寻,伪造符命,想娶黄皇室主。

甄寻的心思不难猜测:王莽这个女儿,既是前朝皇后i又是今朝皇帝之女,把她弄到手,岂不是一下成了当今天子的女婿,那才叫富贵无比呢!谁知王莽看了这个符命,气得七窍生烟,说:“我的女儿贵为天下之母,这个符命分明是甄寻捏造的,如此欺天大谎,罪不容赦。”甄寻这才知弄巧成拙,闯了大祸,慌忙一溜烟地逃出家门。甄丰听说后,吓得魂飞天外,急忙寻找儿子,想绑儿子入朝为自己脱罪。偏偏甄寻已经逃得无影无踪,朝使又逼迫得紧,一时无法对付,无奈只好服毒自尽。朝使见甄丰已经自尽,又没抓到甄寻,只好回去复命。P2-3

书评(媒体评论)

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

“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倒不如这部演义,随意翻览,说不定有提纲挈领的功效”。对于历史普及阅读,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经发出“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的感慨。

对历史等传统文化的掌握,需要从小积累,阅读经典,强基待发。蔡东藩先生的这部大书自成系统,史料丰富确凿,文笔生动雅趣,即将出版的历史演义青少版,在文本上又较好地解决了青少年阅读难度的问题,既有骨架,也有情节,既读得懂,又能读出兴趣,我很期待这套书的面世。

殷俊

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历史特级教师

深阅读,读经典

我的童年时代书籍少,但我们在不多的书籍里如饥似渴地读,不经意间把一本书反复读。这与当下流行的“轻阅读”“快阅读”完全相反。但必须承认,这种不经意间形成的“深阅读”习惯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记得五岁时,识字不多,家里有一套《说岳全传》,开始只是认字,然后在字里行间理解词语,后来能看明白故事,再后来能读其中的诗句,如此反复,已经无法确定到底看过多少遍。这一阅读经历至少对我产生两大影响:语文不差,喜欢历史。

有位历史学博士在交流读书心得时说:读书还是要读经典。青少版的蔡东藩《中国历史通俗演义》将传世经典甄选提炼、做大众化的改编,同时字斟句酌,在行文和内容上保持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让青少年在阅读中慢慢咀嚼文字的雅趣,细细品味鲜活的画面感和历史的生活味,在阅读中渐渐形成问题,这,正是目前历史教与学中所需要的。

陶涛

华中师大一附中历史教师,特级教师

向更根本、更永恒的经典致敬

蔡东藩被称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蔡著的历史地位无须赘言,但它对于青少年的重要意义在当代却尚未得到重视。事实上,在民国时期,《中国历代通俗演义》这部融斐然文采和渊博学识的历史名著,就曾因“于中等学校学生文史知识,裨益匪浅”.而被用作学生课外补充读物。

而如此名作,如今终于得以做大众化的改编,为青少年和普通读者所亲近,势必成为历史普及读物中难得的经典。近两年民国老课本颇受热捧,这不仅源于对传统的尊重,更是对美感、趣味性与可读性的追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课本必得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得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多方面的智慧。”这套同样源于民国的《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无疑将发挥异曲同工之妙,为中学历史教与学,及历史知识的普及另辟蹊径。

李晓风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人大附中历史特级教师  历史读物的文学味

历史读物不光注重史观、史实,还要关照可读性和文学性,如此方能实现普及阅读的使命。

著名历史小说作家二月河认为,蔡著这部中国历史演义大书,既不是纯历史,又没有虚构历史……一部好的历史实录,何尝不可当作一部小说和文学作品来读?市面上蔡著的原版和改写版本众多,有白话版、小说版……这套青少版保持原作脉络主线,调整文风为当代青少年提供普及阅读,又适当保留了凝练的四字用语和古典文学趣味,既是正史读本,又是文学读本,在“雅文学”与“通俗小说”中寻找平衡,改写定位的分寸拿捏值得称道,在历史知识之外,对于青少年文学素养的提升也有一定的阅读价值。

