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冯国璋(北洋时期最有争议的总统)/北洋风云人物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韩仲义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冯国璋(北洋时期最有争议的总统)》由韩仲义所著,小说把致乱之源过多归咎于个人,对历史运动合力的揭示尚欠深刻和充分。从全书气势上看,多了一些匆忙,少了一些厚重。尽管如此,它仍不失为一套好书,相信它的再版会有崭新的面目,带给读者更大的惊喜。

内容推荐

《冯国璋(北洋时期最有争议的总统)》由韩仲义所著,《冯国璋(北洋时期最有争议的总统)》的内容如下:

他是“北洋三杰”之一,为人精明,处事谨慎,被称为“北洋之狗”;他是众望所归的直系领袖,曾经的中华民国代总统。

他克扣军饷,贪污受贿,留下贪婪、吝啬的恶名;他改造旧军队,抵制帝制,致力于国家的和平统一,“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的家训,显示了他不凡的政治远见。

他执政之日正是北洋政坛最波诡云谲之时,有心治国,却无力回天,猝然离世,功过是非只能任凭后人评说……

目录

第1章 愤然从军

第2章 辅佐袁世凯

第3章 进京任教头

第4章 助袁夺兵权

第5章 逼宫篡位

第6章 血洗古城

第7章 江宁霸主

第8章 公开反袁

第9章 圆梦副总统

第10章 代理大总统

第11章 明争暗斗

第12章 坎坷“南巡”路

第13章 最后的岁月

后记

试读章节

这时管带脸上早已漾出微笑,高兴地问:“你上过几年学?”

冯国璋扯谎说:“前后八年,最后三年就读于保定莲池书院。”

管带兴致勃勃地说:“好啊,你写几个字我看看。”

冯国璋提起笔写了“天朝圣邦,皇恩浩荡”八个大字。管带的脸上笑成一朵花,拍着冯国璋的肩膀说:“从明天起,你给我当戈什哈(勤务兵),你愿意吗?”

“多谢大人提携之恩!”冯国璋立刻给管带大人请了个安。他高兴极了,对自己的随机应变感到很满意。

跟管带谈完话,冯国璋立刻去见提心吊胆的回军,把跟管带谈话的情况,添油加醋叙述了一番,回军感动得热泪盈眶,跪下纳头便拜。

“且慢!”冯国璋把他提起来,板着脸说,“回军,你知罪吗?你有贪污行为!”

回军吓坏了,赶忙向外看看:“我……我没有啊……”

“没有?”冯国璋眼睛死死盯住他,“你难道还想瞒我吗?米多少钱一斤?你虚报的多少?面多少钱一斤?你又虚报多少?几项加起来,共得利几百两,你当我不知道吗?还有你本月3日,出库大米一千五百斤,你报了多少斤?本月17日,你出库面两干二百斤,你报了多少斤?本月23日,你出库香油……”

原来冯国璋是个很有心计的人,他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对回军等人合谋贪污,时时留心,处处在意,一笔笔账目记了个清楚明白,以便在必要时摊牌,制服对方……

回军一听,吓得面如土色,哆哆嗦嗦地小声说:“国璋老弟,你……你……救救我吧,高抬贵手吧……”

冯国璋已不是昨天的冯国璋,他一下变得十分世故、老练和自信。他哈哈大笑,说:“老兄,放心吧,我冯国璋宁修百步路,不拆一座桥,我都给你在管带大人面前瞒下了。”

“是吗?”回军扑通一声倒地便拜,“贤弟,务请受愚兄一拜!今后有用愚兄处,纵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冯国璋赶忙将他拉起来,说:“仁兄何必见外?你我同是天涯沦落人,理应相掖相助。”

回军把三个狐朋狗友叫到一起,盛情款待冯国璋,后来,五个人成了好朋友。

冯国璋自从给苏管带当了戈什哈后,把管带哄得团团转。管带一拿小烟袋,他早把火递上去;管带要骂某个人,他总能铺排出某人一大堆不是;管带要奖掖某个人,他总能道出某人_.大堆好处。甚至问他爱吃什么,爱喝什么,爱玩什么,爱干什么,他都跟管带毫无二致。没有几个月,连管带的公务和难题,有时都要请他帮忙处理。

冯国璋从军后第二年秋的一天,他正帮助文案处理公文,其中一件上级的公文引起他特别注意:直隶总督李鸿章在天津创办了北洋武备学堂,从今年起,要从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中,推荐一批“有为”青年到武备学堂学习。冯国璋从军的这个军队,正是淮军。冯国璋心想:现在军队里,识字的人不多,有学问的人更少,今后朝廷要整军经武,必然十分重视军事教育和理论人才,我如能考上武备学堂,今后定能平步青云,出人头地。怕只怕苏管带不肯撒手……他想来想去,还是去找族爷,请他设法打通统领刘琪的关节,让刘琪再跟苏管带讲。第二天,他就请假去见冯士爽。冯士爽经不住他翻来覆去的缠磨,终于给刘琪写了一封亲笔信。冯国璋的心计没白费,他终于如愿以偿,成了武备学堂第一期学员。

