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一部十分特别的经典,其文字精悍内涵丰富,主题鲜明论述深刻。在构架体系表达思想的过程中,老子把自己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逆向思维甚至另类思维以及独特的灵秀感悟、超凡脱俗的人生追求,用极富魅力的或严谨、或洒脱、或近似玩笑、或深刻含蓄的语言优雅地呈现于世,留给后世多少神奇的遐想。
读《道德经》不易,《道德经说什么(传统文化经典现代解读)》是作者王翼成解读《道德经》的心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道德经说什么(传统文化经典现代解读)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王翼成 |
出版社 | 西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道德经》是一部十分特别的经典,其文字精悍内涵丰富,主题鲜明论述深刻。在构架体系表达思想的过程中,老子把自己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逆向思维甚至另类思维以及独特的灵秀感悟、超凡脱俗的人生追求,用极富魅力的或严谨、或洒脱、或近似玩笑、或深刻含蓄的语言优雅地呈现于世,留给后世多少神奇的遐想。 读《道德经》不易,《道德经说什么(传统文化经典现代解读)》是作者王翼成解读《道德经》的心得。 内容推荐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一部《道德经》,短短五千言,却给后人留下叹为观止的精神财富和无限遐想的空间。 解读《道德经》,感悟老子的智慧,以一种更洒脱的心态面对人生,活出自己的人生境界。 《道德经说什么(传统文化经典现代解读)》是作者王翼成解读《道德经》的心得。 目录 再版序 总序:天人之际话经典 序:感悟《道德经》 上篇 道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下篇 德经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道德经》殊字索引 试读章节 道,不是很容易被人理解的一种存在,如果轻易能说清楚的话,就不是恒贯古今的那个道;万物皆被人冠以名称,可是如果用一个名就能够很容易描述道的形态和本质的话,那也不是恒贯古今的道的名。 天地万物诞生之前的状态,我们无法言说,姑且称之为“无”,她是宇宙的起点,却无形无象。时间自那个“无”点开始,天地从那个“点”诞生,万物因此而生发。天地万物诞生之后,因其有形有象而被人所观察、所感触、所认识,我们姑且称之为“有”。后来的人们只能从“无中生有”来体会“道”的奥妙,从千姿百态的万物实体理解她的妙用。如果一个人心无他欲,便可以虚静之心感悟道生天地、天地养育万物的玄妙;如果一个人物念太重,便只能被眼前万千物象所吸引,而无法感受其内在本质。 万物之始的“无”和万物之母的“有”皆来自于同一个源头,这就是“道”,只是我们给了二者不同的名称而已,由于不容易被人理解,我们只能用一个词来表示,这就是“玄”。“有”是玄妙的,“无”是玄妙的,“道”更是玄妙的,正是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发挥作用,才有了世间万物的生发,所以说,玄妙幽远的道是世间万物所由共生的神奇生命之门。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给人们营造了欲说还玄的氛围。以近似调侃实则严肃的口吻和话语,为世人讲述了一个抽象而深刻的问题:何为道?如果用现代语言来表示,那就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的本源在哪里?”并且他认为这是一个不容易说清道明,甚至也无法准确命名的问题。 我们不能说老子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就具有现代物理学的科学理念,更不能认为老子在进行“科普宣传”,不管老子如何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看似简单实则深刻的概念,他的目的只是为了扫清世人眼中的迷雾,消除世人心头的困惑,使人们“迷途知返”,回归到“道法自然”的虚静无为状态,因为老子所生活的年代充满了因私欲而引发的没完没了的纷争。 大干世界里,芸芸众生中,存在着许多既简单又不简单的事情,存在着许多看似明白又说不清楚的事情。很多简单的现象,其背后却有极不简单的原因;看似明白的事情,却蕴含着不可名状的机理。尘世之中,常有功名利禄左右人的行为,在功名利禄之外,还有滋生养育万物的天地不言不语,在天地之外,还有滋生天地的道无声无息。 人生短促,功名利禄如浮云,不会恒久存在,不仅如此,天地万物也不会恒久存在,只有那个平常人很难理解也不好说清楚、我们姑且称之为“道”的东西,才是唯一能够恒久存在的。