曹松林

武汉市教科院教研室主任,历史特级教师

史与二十四肩齐,文则三国身后

中国史家历来就有史德、史识、史才之说,这三个方面,蔡东藩先生及蔡著都值得称道,尤为可敬。蔡著史实可比肩《二十四史》,但更好读;用章回小说体例及文学语言表达,虽然在文学造诣上稍逊于《三国演义》,但不像《三国演义》“七分史三分文”,而是“语皆有本”,堪称中国传记文学史上前无古人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只演绎了《三国志》,蔡著却演绎了整部《二十四史》。

现今中学历史教育兴起“史料教学”,期望“论从史出”;提倡“虚拟情境教学”,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同历过程。但因诸多原因,实践困难多多,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读历史书,多读好读的历史书。这套以蔡著改写的历史读本,如若作为辅助读物,无疑将有利于中学的历史教育与学习。

李明海

湖北省宜昌市教科院正高职教研员,历史特级教师

目录

【第一回】

王莽立乱封朝官 忧患起搅扰新朝

【第二回】

揭竿而起天下乱振臂一呼刘氏兴

【第三回】

围宛城更始称帝战昆阳刘秀扬威

【第四回】

陷长安莽贼伏诛据邯郸伪帝自立

【第五回】

结姻亲刘秀添翼号光武新皇登基

【第六回】

群雄逐鹿中原乱 南征北讨天下平

【第七回】

用耿弁战平齐地 得马援收降陇西

【第八回】

鄙富贵子陵辞归 杀蛮使寇恂震敌

【第九回】

伪皇帝伤重归天莽巾帼受困毙命

【第十回】

强项令撞柱明志老将军马革裹尸

【第十一回】

颂功德泰山封禅 忆功臣云台留像

【第十二回】

传佛教万里取经全忠孝一心治国

【第十三回】

出西域屡屡立功战匈奴一朝扬名

【第十四回】

窦氏专权除异己 班超西征立新功

【第十五回】

扶幼帝外戚掌权灭匈奴边将争功

【第十六回】

灭窦氏少帝发威咒贵人皇后被废

【第十七回】

立乳子太后临朝 布疑阵将军奏凯

【第十户、回】

杨震拒贿畏四知乳母受宠祸百官

【第十九回】

忠臣不屈遭谗言 阉人得志共天下

【第二十回】

跋扈将军专朝政河东狮吼宠家奴

序言

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

“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倒不如这部演义,随意翻览,说不定有提纲挈领的功效”。对于历史普及阅读,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经发出“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的感慨。

对历史等传统文化的掌握,需要从小积累,阅读经典,强基待发。蔡东藩先生的这部大书自成系统,史料丰富确凿,文笔生动雅趣,即将出版的历史演义青少版,在文本上又较好地解决了青少年阅读难度的问题,既有骨架,也有情节,既读得懂,又能读出兴趣,我很期待这套书的面世。

殷俊

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历史特级教师

深阅读,读经典

我的童年时代书籍少,但我们在不多的书籍里如饥似渴地读,不经意间把一本书反复读。这与当下流行的“轻阅读”“快阅读”完全相反。但必须承认,这种不经意间形成的“深阅读”习惯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记得五岁时,识字不多,家里有一套《说岳全传》,开始只是认字,然后在字里行间理解词语,后来能看明白故事,再后来能读其中的诗句,如此反复,已经无法确定到底看过多少遍。这一阅读经历至少对我产生两大影响:语文不差,喜欢历史。

有位历史学博士在交流读书心得时说:读书还是要读经典。青少版的蔡东藩《中国历史通俗演义》将传世经典甄选提炼、做大众化的改编,同时字斟句酌,在行文和内容上保持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让青少年在阅读中慢慢咀嚼文字的雅趣,细细品味鲜活的画面感和历史的生活味,在阅读中渐渐形成问题,这,正是目前历史教与学中所需要的。

