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拳意禅心
分类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作者 关玥
出版社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所谓学问,常解为有学有问,听上去似是而非,退其私则一无所获。所谓学,为人一生中所有实践经验;问,是人生中所有困惑与谜团。在实践经验与感悟中逐渐扫清困扰与迷惑,才是真正的做学问。困扰愈少,自然学问愈大。

关玥编写的《拳意禅心》是一本以太极拳为线索、以中国传统武术为依托,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著作。

内容推荐

中国传统武术的真正魅力,并不在于世界上所有的武术都共有的技击性、养生性及趣味性,而在于蕴含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那么,中国传统文化是如何影响与指导中国传统武术训练的?中国传统武术究竟是通过哪些方面、以何种形式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在武术习练和文化的滋养中,可以达到怎样的精神高度呢?关于这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在关玥编写的《拳意禅心》中或许能给您这些答案,或许能帮助您从另一种角度体悟武术、感悟生活、领悟人生。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缘起太极拳

 一、什么是太极拳

 二、太极拳练什么

 三、如何面对太极拳

第二章 寻源文化间

 一、何为文 如何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体验与实践

 三、论语的开篇

 四、三字经和善与恶

 五、国学热与于丹

第三章 拳者全之道

 一、完善全整

 二、万物无非关系

 三、太极拳为什么要慢

 四、松来松去为哪般

 五、空

 六、含胸拔背

 七、静定与共法

 八、中

 九、去除杂念的杂念

 十、拳架与套路

第四章 缠缚疑情伴

 一、练用异同

 二、站桩站什么

 三、推手推什么

 四、从实战这个话题想起的

 五、什么是自己的风格

第五章 内外有别乎

 一、外家与内家

 二、内就是意、就是心

 三、意动神速

 四、劲力与精气神

 五、不得不提王芗斋

 六、拳打千遍与辜鸿铭的背书

 七、民国怎么了

第六章 拳意禅心现

 一、拳禅合一

 二、合的是见地

 三、合的是真实

 四、合的是平凡

 五、合的是勇气和智慧

结语 万事之意无非明白

试读章节

无论富贵或是贫穷,也不管社会地位的高贵与卑微,每个人都拥有活明白的权利和机会,而这个明白的权利和机会,也正是众生平等的真实意义所在。还有,我们谈的,其实不仅仅是武术的一拳一脚。

每说到中国文化,武术必是其中无法忽略的内容,甚至在对外界展示的时候,因为其独特的魅力而需要摆放在比较显眼的位置。甚至可以说,在近现代的某一段时间里,外界接触并开始试图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契机,就是通过银幕上的中国功夫。提到中国武术,又因为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则必说内家拳,而太极拳借助各种宣传渠道,无疑成了内家拳的形象代言人,进而成了中国武术的形象代言人。

没有任何企图来给太极拳下一个完整的、精确的、终极的定义,所有的探讨都不过是希望通过逐渐深入的理解,来更有效地获得更加真实的认识和体验。对于任何事物来说,下定义都是一种暴力的行为,因为下定义之后我们就可以在未知面前找到安全感,并可以对自己进行欺骗,给自己一种已经了解的错觉,同时会因为这个自认的了解而停止继续的关注。下定义只是一瞬间的事,而深刻的理解和真实的体验则需要一生的不弃不离,且需要面对未知永远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所有定义生命的企图,都不过是在以对立的态度扼杀生命,但是要理解和体验生命,唯一的方式就是与生命生活在一起,爱生命。下定义是盖棺的死亡,而理解和体验,才是活生生的生活。

太极拳不是一系列固定的、特定的动作组合,也不是一种固化的风格或特色。太极拳是以太极理论来指导拳术,用拳术来表现太极理论,是无形无相的太极之道在有形有相拳术中的体现。可以说,任何拳术只要是以太极理论作为指导来进行训练和实践,就都可以被称为太极拳。由此也可以预见,太极拳绝不可能是某一个人或某一家族创造的。太极拳绝对是集体意识的表现,是由中国人的性格与内外品质决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独一无二的产物。道理很简单,我们可以用姓氏称自己的产品为张家的包子或李家的饺子,但我们绝不能宣称包子饺子就是我们自己的独家创始。

或者说,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体运动中的完美体现。对于自身,为正心诚意,修身养性;在技击方面,则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在更高的层面,太极拳则在于通过对自身的修炼来推己及人,并逐渐与自然和谐,以至最终通达天人合一的境界。

太极,是对宇宙最原初状态的一种形容,太极拳经称其。为“阴阳之母”,也就是在阴阳未分之前的状态。因为名可名,非常名,所以所有对于道的称呼都是不得已的符号。叫真理也好,佛性也罢,总之太极这个词同样代表了整体,是道的另一个名称。如果道是放之则弥六合,退而卷藏于密的,是上善若水般地无处不在,那么道也自然存在于最激烈、最极端、最不理智的搏斗中。正是,狗子也有佛性。所以说,虽然拳术是微末技艺,但也只有经过精益求精的切磋琢磨,了然了天地自然之理,才不枉太极之名。

