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此间的少年
八月,处暑。皇历上写着:冲龙煞北,不吉不凶,平。
秋收之前,是蜀地洪凌县巴子坡最热闹的时候,从川西祖上传下来的规矩,为了取一个秋收的好兆头,要连续办上三场热热闹闹的庙会。处暑这天,在巴子坡的十三里铺,庙会上人满为患,大姑娘小媳妇都从家里跑了出来,争相观看临时搭建的戏台子上的川剧表演,懂行的人一看便知,唱的正是《白蛇传·金山寺》一出。
扮演法海的花脸身材魁梧稳健,在与白蛇的周旋唱打中,连续间已经变换了“绿、蓝、红、黄、‘棕、黑、白、紫、金”九张脸谱,很明显是个玩变脸的川剧高手。这一套滴水不漏的动作下来,博得场下掌声雷动,围观的群众大声叫好,聒噪不已。
这时一出戏已经唱到末端,法海拿出他的法宝钵盂降伏了白娘子,自以为得计,高兴得又拍手又跳脚,揭开他那钵盂一看,却惊叫一声:“咦,跑了哇!”这一腔是又惊又怒,众人料他已经连续换了九张脸谱,再无面相可变,而法海却随着这一声惊叫,脸色又瞬间变青,一跺脚,又由青变红,由红变白,在之前“九变”的基础上生生加了“三变”!这一招可不得了,台下观众像疯了一样鼓掌喧嚣,叫好声与口哨声横飞四起,甚至还有人往台上扔水果跟零钱的,权是充作缠头。
唱完了这出戏,法海退回到后台休息卸妆,巴子坡的族长钱国汉喜笑颜开地凑过来,递过一块毛巾说、:“哎呀,老袁呐,辛苦辛苦。”
扮法海的这男人正是姓袁,叫作袁月明,在巴子坡清一色的钱氏家族里,他是唯一的外姓。袁月明接过族长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说:“老钱,这庙会我已经连着赶了三场,再不让我歇歇,可真就给累散架了。”
“哈哈,能者多劳,能者多劳嘛!”钱国汉亲热地拍着袁月明的肩膀道,“一听到有你‘袁家十二变’登台,十里八乡的都跑到咱巴子坡来赶庙会,你要是不卖把子力气,这拆的还不是我的台嘛。”
“你,老钱哪……”袁月明无奈地摇了摇头,自嘲地说:“我算是明白了,人怕出名猪怕壮啊。”
在川中,自清嘉庆以来,赶庙会,不能没有川剧,玩川剧,不能没有变脸。四十有五的袁月明就是靠着~手变脸的绝活在巴子坡叫出了名堂。在川剧表演中,变脸有大变脸和小变脸之分,小变脸为局部变脸,大变脸则是全脸都变,顶级川剧演员玩大变脸,连续变九次已是极致,而袁月明却能在九次的基础上再生生加上三变,神乎其技!整个巴子坡,上至耄耋老人,下到黄口小儿,哪个不知道“袁家十二变”的威名?凡是庙会上有袁月明的川剧表演,那是火爆至极,人满为患,而每逢秋收前的庙会,也是袁月明一年里最忙的一段日子。 袁月明从十三里铺回到家,已经是落日时分,夕阳挂在西山上,像一个疲惫的旅人。踩着映照在山里最后的光辉,从县城里赶回来的袁昆还没走到家门口,就听到此起彼伏的恳求声:“袁老师,求您收我为徒!袁老师,我愿意跟着您学艺终生,给您养老送终……”
袁昆并不感到意外,这种场景他已经司空见惯。因为父亲的变脸手法实在精湛,每次出去表演回来后面都跟着一群要求拜师的年轻后生。而这么多年来,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拜师成功的,那“袁家十二变”始终是袁月明自己的独门绝技。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