陶涛

华中师大一附中历史教师,特级教师

向更根本、更永恒的经典致敬

蔡东藩被称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蔡著的历史地位无须赘言,但它对于青少年的重要意义在当代却尚未得到重视。事实上,在民国时期,《中国历代通俗演义》这部融斐然文采和渊博学识的历史名著,就曾因“于中等学校学生文史知识,裨益匪浅”.而被用作学生课外补充读物。

而如此名作,如今终于得以做大众化的改编,为青少年和普通读者所亲近,势必成为历史普及读物中难得的经典。近两年民国老课本颇受热捧,这不仅源于对传统的尊重,更是对美感、趣味性与可读性的追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课本必得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得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多方面的智慧。”这套同样源于民国的《中国历史通俗演义(青少版)》无疑将发挥异曲同工之妙,为中学历史教与学,及历史知识的普及另辟蹊径。

李晓风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人大附中历史特级教师  历史读物的文学味

历史读物不光注重史观、史实,还要关照可读性和文学性,如此方能实现普及阅读的使命。

著名历史小说作家二月河认为,蔡著这部中国历史演义大书,既不是纯历史,又没有虚构历史……一部好的历史实录,何尝不可当作一部小说和文学作品来读?市面上蔡著的原版和改写版本众多,有白话版、小说版……这套青少版保持原作脉络主线,调整文风为当代青少年提供普及阅读,又适当保留了凝练的四字用语和古典文学趣味,既是正史读本,又是文学读本,在“雅文学”与“通俗小说”中寻找平衡,改写定位的分寸拿捏值得称道,在历史知识之外,对于青少年文学素养的提升也有一定的阅读价值。

曹松林

武汉市教科院教研室主任,历史特级教师

史与二十四肩齐,文则三国身后

中国史家历来就有史德、史识、史才之说,这三个方面,蔡东藩先生及蔡著都值得称道,尤为可敬。蔡著史实可比肩《二十四史》,但更好读;用章回小说体例及文学语言表达,虽然在文学造诣上稍逊于《三国演义》,但不像《三国演义》“七分史三分文”,而是“语皆有本”,堪称中国传记文学史上前无古人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只演绎了《三国志》,蔡著却演绎了整部《二十四史》。

现今中学历史教育兴起“史料教学”,期望“论从史出”;提倡“虚拟情境教学”,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同历过程。但因诸多原因,实践困难多多,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读历史书,多读好读的历史书。这套以蔡著改写的历史读本,如若作为辅助读物,无疑将有利于中学的历史教育与学习。

李明海

湖北省宜昌市教科院正高职教研员,历史特级教师

内容推荐

王莽篡位,惹烽火连天,众叛亲离。刘秀奋起匡扶汉室,铁马金戈一展雄略。然外戚干政,内宦揽权,王朝末路,生灵涂炭。黄巾军起,中原喋血。孟德官渡破袁,北国一统,群雄遂灭。诸葛联孙抗曹,赤壁三足鼎立。六出祁山,问鼎中原,终成水中月。司马雄起,三国终结。

像《三国演义》一样轻松阅读、生动有趣,像《明史》《清史稿》一样翔实可信,可为借鉴。

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丛书,真实再现了封建体制渐趋僵化,长期领先世界的中华文明渐趋落后的历史进程。

这本由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东汉三国演义(上青少版)》以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为蓝本进行改写,为章回体结构,剪裁得体,张弛有度,自批自评,妙趣横生,集文学性与史学性于一体,是值得去阅读、体味的历史著作。

编辑推荐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以《三国演义》为体,娓娓道来,妙趣横生,览百世兴衰。本套书备受当代、后世史学家称赞,被誉为:“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本套书几乎涵盖所有历史典籍和历史小说的内容,可谓是一本读懂中国历史,揭穿所有历史影视剧的谎言,展现一副真实的历史风云古今长线,甚至可以从中找到金庸武侠小说的所有历史。

这本由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东汉三国演义(上青少版)》是以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为蓝本进行改写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23: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