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行善是最好的养生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刘清山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面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需要心灵关怀的群体日益庞大,刘清山所著的《行善是最好的养生》以淡淡的口吻,聊人生、谈生死,让读者对生命有种全新的认识,一个人只有在生命受到重大威胁的时候,才会深刻体会到健康的重要,要获得身心健康,一方面要积极锻炼身体,另一方面要勤于行善。因为行善的人,内心平和、愉悦、满足,心灵得到了滋养,有利于身心健康和祛病延年。这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关于心灵关怀、临终关怀的治愈系温暖随笔集,这是一部兼顾社会效益和倡导全民积极养护身心的作品,它没有医学专业书的枯燥,也没有哲学书的深奥,适合馈赠亲友,做枕边书,有它做伴,浮躁不安的心绪会渐渐变得安宁……

内容推荐

刘清山写《行善是最好的养生》的初衷,是为了母亲。她已经年迈,苍老得让她的子女们不敢直视。脸上密集的皱纹,仿佛文字。是她坎坷一生的真实记录。母亲一生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罪,勤劳一辈子的她,终于到了可以安享晚年的时候,可又年愈古稀。人越老越怕死,这是因为子孙众多,在这个世界上有了更多的牵挂。人越老越避讳一切和死相关的话题,刻意地回避,其实更增加了对死亡的恐惧。人,终究是要死的。他期望,这本书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老人们对死亡的恐瞑。死亡那一端不是地狱,死是生命的句号,结束了,就对苦痛再无感知。而逝者的音容笑貌,会成为生者永恒的温暖回忆。

目录

第一辑 爱让我们无所畏惧

 搂着母亲入眠

 你还是很重要

 只要你愿意,我会一直在你身边

 我还没有准备好,你不能离开

 楼梯上的舞蹈

 地衣一样的女子

 花生红衣

 你在,我就心安

 父亲的遗憾

 草狗

 和一位白血病患者的对话

 君祭伉俪,来年谁祭君

 爱需要用行动来表示

 母亲的茶壶

 不到最痛不会打扰你

 谁是谁的依靠

 爱人不哭

 让生命安然地离去

第二辑 把癌症当作朋友

 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

 别被病吓死

 遇到不幸的时候,想想自己幸运的地方

 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想开些

 那些大难不死的人

 把癌症当作朋友

 鬓挽乌云时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绝症

 人有九条命

 自杀是弱者的选择

 在伤口处扎根

 你是不幸,但不是最不幸

 别迷信偏方

 你不孤单

 别把自己当成负担

第三辑 生命只是一场旅行

 死亡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可个白

 假若时日不多

 终点

 怕死不丢人

 宿命

 告别

 我要知道真相

 生命倒计时

 生命只是一场旅行

 不忌生何讳死

 人在绝境时应该怎么办

 当快乐与悲伤迎头相撞

 不幸教会了我们思考

 自己身上的痛只能自己疗伤

 与死亡擦肩而过

 乡村葬礼

 向世界说再见

 救命的话

 人生有涯

 人都有走投无路的时候

 角落里的昙花

 亲人不是你的“出气筒”

 没有人看你的笑话

第四辑 悄悄地做好事

 行善就是最好的养生

 花落留香

 歧视令人黯然神伤

 寿衣没有装钱的口袋

 一顿饺子的恩情

 怕打针的男人

 帮助比自己更加不幸的人

 一百分的人生

 生命的意义

 天使的面孔

 生命的宽度

 悄悄地做好事

 野兔作揖

第五辑 让健身成为终生必修课

 让心沉静下来

 挣钱容易挣命难

 哭吧

 让健身成为终生必修课

 一次心灵的夺路狂奔

 陆地上的游泳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有缺憾的人生

 男人的病多是作出来的

 失眠不是大事

 如果有来生

 复杂人生,简单生活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

 别把不幸放在心上

 女人的病多是气出来的

 不要拿生命开玩笑

试读章节

搂着母亲入眠

我在家中四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末,又是女孩,因此得到了父母特别的宠爱。小时候,作为他们的掌上明珠,自然会在家中享受到一些特权,比如好吃的东西,要首先由我“剪彩”,我吃够了,才轮到哥哥、姐姐们分而食之。母亲外出,跟班的永远是我。在街上,母亲总会给我买一些好吃、好玩的东西。最“腐败”的是,童年时光中,母亲一直搂着我睡觉,即使上了中学,只要我愿意,可以随时钻入母亲的怀抱中。母亲的怀抱,在我看来,是温馨、甜蜜的,安全、舒适,妙不可言,我特别喜欢闻母亲身上的味道,亲切中带着淡淡的清香,母亲说那是“娘味”,在母亲哼唱的“催眠曲”中,我很快就会进入梦乡。

上了大学,假期中回家。晚上又缠着母亲,想让她搂着睡。母亲讥讽道:“羞不羞啊?都是大姑娘了,还让妈搂着睡觉?”我厚颜无耻地回应:“再大也是您的小女儿,我就是要和您一起睡,不管您答应不答应,反正我不走了!”边说边把自己的枕头、被子狠狠放在母亲的床上。父亲知趣地到隔壁房间睡觉去了。说来,感觉那时的我挺自私的,多半个假期,从白天到晚上,母亲都被我“霸占”着。而母亲也很乐意搂着我睡,在她的眼里,我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当我有了孩子后,才算彻底离开了母亲的怀抱。不是不想投进母亲温暖的胸怀中,而是天天被自己的孩子折腾得团团转,根本就没有了和母亲温存的机会。常常在孩子入睡后,长时间的发呆,我在想母亲养育我的不容易,感慨母亲身上的“娘味”不知不觉中也传承给了我。