从穷愁潦倒,到学习、生活都有了基本保障,冯国璋十分满意,他把个人的抱负,在舅父处所遭受的冷遇,一股脑儿化作思想动力,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学习,不管是军事理论,还是操演课,门门功课都名列前茅。

冯国璋还如饥似渴地挤时间自修文化课。为了取得一张正式文凭和检验一下自学成果,1888年,他向军学处长官请了三天假,偷偷地回到河间府去参加科举考试。虽然他昼夜思念妻子和老母,虽然此时离家只有二十多里地,他却没有顾上回家看一看,考试完毕,就匆匆忙忙赶回天津武备学堂。一个月以后,一张考中秀才的正式文凭寄到他手中。他所在的陆军科师生上百人,为他金榜题名举办了欢庆晚宴,连督办大人都出席并为之祝贺。

1890年,冯国璋在武备学堂毕业了。在气氛热烈的毕业典礼大会上,学堂总办荫昌发毕业证书,德国洋教习、中国教习代表分别讲话,冯国璋作为优秀学生代表也做了慷慨激昂的发言,博得一阵阵掌声和喝彩声。早在冯国璋学习期间,各科的教习,各处的总办、帮办,都很器重冯国璋,荫昌本人也对冯国璋颇有好感。因此,毕业前,荫昌亲自跟他谈话,动员他留校充任教习。冯国璋受宠若惊,欣然答应留校工作。

P6-7

序言

韩仲义先生从医从教几十年,出版过医学专著,发表过多篇医学论文,几次被评为省地拔尖人才。他的业绩已经够抢眼了,又一不留神成了著名作家。他酷爱文学,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坚持业余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科普作品几百篇,有二十多篇作品收入十几部选集。先后出版北洋军阀系列长篇六部,现代小说、纪实文学、报告文学五部,多次获省、国家文学奖。是一位颇具实力的多产作家。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韩仲义把北洋军阀人物纳入创作重点,多次到天津、北京、山东、保定等相关城市查阅资料,采访知情人,对北洋军阀的发展轨迹、心路历程有较深研究,有深厚的资料储备和创作激情。他以智慧、才华和悟性孜孜以求,自强不息,终于获得丰硕成果。

韩仲义年逾古稀,仍然坚持笔耕不辍。他做人低调,虽获得不少荣誉和成就,但从不张扬。他崇尚杜甫两句诗:“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追求真实价值,而非浮光掠影。在浅薄浮躁、物欲横流的今天,这种精神无疑是难能可贵的。

北洋军阀时期是近代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同战国时期相似,是一个狼烟四起、社会动荡的特殊时期。清廷衰微破败,列强虎视眈眈,反清灭洋运动风生水起,北伐革命如火如荼,封建残余负隅顽抗,军阀间拥合离拒、凶终隙末,交织成一幅云谲波诡、光怪陆离的历史画卷,加速了中国贫穷、落后、半殖民地化。北洋军阀祸乱中国短短十六年(1912—1928)中,国家元首(大总统、代总统、临时执政、大元帅)更换七人八任,内阁总理、代总理更换三十多任。最短者只任职六天。这种走马灯似的权力更迭,是社会动荡,政治势力疯狂角逐,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代理人的真实写照。直系军阀统治期间,虽然从客观上不自觉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了现代军事的雏形,但由于军阀穷兵黩武,争权夺利,加速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化,使中国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经济崩溃,百业凋敝,使人民陷入深重苦难之中。

直系军阀系列丛书,共三部,分别写了冯国璋、曹锟、吴佩孚三个直系大军阀,自198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欢迎,累印十余万册,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作者用翔实的史料、生动的文笔还原了一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形象。昔日风云人物的兴衰际遇、悲欢离合尽收眼底,其所附丽的时代风貌、历史变迁,乃至整个近代史、国情史也了然于胸,历历在目。

