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北京城历史上的北京城有多少个称谓
北京作为中国古都之一,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它聚集了人类文化的精华和瑰宝,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在历史上先后有60多个称谓,可能是世界上称谓最多的城市。
早在70万年前,北京地区就生活着猿人——最早的“北京人”。三皇五帝之时,黄帝的第三代,颛顼幽陵祭祖(幽陵即今天北京的总称),到了帝尧时期正式建立幽都,即古代的北京。大约公元前1122年,武王伐纣后,周天子封帝尧的后代于蓟,封召公于北燕。之后燕吞并了蓟,并以蓟为都城,建立了燕国。当时燕国的范围包括今天整个北京地区和河北的北部以及辽宁一带。因都城在蓟,所以从西周到春秋时期,北京城被称为蓟城。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后在北京地区设蓟县,为广阳郡的治所;西汉时期北京属幽州;隋朝时改幽州为涿郡;唐朝又恢复了幽州之称;宋朝时一直沿用幽州这一称谓;辽国南下之后,占领了当时的北京,并将幽州改为幽都府,建都南京,称燕京;金灭辽后,改称为中都;元朝统一全国后,北京城又被称为元大都;朱元璋灭元建明后,改元大都为北平;朱棣发动“靖难之变”迁都北京后,又将北平改为北京;清朝时沿用明朝的称谓也称北京;辛亥革命后又将北京改称为北平;新中国成立后又恢复了北京这一称谓。
这就是北京在历史上大体的称谓变迁。其实,北京城的称谓远远不止这些,还有春阳、京门、长安、京华等称谓。涿鹿之战中的涿鹿是今天的北京城吗
涿鹿之战是中国远古时代一场著名的战役,战争的双方是黄帝联合炎帝与东夷部落首领蚩尤,作战的地点在涿鹿,战争的目的是夺取适合游牧和农耕的中原地带,战争的结果是黄帝和炎帝取得胜利。涿鹿之战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场战争对华夏民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迈进起到了推动的作用。那么这么重要的一场战役,所发生的地点——涿鹿是今天的北京地区吗?
据历史学家们的考究,涿鹿之战后黄帝和炎帝在涿鹿建立起了部邑,但当时并没有具体的称谓。根据《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北京地区真正有名称是在颛顼帝时,当时的北京称为“幽陵”。当时“幽陵”在涿鹿的南方,后来经过历朝历代的改名和变迁,当时的“幽陵”成为了今天的北京,而涿鹿则成为如今的河北张家口。所以涿鹿之战的涿鹿具体的位置应该是今天的河北张家口涿鹿县境内,并非北京。周朝时期的蓟城在今天北京城哪个地方
西周建国后,周天子将商朝的后裔分封到蓟地,商朝的后裔在此建城为蓟城;到了东周时期蓟国被燕国所灭,燕国以蓟城为新的都城。郦道元的《水经注》中也有相关的记载:“昔周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那么蓟城到底是如今北京城的某个地方还是如今的北京城呢?
