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开口吧舞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新加坡)沈芷华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入学

6月的上海,阳光普照却不炎热。一萍在上海普陀区新村小学上六年级,她发育迟缓,肤色偏黄,小小的脸蛋旁挂着两条粗重的辫子,让人不由得心生冷悯。今天她梳理着长发,不停地编了又拆,想打扮得好看点。半个月前,她在学校里被一位3。岁左右、颇有艺术气质的女人叫到教师办公室里,全校一共有3人。她让一萍等人赤脚,把裤脚管上卷,身体贴近墙壁,掰腿、下腰、上跳。事后学校老师叫一萍的爸妈到学校去,告诉他们一萍被舞蹈学校招生组选上,要进一步面试。于是妈妈陪同她到石门一路333号,进行面试,这样经过几次复试和体格检查,一萍都通过了,到了最后筛选的日子。

暑假集中筛选的那天,全部学生必须到与南京路毗邻的石门一路333号报到。一进门,眼前一片开阔,一大片郁郁葱葱的草地,三幢典雅的欧式别墅等待着学生们的来临。家长和学生一下子就把庭院挤满了,庭院里顿时热闹起来。

一萍被围绕着草地的白玉兰树吸引住了。满树的花朵开在枝头,一阵风吹来,一片片白色花辦温柔地随风飞舞,像一朵朵雪花撒落在草地上,煞是好看。

不知道这别墅的主人是谁,只知道以前这里是新城区委办公的地方。后来二区合并成静安区,这地方就空置下来,临时作为舞蹈学校落脚点。学生们被安排在中间一幢大楼的一楼等待,一叫到名字,便上二楼好似舞厅的大堂里进行最后的面试。

一萍由妈妈陪同,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她看到身边有和自己同龄的女孩和男生,从打扮就可以分出哪些来自富裕家庭,哪些来自贫穷家庭,哪些来自农村。

其中一个男生皮肤略黑,有一双乌溜溜的明眸,眼眉上翘,耳朵很大。他十分顽皮,东跑西颠,像蹦蹦跳跳的“野山兔”,一开口就露出浓厚的上海本地口音。他叫方家宝。

还有一对打扮得十分漂亮的女生,她们都把辫子在耳边叠上一半,一个打着红色蝴蝶结,另一个打着蓝色蝴蝶结,身穿同样的白衬衫、背带格子短裙,尖挺的鼻子,微笑起来有两个酒窝,皮肤白里透红,长长的睫毛下闪烁着迷人的眼睛,外貌、声音几乎完全相同。原来她们是一对双胞胎姐妹,打着红色蝴蝶结的是姐姐,叫江星如;打着蓝色蝴蝶结的是妹妹,叫江月如。她们住在淮海中路,父母都是牙医,因为出奇的美丽动人,被称为“淮海路上的星月”。如果不是妹妹眉目之间有一颗黑痣,很难分辨这对姐妹花。

二楼最大的教室里,一排桌子上面铺设了白布,倚窗而设5个椅子,桌上有钢笔、笔记本,5个老师都已经准备就绪。

江星如这对双胞胎,在上海市少年宫已经学习芭蕾舞多年,所以她们没有经过老师的测试,直接站到评委桌子的右手边去了。一萍和十几个同学又经过一轮拍手、走舞步、上跳下蹲,最后一萍被分到江星如这一组。

当老师喊出“方家宝”的名字时,没有人进来,几次叫还不见人影。舞蹈学校招生组的诸老师曾经兴奋地告诉招生组老师们,在青浦县招收到一个条件特别好的学生,所以其他老师都很想当场验证。

一萍看见点名老师急匆匆地跑了出去,教室里的测试工作继续进行。又测试了一批后,点名老师带了“野山兔”进教室,教室里的老师和同学看了都笑了。因为一般学生都衣冠整齐清洁,这方家宝却满头大汗、头发蓬乱,白色汗衫和双手都脏兮兮的,好像刚刚在泥土里打过滚。两个测试老师忍住笑,替他掰腿,叫他下腰、上跳、绷脚背、踢腿,只听到老师喊“上、上、上”。

一个测试老师问他:“你练过舞蹈吗?”

P2-4

后记

我是上海市舞蹈学校第一届毕业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舞蹈生涯。虽然已出国定居3。多年,但我还是情牵舞蹈。一直有个冲动,想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本书,使资料开口“讲故事”。

开口讲故事,人人都可以,但讲一个感动人的故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物怎样塑造,虚和实怎样结合,对于初学者来说一直是一件难事。后来一些高人指点和鼓励我,先动笔写,不要怕,碰到问题再慢慢一步一步设法解开。

我不是作家,又是首次上阵,文字功力和表达能力都十分有限,书写期间困难重重。“文艺腔”不喜欢,“干锤百炼”也很难办到,虽然有时废寝忘食,闭关冥想,但最后还是凭着一腔热情的推动,采取了合乎自己性格的直白的叙述手法来讲故事。现在书写完了,自己还是不满意,不过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舞蹈是肢体语言,每个动作都有术语,所以在书中借用了一些芭蕾术语,使文字动起来,用我自身的视角宋诠释人生中的友谊、爱情、婚姻、事业、生死,构造一个既真实又虚拟的艺术王国,使舞步有感情,使姿势有了生命力,使术语也有了自己的故事。

“芭蕾”这个令人陶醉的名字,在30。多年历史岁月中成为了美丽的象征,甚至有学者声称,2l世纪后芭蕾将取代足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至高享受。不管此话是否正确,我们只爱心中的芭蕾,而不是芭蕾中的自己。我们的经历叙述着芭蕾舞者不但在舞台上,在平凡的生活中也上演着动人心魄、跌宕起伏的精彩人生。