一向强壮如牛的父亲,竟然得了胃癌。驱车回家,看到母亲的第一眼,我就感觉一阵心酸。中等身材的母亲,几个月不见,突然间变得那般瘦小。她已经年过七旬,每天在医院里照顾父亲,身体怎么吃得消?父母养了我们兄弟姐妹四个真是没用,都在外地成家立业,能做的,就是偶尔回家看看,他们只能相濡以沫,照顾彼此。

所幸的是,父亲的胃癌是早期,经过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而此时,母亲竟然又倒下了。因为突发脑血栓,被送进了医院。此时父亲反过来照顾母亲。我们四兄妹,不约而同产生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恐慌,商定分别请假,轮流照顾年迈的父母亲。

作为教师,我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和父母共度。出了院的母亲头脑还算清醒,但生活不能自理。她又是一个生来不愿给别人添麻烦的人。晚上渴了、起夜都是自己强忍着。为了更方便照顾她,我提出要和母亲睡在一起。母亲坚决不同意。我知道,她怕身上有异味,影响到女儿的休息。我笑着安慰她:“您忘了,我从小到大就喜欢让您搂着睡,最爱闻您身上的‘娘味’。”母亲拗不过我,只能勉强同意了。(P2-P3)

序言

序言

对于生命,我们是一知半解的。生老病死,循环往复。既有来时的绚烂,又有去时的伤怀。我们琢磨不透命运,更无法左右自然的安排。

但既然生了,除非活够了,就没有人愿意永久的消逝。我在少年时代,偶然得知,自己将来也有走的一天。那一瞬间,异常伤感,既然人终究要死,那在这个世界上的奋斗,似乎变得毫无意义了。伟人和平凡人一样要死,好人和坏人殊途同归。老天爷是不是太不公平了?这样的胡思乱想,只是一闪而过。不知不觉,我从少年进入青年,然后又步入中年。感慨过往的少不更事。人在百无聊赖的时候,才会去想这些永远想不明白,并让自己意志消沉的话题。人生的意义,在于做了多少有益于他人的事情,而不是无所事事的空想。一个内心充实的人,眼中的世界有缺憾,但瑕不掩瑜,放射着迷人的光彩。

正常的人,都会害怕死亡。毕竟,死亡时的痛苦和另一个世界,对于我们都是未知且难以想象的。我写这本书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母亲。她已经年迈,苍老得让她的子女们不敢直视。脸上密集的皱纹,仿佛文字,是她坎坷一生的真实记录。母亲一生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罪,勤劳一辈子的她,终于到了可以安享晚年的时候,可又年逾古稀。人越老越个白死,这是因为子孙众多,在这个世界上有了更多的牵挂。人越老越避讳一切和死相关的话题,刻意地回避,其实更增加了对死亡的恐惧。人,终究是要死的。我期望,这本书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老人对死亡的恐惧。死亡那~端不是地狱,死是生命的句号,结束了,就对苦痛再无感知。而逝者的音容笑貌,会成为生者永恒的温暖回忆。

在这本书的写作进程中,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并和许多人沟通交流,探讨“生与死”的话题。和我交流的人中,有医务人员、教师、公务员和农民。在互动过程中,我发现,国内需要心灵关怀、临终关怀的群体其实是非常庞大的。西方国家在这方面已经深入研究数十年,美国还设立了临终关怀医院。而国内多数城市,这一块还是空白。一位医生朋友告诉我,在医院里看着那些对死亡充满恐惧和绝望的眼睛,他的心被深深刺痛了!

而国内关于临终关怀的图书,也少得可怜。学术类的图书,机械难懂,缺少生活性和艺术性。直面生死的文学类图书,几乎是看不到的。关于临终关怀的知识,我其实也知之甚少,带着一种无知者无畏的勇气和社会责任感,根据自己的思索和感悟,我坚持写了下去,不再是为了母亲,是为了芸芸众生,也包括我自己。

我在此呼吁,希望更多人参与到临终关怀的事业中来,个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读者们可以嘲笑我的能力,但我更希望你们能看到我的努力,我的这本拙著,只是为了抛砖引玉!

书评(媒体评论)

学会爱自己,爱他人,让每一刻光阴都坦然安宁,让每一个生命有尊严地谢幕。

——《恋爱婚姻家庭》杂志养生版执行主编王蕾

善行会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圆满,落叶归根之时,如果能如同秋叶般静美,实在是生命能获得的最美恩赐。

——《人之初》杂志编辑戚红娟

死亡,一直是个让人忌讳的话题。健康的时候不能谈死亡,病危的时候更不能谈死亡,就是对大去之期不远的耄耋老人,也不能谈死亡。不谈,并不意味着就不思考,人们对死亡的讳莫如深,恰恰证明了人们对死亡的莫大恐惧。喜欢清山的著作不在于他的文笔多么细腻优美,而在于,他勇敢地走进了一个禁地,那是一个灵魂之域。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我们如何帮助老迈的至亲减轻死亡的恐惧?这是清山提出的问题,也正是我们想问,却不敢问的问题。生和死,都是人生的大问题,如果不能坦然面对死亡,也就无法畅享生的乐趣。在清山的提醒下,我开始思索死亡,学会与死亡和睦相处。

——《分忧》杂志编辑听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18: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