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国志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独特的创作团队,国学泰斗饶宗颐名誉主编,集结两岸三地空前阵容,全球汉学界的知名学者倾力打造。

张伟保译注的《三国志》深具国际视野,展现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以现代眼光、世界眼光、未来眼光来抚慰人心的摩登新国学。

贴近当代社会的解读,挖掘古代国学经典的当代意义,浮躁社会的醒世箴言,迷茫心灵的治愈良药。

老少皆宜,修身必读、学习必备,导读、原典、注释、译文、赏析与点评、名句索引、插图等一应俱全,解读全面专业。真正读懂伟大思想、受益一生。

内容推荐

张伟保译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是纪传体史书,脉络分明、文章简练,“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三国志》体系庞大,相对独立地记录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读者概括了解陈寿的《三国志》,需要做合理而讲究的取舍;此次对《三国志》的编写,以魏、蜀、吴三国全部君主作为纲领,再挑选具代表的人物,反复考量,确定篇章。定为曹魏六帝、蜀汉二帝、孙吴四帝,共十二帝及二十五个传记。对曹操、刘备、孙权三地的内容稍加删节,以说明他们的关键角色及作用,而其余各帝则略存梗概,以反映三国历史的基本情况。

目录

《三国志》导读

魏书

 武帝纪

 文帝纪

 明帝纪

 三少帝纪·齐王芳

 高贵乡公髦·陈留王奂

 袁绍传·刘表传

 张绣传·张鲁传

 曹真传·子爽传

 荀彧传

 管宁传

 郭嘉传

 任峻传

 邓艾传

蜀书

 先主传

 后主传

 诸葛亮传

 关羽传·张飞传·赵云传

 庞统传·法正传

 魏延传

 谯周传

 姜维传

吴书

 吴主传

 三嗣主传·孙亮·孙休

 孙皓

 张昭传

 周瑜传·鲁肃传

 陆逊传

 韦昭传

参考书目

名句索引

试读章节

三国鼎峙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戚宦相争,吏治腐败,民不聊生,因而不断发生大规模民变。其中,以一八四年张角与其弟张梁、张宝三人率领的太平道信徒起义声势最为浩大,直接动摇了东汉政权的基础。起义军戴黄色头巾作标志,因而被称为“黄巾军”。虽然黄巾起义很快被镇压,但余党仍散布各地。一八八年,汉灵帝采纳刘焉的建议,制定了州牧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管。一八九年,汉灵帝死,汉少帝刘辩即位,何太后临朝称制,外戚何进专政。袁绍向何进建议诛杀宦官,因何进犹豫不决,被宦官先发制人,何进遭杀身之祸。袁绍继而与袁术合力诛杀宦官。其后,董卓率兵入洛阳,控制了朝廷,袁绍及曹操纷纷逃离京师,最后董卓废黜汉少帝刘辩,改立年仅九岁的刘协为帝,史称汉献帝。董卓掌握大权后,其凶残本性暴露出来,杀少帝、掘陵墓、抢珍宝,荒淫无道,专断朝政。关东诸郡起兵讨卓,董卓火烧洛阳,并挟持天子迁都长安,自立为太师。由于董卓恶行昭彰,在一九二年,司徒王允与吕布合谋将其诛杀。董卓虽死,但其下属李傕、郭汜等人挟持汉献帝,专政四年。一九七年郭汜被部将伍习所杀,一九八年李傕又为曹操所杀。二二〇年,曹操以少胜多,在官渡击溃了袁绍军团,袁氏势力随后被歼灭。之后,曹操统一了北方。

当曹操在北方扩展势力的同时,南方的孙坚、孙策亦有相当的发展,成为江东的主宰者。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任用张昭、周瑜、鲁肃等贤能之士,在江东拥有牢固的地盘。而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的后裔刘备,在经历过诸多历练和挫折后,最终投靠了控制荆州的刘表,在新野招揽人才。由于得到关羽、张飞、诸葛亮等贤才勇将的协助,刘备逐渐成势。二〇八年,曹操亲率大军南下荆州,刘表病逝,次子刘琮继任,并随即向曹操投降。曹操不听从谋士贾诩的劝说,冒进江东,企图一统天下。刘备见形势危急,派诸葛亮出使江东,寻求与孙权结盟,合力抵抗曹军。孙权亦受到鲁肃的鼓动,同意联刘抗曹孙刘联军与曹军决战于赤壁。北方士兵多不谙水性,曹军用铁索将船只连接在一起以稳定船身。因此,周瑜决定采用火攻,不但火烧连环船,更焚及大量岸上的营寨,终于大败曹军。曹操被迫退回北方。刘备亦趁机占据荆州西部地区,后来获得千载之机进占益州,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孙权则继续稳固江东,又积极开拓东南地区,势力日益强大,终于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二二〇年,曹丕篡汉自立,定都洛阳,国号“魏”;次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二二二年,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于夷陵之战被吴军陆逊击败,次年崩于白帝。诸葛亮与李严受命托孤,共同辅助后主刘禅。二二九年,孙权称帝,国号“吴”,迁都建业,名实相符的三国鼎立正式开始。其后四五十年间,三国之间不时发生战争,但都以发展经济、恢复生产为主,出现了一段较稳定的对峙局面。由于魏国占据的北方是传统农业区,当战争大致平息后,经济恢复到一个阶段,整体经济实力便会远远优于东吴和蜀汉。因此,到了二六三年,掌控了魏国大政的司马昭便派出钟会、邓艾攻打蜀国,迫使刘禅出降,蜀国灭亡。二六五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魏自立,国号“晋”,魏国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二八○年,司马炎派贾充、杜预、王浚等攻打吴国,孙皓出降,吴国灭亡,三国时代正式结束,天下恢复短暂的统一。