那么,当拳术合于太极之理时,应该是一种什么状态呢?首先我们来看,《太极拳经》第一句就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经典不是用来解释的,因为所有的经典与教义都是启发性的,而寻求字句问的唯一释义本身就是缘木求鱼的愚蠢行为。如人与人的日常交流,只不过是在彼此对于相同事物的不同感受的基础上,试图达成一个模糊的共识。张三眼中的蓝色与李四眼中的蓝色一定存在着差异,那么蓝色这个词不过是两人对于这种颜色在交流中达成的模糊共识,所以把电器的智能功能,叫模糊。就钛极拳经》这开头几句,不同的人自然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启发。有的人会简单地认为这只是江湖式的开篇套路,有的人会联想到无中生有万法唯心,甚至有人会与量子物理学、宇宙大爆炸的理论相互印证。而我们就暂且从这个“机”字人手,尝试性地理解一下太极拳所追求的状态。P3-5

序言

春秋几度,如沙般在指缝间流走,过隙白驹,人生于猝不及防中消逝。所求所得、所失所恋、所寄托、所执着,一切一切,终为水月镜花。面对此生,我们所有被强加的、得来的及臆测的答案,又是否真的能够使心的焦虑和困扰于那一刻释然平静。

佛法说,“得大解脱,须有大疑情。”怀疑,本是人固有的性质,并不稀奇,更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重要因素。其来自于生物对于自身生存的担忧与恐惧,或者说,怀疑,来自于不了解。不了解自己,不了解周遭,不了解一切。于是人们倾向用这样那样的答案来回避所有的疑问,从经典、从书籍、从各种各样的师父那里。而问题在于,如果我们没有亲自体验并亲自找到,一切从外而来的答案无非是短时期的蒙骗,或者说取决于我们自己想要蒙骗自己多久。

界原是整体,是我们的生存需求使之有了东西南北;世本无节点,是我们的顺序习性创造了过去未来。这一切无非方便,本无对错,而当局限与困扰远大于方便时,则说明我们离源头已经太远太远。方便的作用,是使我们可以有序地接受整体,而同时也形成了我们在整体面前的局限。当分裂、片段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逐渐地融侵入我们的意识深处,我们了解整体的可能也就变得越来越微乎其微。

佛经中有盲人摸象的譬喻,其主旨并非否定几位盲人的见解,而是要说明每一个不同的见解在自己片面局限的角度与范围里都是正确的,而只有看到全部之后,才能理解其他每一个人的独到与局限,才能真正化解以偏概全者彼此坚持自己见解而产生的无谓纷争。

了解,只能是在见到整体以后,而部分的、片面的了解不仅不会解决困扰与疑问,甚至会使问题愈加纷繁复杂,甚至会导致自我在某个领域的彻底否定与自信的全盘丧失。之前说到疑情,而无论疑与信,其关键在穿透表象去抓住根本。知所先后,且得其一,则万事毕矣。

盲人摸象这个故事更深的启发在于,纵然每一个人都局限在自己的认识里,但每一个人的手还都是放在大象身上的。试想如果这其中有人把手放在了大象以外的其他东西上,问题就会演变得更为复杂,争论也就越来越显示出徒劳与无谓。而这种现象其实就反映在我们许多所谓的学术探讨中,看似火热积极、百家争鸣,实则不知所云,空耗精力与时光,更甚者则于学问贻害无穷。

在中国传统武术的继承与研究中,也同样出现种种质疑和争论,每个人都在试图寻找着令自己满意的答案。其中有强调养生的,有推崇技击的,有玩味理趣的,但终不能达成共同的认知,甚至很难自圆其说。中国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人身体上的体现。以太极拳、形意拳和八卦掌为代表的内家拳更是从名称到理念上都表达着这种文化属性。  世界上任何一种艺术都是因为其内在的文化支撑而彰显独特,中国传统武术亦然。中国传统武术的真正魅力,并不在于世界上所有的武术都共有的技击性、养生性及趣味性,而在于蕴含其中的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处就是通过对于自我和外部的认知,达到对于天地之理的了然。

所谓学问,常解为有学有问,听上去似是而非,退其私则一无所获。所谓学,为人一生中所有实践经验;问,是人生中所有困惑与谜团。在实践经验与感悟中逐渐扫清困扰与迷惑,才是真正的做学问。困扰愈少,自然学问愈大。

大易不言占,因为当已经看见整体时,一切就了了分明的呈现在眼前,所谓人焉廋哉。而占,只显示了对于未知和不确定性的茫然无措。易为日月,标示天地,日月为明,直指人心,也就是最终的知己知人知天地。通俗地讲,人这一生纵然内容眼花缭乱,其唯一的意义,无非是最终做个明白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