也许有人会疑惑,这大干世界究竟是“无”还是“有”?如果你参透它的本质,你就能理解“有”和“无”其实不过是事物存在的两种恒定形态而已;如果你还没有参透,那么你就可能陷于迷茫之中,在“有”和“无”之间苦苦挣扎而毫无头绪。不能看破玄机,思想难免迷惑,行为就要出错,结果肯定有害。若有一双慧眼,再加上一点灵性,你便可以从恒定的“无”体察无化为有、道生天地的奥妙,从恒定的“有”理解大干世界万千变化的机理。 从现在开始,我们将逐步进人老子丰富而晦涩的心灵世界,将不断感受老子不同于常人的智慧思考,将徐徐接受老子带给我们的思维启迪。 我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思考:我们到底应该追求什么?我们怎样做才是有意义的? 也许人的世界原本也是简单的,只是由于人们喜欢思考,而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有时候,为了应对或回答其他人的思考和疑问,人们不得不对自己所干的事情做一些喋喋不休的解释说明。可是,随着你的解释和说明,其他人又会产生更多的疑问,如此在“疑问一解释说明”的循环往复中,问题越来越多,越解释越解释不清。因为你觉得你自己解释清楚了,别人却觉得事情不像你解释的那样,你说明的事情与你做的事情不一定是一回事。因此,从老子“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的惊世论断,我们获得的最大启迪就是:重要的不是给世人怎样的解说,而是把所要做的事情做好。 有时候,一些人所做的事情在外人看来很神圣、很崇高、很伟大,但如果用老子的观点来看,大干世界里,每个人所做的,其实只是天地间很平常的事情,既不是开天辟地,也不会万古长青。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才会坦然而轻松,才有可能保持平常心。平常心最重要。 有时候,有事情可做和能做一些事情,远比做什么事情更重要。在我们这个社会,企业家们做的事情,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更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成的。感悟可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企业家们真正的贡献和价值就在于参透“无中生有”的真谛,并将其运用到企业经营中。企业家以自己坚持不懈的创造性活动,使市场需求得以满足,人的消费欲望得以实现。P1-4 序言 出版社决定再版2011年出版的《传统文化经典现代解读》一套三本,并出版新作《说兵论道》,这四本书既可以单独发行,也可以合并成套。作为此套“3+1”的作者,我在欣喜之余,还想说几句。 从2011年秋一套三本出版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年,这期间我完成了对《孙子兵法》《将苑》《黄石公三略》《素书》的解读,经出版社编辑审定,决定将《孙子兵法》《将苑》《黄石公三略》合并为新书《说兵论道》出版发行,恰好《传统文化经典现代解读》一套三本再版,就这样变成了“3+1”,共同构成我《传统文化经典现代解读》的组成部分。 2011年出版的一套三本,有总序和自序,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很多重要而真实的信息,这次再版,继续保留原来的内容。 2011年一套三本出版,我也经常抽时间阅读,但因为有大量的讲座活动,我没有能够仔细地一本一本通读,所以,其中的一些错误和不当,不可能全部被发现,只是在读《周易》的时候,将发现的错误记录在册,此次再版,就更正了。 对传统文化经典做现代解读,是很有挑战性的事情,甚至是要冒风险的,比如说,在讲授《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系列讲座的时候,我可以根据国学经典所述做一些联想和延展性发挥,以增加讲座的生动性、趣味性,但是如果在出版物中也这么做,就难免要引起读者误解,甚至是专家学者的严厉批评。 我个人理解,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现代解读,首先是回归经典,阅读经典,这是对传统文化经典表达敬意的最好方式,通过自己的阅读,正本清源,搞清楚其思想内涵,而不是人云亦云,更不是以讹传讹;其次,一定要学以致用,把经典智慧运用于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中。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解读传统文化经典,都是从经典原文直译入手,力求搞清这些经典本意在说什么,然后再将本意的东西用现代人的眼光和思维加以理解和思考,力求得出有助于现代人的行为借鉴。 出版在即,诚望批评指正! 王翼成 2015年12月5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