一个事物孤立地看,往往很难发现它的价值,一部书也同样。站在一定高度,透过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与参照,去俯览,去剖析,情况大不相同。直系军阀系列真实地、艺术地再现了近代史上不光彩但不无教训、不应忘怀的一幕。可谓绘声、绘色、绘情。在历史题材的创作中,真正做到“再现”很不易。尤其北洋军阀盘踞中国的十几年,天昏地暗,冥顽难辨,使人陷入一定的盲目性,使回顾和描写这段历史的人容易将倾向性与真实性对立起来,不惜曲解历史;或为投合而随俗、应景、效颦,不惜开历史的玩笑。直系军阀系列丛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力图寻找出人物一生前后连贯的文化心理线索,以此把人物复杂的人生色彩复原为一个活的机体,一些看似矛盾的人格侧面,都可以得到令人信服的诠释。其每部书的立意、选材、铺排和着色都有自己思想上的追求和一以贯之的科学态度。作者对所处时代纷纭复杂的矛盾采取全景式写法,将众多人物和多样的场景“调整成一篇完整的历史”。对这一历史时期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做了历史性的艺术反映。这与近年来以搜奇猎怪为宗旨的某些历史读物大异其趣。

直系军阀系列丛书的成就突出表现在作者全力创造艺术典型。历史小说需要有立得住的人物,而且对人物形象的容量及价值的要求非同寻常。这三部书在惨烈的斗争中,不仅写了冯国璋、曹锟、吴佩孚的政治心态史、文化心态史、感情心态史,还塑造了近代史上时有所闻,但并不被人熟知的形象,重现了他们独特的政治经历、生活道路、文化素养和最后命运。

三部书写了大量历史事件,通过主要人物带出环境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引出其与人物的关系。但作者始终把注意力放在事件中的人上,使得这套书既具“智商”,又具“情商”。书中军阀、革命党、清政府等相关人物多达几十个,既不能采取“列传”式写法,又不能使人物淹没在纷繁的事件中。阳夏之战、“二七”惨案、贿选丑剧,颠沛流离,炎凉落寞,都通过各色人等的态度、事件的变化和始末,演绎人物命运的深化。作者倾注的力量不仅在战场上,更主要的在不见硝烟的场合,包括会议、斡旋、官场往来、感情纠葛等等。作者抓住呈现人物心灵的跌宕变化,使众多人物在作者透视、聚集之下跃然纸上。

历史的真实是历史小说的基石,但并非单纯追求真实的“信史”。这套作品在真实性与典型性上做了探索。作者本意并非考证某些历史情节,而在于对众所周知或知之甚少的历史细节做一番咀嚼与品味。在重大史实和主要人物的政治面貌、性格特征上,基本上“谨守史范”;对历史上无明确记载的细节,则结合时代、环境及人物特性“遥体人情”,“悬想事势”(钱钟书语),进行合情合理的艺术创作。这样以史带文,以文证史,交相辉映,补出人物的心路历程,复原或部分复原人物的神韵,达到或近于深层次的历史真实。

作者把冯国璋、曹锟、吴佩孚三个军阀作为每部书的主人公,着力于人物形象的整体塑造,尤其对他们在历史关头所做的政治选择,特别是对人民的态度、感情做了无情剖示。而这种表现是沿着人物的思想脉络,逐步走向他们的灵魂深处。重视内在挖掘,让人物按照自己的信仰、观念、特质,干符合特定历史人物性格逻辑的事,逐步勾画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这套书的总体思路很明确:以文代史,以文代传,文中有史,史中有传,文史相融合。这种独到的结构设计,既吸收了传统叙事艺术的精华,又不囿于传统;既有外在手法的变化,又有内在深层次的创新;既写出多灾多难的历史沧桑,又写出历史风云人物的作为及感情心态。有高潮有悬念,有独立存在价值,但又构成一个线型的、链条式的运转机制。主人公的命运牵引读者一章章看下去,欲罢不能。

作者在叙事上注意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对主要人物事件不惜浓笔重墨,相反则惜墨如金,点到为止。在紧张穿梭中,不忘描绘主人公闲情逸致的“业余”生活,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冯国璋爱妻周砥的聪颖妩媚,举案齐眉;曹锟的声色犬马,藏娇纳妾;吴佩孚醉心于星相占卜、琴棋书画、兵法战策、湖光山色,尤其吴佩孚与前妻、现妻、秘书陶梦的感情纠葛,以及养女的“意外身亡”,在浓郁的生活和艺术氛围中,将文学和史学,知识和情趣融为一体,读来颇具意味和震撼力。