此书能够顺利出版,首先要感谢我的好友王小平先生,他的出资相助帮我圆了出书的梦。特别感谢我同窗六年、一起共事十多年的同学史钟麒,为我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宝贵的建议。

这本书也聚集了上海与新加坡两地朋友的智慧和无私帮助。感谢同乡好友、剧作家乐美勤为我写序,著名书法家、文字学家顾建平先生为书名挥笔题字;感谢新加坡前辈伍仲先生为我加油打气;非常荣幸能请到网友谢国华先生为本书插图添姿增色,还有我可爱的学生苏慧,尽心尽力地设计封面。我诚恳感谢何华、王国俊、陈美萍、董为民、黄惠民、钱世锦等许多挚友的关心和协助,因为有了你们的祝福和不离不弃,才使我在有生之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目录

序 梦碎的声音

第一章 初春

第二章 校园生活

第三章 闯荡

第四章 追求者

第五章 动荡的年代

第六章 憧憬

第七章 谋生

第八章 转角处

第九章 生命

结尾Coda欢聚

后记

序言

小说稿放在我书桌上,几稿都读了。芷华嘱我写序,我写不出来。一来心中学养浅,笔尖胆子也小,不敢轻易替人作序;两来我是搞剧本创作的,虽读过许多中外经典小说,对小说却素无研究,所以迟迟未动笔。

小说是虚拟的真实世界,它无须复制于真人真事,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虚构。

有人说,好的小说要“徇于物,本乎情,精于思”。这话不错。这里说的物、情、思三个关键字,构成了小说的几个要素,即文学批评家所言的感知、情愫和想象力。

看芷华的小说,立刻想起学生时代看过的描述芭蕾舞演员的英国电影《红菱艳》。那双漂亮的红色舞鞋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那一句“一旦穿上舞鞋,就永远无法停止舞步”的经典台词,多少年了我都牢记心中。女主人公的舞蹈,不仅是才华的耀眼进发,更是情感的体现和升华。具体的故事情节记不清楚了,可那双艳丽的舞鞋却令我终生难忘。

“活着,就是坚持去完成一个回忆。”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迪亚诺说的。芷华的小说其实也是在完成她个人的回忆。从这点上来说,作为一个一辈子钟情于芭蕾舞艺术的演员,她的勇气和毅力令我钦佩。又听说写作时她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这样和泪而作的写作状态又令我心酸。

她是小说的初习者,但谁说不是作家就不可以写小说?她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坎坷的家庭变故,我是知道一些的。这为她写这部作品储备了丰厚的素材。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同一时代走过来的人。

我们同是上海人,曾经在同一个文化局工作过。我们共同经历过文化大革命那个残酷而荒诞的年代,同在“八亿人民八个样板戏”的文艺氛围中熏陶过,差不多是国门打开后最早出国的一批人,又都在狮城生活了二三十年……

读了小说,虽然一眼就能看出它的缺陷,但我的心还是被感动了。究其原因,用“感同身受”四个字来形容是比较恰当的。这也使我能进入序言的写作状态,虽然这只是一篇不长的文字。

读者诸君,翻开这本书,你会觉得文字是流畅的,情感是真挚的,内容是丰满的,更可贵的是女主人公的坎坷人生和坚韧不拔的性格跃然纸上。当然,叙事胜于写景和人物描写(特别是心理描写),真实和虚构还融合得不够完美。虽然真实和虚构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但我始终认为,作者在发挥艺术想象力进行虚构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

历史和时代的后台有哭声、笑声、唏嘘声、哀叹声,甚至有绝望的号叫声,但台前的观众,特别是对没有经历过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和“隔岸观山”的新加坡朋友来说,有些地方看不懂或不理解,这是意料中的事。但历史和时代洪流中所裏挟的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和人的情感却是全世界相通的,因为人性是一样的。

那么,接下来的一个大问题是,怎么回头来评价逝去的历史和时代。我的想法是,对那段历史和时代必须站在今天的高度进行深入的反思,不能被当时的笑声、哭声、哀叹声的杂音搅乱了。时代在变迁,历史在变迁,社会在变迁,我们需要反映变迁过程的文学作品。

诗人北岛说:“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碎的声音。”

小说中我听到梦碎的声音!今夜我们饮酒!是为序。

内容推荐

这是一辑“北雁南飞”的物语。内容一马平川直落,从少年习舞,舞校生活点滴,师长教诲,同伴相继学习时代欢乐趣事,深厚情谊在历史漩涡中的奇异遭遇;以及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大家恰似打开潘朵拉盒子一般,冲向国外。多少人在异国他乡,吃尽苦头,虽然最终熬出头来,却已遍体鳞伤。

回首前尘往事,所为何来?

《开口吧舞鞋》作者沈芷华在20世纪80年代移民新加坡,如今已是新加坡公民。朴素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坦率直白的叙述、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构成了这部纪实文学创作,读来令人叹息,也更教人豁然乐观地面对人生。对艺术拳拳执着的心愿,对真、善、美不懈努力奋进的追求是这部作品的主题。文字并不刻意经营,娓娓道来,短章式的叙述让入沉思。

编辑推荐

《开口吧舞鞋》作者沈芷华是一名“历史的舞者”,是中国芭蕾舞台的第一代“白毛女”,上演过《白毛女》、《红色娘子军》、《苗岭风雷》、《天鹅湖》等多个大型现代和古典舞剧。后期转入舞团创作组工作。八十年代移民新加坡,如今已是新加坡公民。本书是“白毛女北雁南飞”的纪实小说,内容从书中主角少年习舞开始,到飞跃在人生舞台上的颠沛流离,再到历史舞台上的奇异遭遇。本书也反映了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大家恰似打开潘朵拉盒子一般,冲向国外的历史岁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0:4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