三大战役

中国历史上,有数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其中两次即发生于这个时期: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对三国鼎立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另一场奠定三国鼎力的战役是夷陵之战,它决定了荆州永久归属于东吴。史家称以上三场与三国鼎立有关的大战为“三大战役”。

1.·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形成三国鼎立的第一场大战役,亦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东汉末年,黄巾军虽被镇压了,但东汉政权已经岌岌可危,地方势力迅速崛起,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主要有河北的袁绍、兖州的曹操、豫州的陶谦、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南阳的张绣等。在征战连连中,袁绍与曹操两大势力日益壮大。

最初,袁绍势力比曹操强盛。袁绍兵力众多,曹操则四面受敌。但后来局势向有利于曹操的方向变化。曹操消灭吕布,袁术病死,张绣投降,刘表持观望态度,孙策保守江东。再者,由于袁绍迟疑不决,失去与刘备夹击曹操的良机,因此形势变得对曹操有利。

二〇〇年二月,官渡之战爆发,战争历时九个月,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二月至六月,曹操采取“以退为进”的战略,曹操屡胜,士气高涨;第二个阶段:七月至九月,双方于官渡相持,曹军粮草将尽,但听取荀彧的建议后,坚守待变;第三个阶段:十月,曹操突袭袁军乌巢粮仓,粮草全被焚毁,袁军大溃。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继官渡之战后,又一场以少胜多、奠定三国鼎立的大战役。曹操统一北方后,于二○八年大举南下,欲先攻打刘表,再击败孙权,继而一统天下。曹军至襄阳,刘表之子刘琮出降。曹操轻取荆州,野心大增,即率军东向,兵锋直指江东。刘备派诸葛亮游说孙权,结盟抵抗曹军。孙权任周瑜为孙刘联军的主帅,统率联军约五万人到赤壁,与曹军对垒,而自己则统率大军殿后。北方士兵不谙水性,曹操下令用铁链将船只固定,但这样船只便失去机动性。周瑜利用曹军这一弱点,派黄盖佯装投降,终于火烧曹军连环船,最后曹军大败。战后,曹操被迫退回北方,孙权为了抗曹,继续与刘备联军,听从鲁肃的建议,将江陵一带借给刘备,以巩固双方关系。

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北方,向西面扩张,控制关中,又广泛实行屯田制,稳定社会经济;刘备则据荆州,后占成都,趁机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扩张势力;孙权则稳固江东,积极开辟东南地区,势力也不断壮大。自此,拉开了三分天下的帷幕。

P14-P17

序言

为什么要阅读经典?道理其实很简单——经典正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心灵的故乡。也正因如此,在社会快速发展、急剧转型,也容易令人躁动不安的年代,人们也就更需要接近经典、阅读经典、品味经典。

迈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国际社会也越来越关注中国,并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另外,受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也都会空前地引人注目,这其中,中国文化无疑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相应地,对于中国经典的阅读自然也就拥有了不断扩大的潜在市场,值得重视及开发。

于是也就有了这套立足港台、面向海内外的“中信国学大典”的出版。希望通过本套丛书的出版,继续搭建古代经典与现代生活的桥梁,引领读者摩挲经典,感受经典的魅力,进而提升自身品位,塑造美好人生。

中信国学大典收录中国历代经典名著近六十种,涵盖哲学、文学、历史、医学、宗教等各个领域。编写原则大致如下:

(一)精选原则。所选著作一定是相关领域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最值得阅读的经典作品,包括中国第一部哲学元典、被尊为“群经之首”的《周易》,儒家代表作《论语》、《孟子》,道家代表作《老子》、《庄子》,最早、最有代表性的兵书《孙子兵法》,最早、最系统完整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大乘佛教和禅宗最重要的经典《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中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游记《徐霞客游记》等等,每一部都是了解中国思想文化不可不知、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而对于篇幅较大、内容较多的作品,则会精选其中最值得阅读的篇章。使每一本都能保持适中的篇幅、适中的定价,让大众都能买得起、读得起。

(二)尤重导读的功能。导读包括对每一部经典的总体导读、对所选篇章的分篇(节)导读,以及对名段、金句的赏析与点评。导读除介绍相关作品的作者、主要内容等基本情况外,尤其强调取用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当代眼光,将这些经典放在全球范围内、结合当下社会生活,深入挖掘其内容与思想的普世价值,及对现代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刻启示与借鉴意义。通过这些富有新意的解读与赏析,真正拉近古代经典与当代社会和当下生活的距离。

(三)通俗易读的原则。简明的注释,直白的译文,加上深入浅出的导读与赏析,希望帮助更多的普通读者读懂经典,读懂古人的思想,并能引发更多的思考,获取更多的知识及更多的生活启示。

(四)方便实用的原则。关注当下、贴近现实的导读与赏析,相信有助于读者“古为今用”、自我提升;卷尾附录“名句索引”,更有助于读者检索、重温及随时引用。

(五)立体互动,无限延伸。配合图书的出版,开设专题网站,增加朗读功能,将图书进一步延展为有声读物,同时增强读者、作者、出版者之间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随性的交流互动,在使经典阅读更具立体感、时代感之余,亦能通过读编互动,推动经典阅读的深化与提升。

这些原则可以说都是从读者的角度考虑并努力贯彻的,希望这一良苦用心最终亦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进而达到经典普及的目的。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慨然应允担任本套丛书的名誉主编,除表明先生对出版工作的一贯支持外,更显示出先生对倡导经典阅读、关心文化传承的一片至诚。在此,我们要向饶公表示由衷的敬佩及诚挚的感谢。

倡导经典阅读,普及经典文化,永远都有做不完的工作。期待本套丛书的出版,能够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8: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