三部书在叙事风格上的独到之处在于娓娓道来,顺乎自然,没有丝毫做作之感和雕琢痕迹。作品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头绪纷繁。在历史过程的徜徉中,作者将风云变幻纳于胸中,集于毫端,在纷纭复杂的头绪中从容不迫,有条不紊,铺陈扬弃,纵横捭阖,写得既变幻莫测,又条理清晰。同时,作者也将其艺术触角伸入人物内心深处,写出各色人物的不同心态及微妙心理。加上富有情趣的生活细节,引人入胜的情节,构成主要人物复杂多重的性格特征。袁世凯的阴险狡诈,唱筹量沙;黎元洪的柔弱无为,敦厚木讷;冯国璋的狡狯圆通,首鼠两端;曹锟的愚氓颟顸,声色犬马;徐世昌的世故圆滑,老谋深算;段祺瑞、吴佩孚的刚愎自用、桀骜不驯,都被作者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莫泊桑说:“一部文学作品,不仅给我们讲一个故事,娱乐和感动我们,还要强迫我们理解蕴藏在事件中的深刻意义。”小说是诉诸形象的,思想性不是外加的,是形象、场面和情节的自然流露,水到渠成的。韩仲义的小说做到了。

毋庸讳言,本丛书人物,特别是次要人物的形象刻画尚欠丰满。三个主要人物的悲剧性命运的原因未能得到深刻揭示。小说把致乱之源过多归咎于个人,对历史运动合力的揭示尚欠深刻和充分。作品中有些理念性的东西,未能弥补不够充盈的时代氛围,尚难使读者获得当代意识对历史的烛照。从全书气势上看,多了一些匆忙,少了一些厚重。尽管如此,它仍不失为一套好书,相信它的再版会有崭新的面目,带给读者更大的惊喜。

著名评论家刘文典

后记

文学是我至爱,文学是我至求,徜徉文山书海如履仙境。

我受家父熏陶,自幼酷爱文学。工作中一直坚持业余创作,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发表习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政通人和,万众归心,心舒意畅,不满足“小打小闹”,想搞“大部头”。

因工作需要,我较多接触青年学生,发现他们对清政府腐败无能,列强侵略,军阀混战,国家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的史实知之甚少。于是,萌生了用喜闻乐见的长篇小说形式写这段近代史的念头。

直系军阀创始人冯国璋是我省河间县人,传闻轶事颇多,又近在咫尺,遂首先把写作兴趣放在他身上。我利用节假日和工余时间跑国家、省市档案馆,查资料、写提纲、采访知情者,投入紧张的创作。正巧,北方文艺出版社向我区文联约稿,对我的选题很感兴趣,很快编辑室主任田仲三先生与我接洽。经他热心指导、鼓励,1986年9月,一部45万字的书稿《悠悠总统梦》完成,次年顺利出版。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好评。后来田先生四次来沧,一起拟定《直系军阀乱世录》写作计划。1988年出版《赫赫中州王》,1991年出版《曹锟风流史》(再版时改《凄凄延庆楼》),1992年出版《萧萧华亭泪》,合计180多万字,先后加印3次,累计十几万册.图书出版后两度获“金牛奖”和中国作协、文艺报“新时期文学艺术”一等奖。

直系军阀是北洋军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皖、奉三大军阀之一。它虽然统治中国只有很短时间,却与其他军阀一样,给中国社会造成很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直系军阀的投资众多,如土地、房产、商号、银号、当铺及工商金融业等,不自觉地推动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同时创建了现代军事的雏形;另一方面,直系掌权前后,为扩张实力,实现武力统一和追求骄奢淫逸的生活享受,不惜穷兵黩武,连年征战,先后发动直皖、直奉(两次)、湘鄂、湘川等大小战争几十次,年军费开支高达全国总支出的64%!人民痛苦颠连,喘息难伸……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北洋军阀这段血泪史,有必要让人了解、记取、借鉴。然而,这段历史史料纷呈,头绪繁杂,支离破碎。因此,让死的资料活起来,让躺倒的人物站起来,还其本来面目,以史鉴文,以史育人,是我创作的初衷。本书基本“谨守史范”,其主要事件、人物、故事经过考证;为照顾广大读者阅读心理和欣赏习惯,在具体情节上做了艺术虚构、夸张和渲染,重视情节的故事性、连贯性、完整性;展示主人公悲欢离合的命运,再现了他们的独特经历和个性。

现在,北方文艺出版社决定重印这套丛书,为了呈现给读者全新的版本,本人对全书做了认真细致的修改润色,对主要事件重新做了考证,使史料更翔实,故事更精炼,读来更清新明快。

在成书过程中,受到北方文艺出版社领导、地市相关领导及众多文友的关怀、鼓励。初版后,省作协、市委宣传部、地区文联为这套丛书先后主持召开过三次讨论会,给予较高评价及宝贵意见,著名评论家及作家刘永典、郑熙亭、白海珍、文楚、西岸、吕凤坡、晏宁、魏新民、刘赫勋等在《人民日报》、《河北日报》、《文论报》等媒体发表大量评论文章,在此一并致以衷心感谢!

本人属业余创作,才疏学浅,谬误之处一定不少,恳请广大读者和师友批评指正。

作者

2011年10月于沧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