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学家为了探索当初蓟城的具体位置,先后历经了数十年的考古探索,为蓟城的所在地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在20世纪50年代,考古学家在蓟丘以南4公里左右(如今的广安门南700米处),发现了春秋战国遗址,并从遗址中挖掘出了饕餮纹半瓦当,而这正是当时燕国建造都城常用的建筑结构。1956年在永定河引水施工现场,人们意外发现100口陶井,后来经过考古专家的推断这些陶井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陶井,随着考古学家进一步的发掘,发现这样的陶井在陶然亭、白云观、姚家井、广安门内白纸坊和南顺城街、和平门外海王村等处都有分布,更为密集的地方是在内城西南角经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由此可见,当时燕国的蓟城并不是如今的整个北京城,而是在北京城的西南地区。P10-12
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与西安、洛阳、南京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它拥有7项世界级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城市,因此北京是您选择旅游文化名城最合适不过的城市了。
那么您真正地了解过北京吗?您了解它的历史文化吗?《带着文化游名城——老北京记忆》可以带您一一领略,在这本书里您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北京的历史,体会最具特色的老北京韵味。
历史上关于北京这一地方最早的记录源于北京西南地区。后来燕灭蓟,并将都城迁在蓟,被后人统称为燕京或燕都,这就是北京最早的雏形。
秦、汉、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因整个政权更替变迁的“主战场”都在西安、洛阳、开封一带的中原地区,因此北京并没有成为那几个朝代的主要城市,但随着蒙古族建立元朝,北京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并定都北京(史称元大都),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北京城正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造而成。具有鲜明北京特色的“胡同”,其得名就源于蒙古语。可以说北京的文化就是当年元朝文化的一个缩影。
元朝灭亡之后,朱元璋开创的大明帝国将其都城定在了南京,北京城再次“暗淡”了下来,但历史就像少女的心情——总让人琢磨不透。朱棣于公元1402年发动“靖难之变”,夺取了明王朝的政权,随后将“新明朝”的都城由南京迁到了北京,北京城再次“热闹”了起来。“靖难之变”不仅仅是明王朝新的开始,也是北京城新的开始,这次都城的变迁,不仅是地域上的变化,也是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您知道吗?如今闻名于全世界的北京烤鸭,其前身就是南京的板鸭;如今北京城的雅号紫禁城,其前身则是南京的明故宫,等等这些,您都可以通过《带着文化游名城——老北京记忆》这本书找到相应的解读。
李自成起义打破了明王朝的大一统,爱新觉罗氏的入主中原粉碎了李白成的皇帝梦,从此北京城迎来了它的一位新主人——清朝。北京城是在清朝时期最终建成的,如今北京城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无处不透着当年大清王朝的气息。当您来到故宫,想知道当年皇帝是由哪个门出入的吗?当您看到故宫里有很多乌鸦的时候,感到过奇怪吗?这些即便以前您不知道,不要紧,翻开此书,会让您一一了解。
辛亥革命枪声的响起,让中国彻底地告别了封建统治,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让这座历史老城饱受战乱无情的折磨。但北京城是勇敢的,是坚强的,它挺了过来,并且在1949年的10月1日,成为了新中国的首都!
这儿就是北京,这儿有着纯粹的京腔京味儿,这儿还有着您更多不知道的东西。《带着文化游名城——老北京记忆》将会带领您更加深入地了解北京,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它的文化、了解它的美! 《带着文化游名城——老北京记忆》一书按照北京独有的特色分为九章,分别是“北京城的变迁与城门楼”“北京的皇家园林”“北京的陵墓寺庙”“北京的王府故居”“北京的名山胜水”“北京的民居胡同”“北京的民俗特色”“北京的街桥地名”“北京的美食小吃”。
在每章下又细分,如“北京的皇家园林”下分故宫、天坛、北海公园等景点;在每个景点下又细分出含有趣闻文化的故事,像“故宫的设计出自何人之手”“故宫里真的没有厕所吗”“天坛里真的有‘鬼门关’这一地方吗”等。不仅如此,本书还配上精美的插图,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北京。
本书可以让您在如今快速的生活节奏下,将思绪穿越回几百年前,将脚步走遍北京城的各个角落。人未至,心已远,拿起本书,让心灵去旅行吧!
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与西安、洛阳、南京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它拥有6项世界级遗产、同时也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文化遗产项目,因此北京是您选择旅游文化名城最合适不过的城市了。那么你真正的了解北京吗?
你知道北京在历史上到底有多少个称谓?前门楼真的有九丈九高吗?故宫、天门的设计又是出自何人之手?老北京四合院为何没有东南角?老北京人又是如何过春节的?
刘啸编著的《带着文化游名城--老北京记忆》一书可以让你知道这些答案并让你更加深入的了解北京的历史和最具特色的老北京韵味。
追溯人文奇趣,感受历史沧桑,领略老城风光。
这里有原汁原味的北京民俗;这里有地道的京腔京韵;这里有浓厚的北京情结;这里是北京,有一种难以忘却的老北京记忆。
刘啸编著的《带着文化游名城--老北京记忆》这本书记录的不仅仅是成都的历史文化,而是还有我们曾经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