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素华编著的《儿童文化引论》是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整体视野下的儿童文化解析”的最终成果。
本书旨在通过对“儿童文化”的研究,获得对当代儿童文化的整体性认识,并试图在现有儿童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建立儿童文化的相对系统的解释,以求在当代社会背景中具体化理解儿童文化现象。
郑素华编著的《儿童文化引论》试图以多学科的视野获得对当代儿童文化的整体性认识,并尝试建立儿童文化的相对系统的解释,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具体化理解儿童文化现象。本书将“儿童文化”诠释为“现实地生成的、有序的儿童生存-意义体系”,提出“复数的儿童文化”“儿童文化圈”“儿童文化权利”等新认识,并对儿童文化的基本特质、儿童文化的生成、儿童文化的演进与变迁等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当前国内理论界对儿童文化的系统关注还很欠缺,本书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儿童文化研究。
序
引言 儿童文化的理论自觉
儿童观的现代转变:儿童文化渐显的思想基础
儿童文化研究的基本策略:面向事实、立场互涉与理论自觉
儿童文化的整体视野
儿童文化为什么值得研究
第一章 探寻儿童文化
从儿童到儿童文化:一种思想、观念与路径上的新认识
作为儿童生存-意义体系的儿童文化
儿童文化的基本特质
复数的儿童文化
小结
第二章 不同视域下的儿童文化
有关儿童的知识论
民族儿童文化
历史视野下的儿童文化
解放童年:现代社会中的儿童文化
小结
第三章 儿童与作为儿童的文化
作为行动者的儿童
儿童文化与儿童的日常生活
儿童文化的生成
儿童文化圈
小结
第四章 儿童文化:感知、认同与权利
儿童文化的功能属性
性别感知与儿童文化
儿童文化认同问题
儿童文化与儿童的文化权利
小结
第五章 儿童文化呈现:作为成人的文化
对成人而言的儿童文化
儿童-成人关系下的儿童文化
作为成人文化构成的儿童文化
作为成人文化生命机制的儿童文化
小结
第六章 被建构的儿童文化
儿童文化的社会建构
儿童文化与儿童社会化
制度化儿童文化
儿童文化的政策型塑
小结
第七章 儿童消费文化
消费与儿童
儿童消费与成人介入
缺席的主体:被消费的儿童
儿童消费教育
小结
第八章 儿童文化演进与生态构建
作为过渡的儿童文化
儿童文化:演进与变迁
儿童文化生态
儿童文化的愿景
小结
结语 “深描”儿童文化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