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抗战中的延安/历史不能忘记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黄超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历史不能忘记系列丛书”是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专为广大青少年读者量身定做的主题出版系列读物,旨在让青少年藉此全面了解抗日战争的面貌,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由黄超著的《抗战中的延安/历史不能忘记系列》是丛书的一个分册,主要讲述红军落脚陕北、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制定抗战路线,延安整风运动,延安文艺座谈会,延安的学校与出版事业,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等内容。

内容推荐

  由黄超著的《抗战中的延安/历史不能忘记系列》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态度,严格尊重史实,凭借事实说话,本书内容包括:红军落脚陕北、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制定抗战路线、延安窑洞生辉、延安精神凸显、战胜严重困难、延安艰苦环境、事业创造奇迹、召开中共七大、迎接抗战胜利等。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客观地披露和介绍了抗日战争的爆发背景以及发动经过、侵华日军在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中国军民抗击侵略者的著名战役、献身于抗战的民族英烈等。其中,一些材料和观点尚属首次公开发表。

目录

修订版序

第一版序

红军落脚陕北 中共中央进驻延安

 报纸启发长征方向

 中央与陕北“互救”

 瓦窑堡会议

 西安事变

 党中央进驻延安

制定抗战路线 延安窑洞生辉

 第二次国共合作

 洛川会议

 论持久战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皖南事变

延安精神凸显 战胜严重困难

 新民主主义论

 “三三制”原则

 精兵简政

 开发南泥湾

 延安整风运动

 延安文艺座谈会

 保卫延安

延安艰苦环境 事业创造奇迹

 延安的学校

 中共中央党校

 延安指数

 延安的出版事业

 国际友人在延安

召开中共七大 迎接抗战胜利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对日寇最后一战

 从延安走向胜利

试读章节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今小金县)胜利会师,总兵力达10万多人。根据全国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当时红军所处的战略位置,党中央力主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而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却在此时分裂党和红军,中央红军经过长途转战,兵力损失大半,剩下不足3万人,而红四方面军却拥有五个军8万人。在这种情况下,张国焘个人野心膨胀,依仗人多枪多,公然闹独立,反对中央北上方针,提出南下向川康发展。最终北上的红军仅有红一方面军的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约8000人。红军进入甘南后,兵员有减无补。在9月12日的俄界会议后,中央决定北上,到中苏边境创建一个根据地,并将红一、三军团和中央纵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陕甘支队为扫清北上障碍,发起攻打腊子口战役,9月18日,陕甘支队突破天险腊子口后,越岷山,过施窝、大草滩,于20日到达甘南哈达铺。②

9月20日,中共中央进驻哈达铺,在当地邮政所获得了一些国民党发行的报纸,从中了解到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会合的消息,也才知道陕北还有一块相当稳固的红色根据地。在一份旧的《晋阳日报》上登载了阎锡山的一段话:“陕北刘志丹赤匪已占县城六座,有正规军五万多人,游击队、赤卫队、少先队不下20万人。”③虽然报道中有所夸大,但是毕竟让长征中的红军知道陕北有一支红军队伍,而且有根据地。22日,毛泽东在哈达铺义和昌药店内,召开了中央负责人会议,根据最新情报进一步分析了敌情,研究了北上的行动方案。同曰下午,在哈达铺的关帝庙内召开了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作了报告,将全军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又称陕甘支队),全军共编为三个纵队,约7000人,将红军北上的目的地初步确定为陕北。①

小镇哈达铺本是红军在困难之际进行短暂休养和整编之地,却无意之中成为红军命运的重大转折点。9月26日,中央进驻榜罗镇,从榜罗小学中找来很多报纸,了解当时全国的形势。②国民党在1935年8、9月的《大公报》上刊登了关中“匪情”和陕北军事形势转变等有关陕北根据地的报道,这些报道再次证实了陕北红军的存在与活动情况。27日,中共中央在甘肃通渭县榜罗镇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改变了俄界会议主张将北上到中苏边界建立根据地的意见,作出了进入陕北的战略抉择。正是因为知道陕甘边根据地,中央红军解决了长期困扰的落脚点问题。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起县城),历时整整一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宣告胜利结束。中央到陕北时,剩下五六干人。据很多的历史资料记载及亲眼见过中央红军到陕北的老人回忆,当时的中央红军衣衫破烂,人又黑又瘦,像叫花子队伍。

在陕北,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得到了当地党政军民无私支持和拥护,不仅解决了生死存亡问题,得到休养生息,而且转入了又一轮发展壮大期。

P2-P3

序言

抗日战争,这是个历史性和现实性都很强的话题。

说它具有很强的历史性,那是因为,这场战争的爆发距今毕竟已有62年。时至今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日两国正面向未来,致力于建设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至于有关反映抗日战争的文章和书籍,60多年来则更是难计其数。

说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则是由于:其一,抗日战争毕竟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发动的历次侵华战争中最残酷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最坚决并最终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场战争。这场惨绝人寰的侵略战争造成了3500万中国人的伤亡,造成了1000亿美元的直接财产损失,使千百万中国人流离失所。这么一场空前的民族大灾难,无论如何不应该也无法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其二,抗日战争虽然早已结束,但它给我们留下许多血的教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尽管有一时的强弱之别,然而玩火者必自焚,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贫穷、落后就要挨打,就会受人欺辱,只有国家富足强盛,才能人民安居乐业……所有这些,都将犹如警钟长鸣,时时警示着世人。其三,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中华儿女在这场民族灾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抗战精神,作为一种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时间再久远,都将永久地熠熠生辉、光芒四射。在和平的年代里,在社会经济建设中,我们仍然需要弘扬这种宝贵的民族精神。其四,随着时间的推移,抗日战争渐渐成为历史,年青的一代只能从历史书籍、从教科书中去了解这场战争的真相了。也正因为如此,在日本,总有那么一些人不时地挑起事端,他们或在教科书问题上大做文章,或在日军侵华史实上黑白颠倒,企图篡改历史,误导后人。历史霎时间似乎成了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女孩。为此,要不要把这场战争的本来面貌告诉世人特别是年青的一代,显然成了摆在每一个史学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有鉴于此,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约请了长期从事抗日战争问题研究、占有大量客观资料的专家学者,历时数载,撰写了这套“历史不能忘记”丛书。丛书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态度,严格尊重史实,凭借事实说话,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九一八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八一三淞沪会战》《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南京大屠杀》《百团大战》《日军细菌战》《中国空军抗战》《中国海军抗战》《中国抗日远征军》《抗日英烈民族魂》《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纪实》《国际友人与抗日战争》《华北抗日》《华东抗日》《华南抗日》《抗战中的延安》共19个分册,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客观地披露和介绍了抗日战争的爆发背景以及发动经过、侵华日军在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中国军民抗击侵略者的著名战役、献身于抗战的民族英烈等。其中,一些材料和观点尚属首次公开发表。

日本的一位首相曾经说过:“我们无论怎样健忘,也不能忘记历史。我们可以学习历史,但不能改变历史。”作为一种民族灾难,抗日战争过后的今天,无论是挑起这场战争的加害国还是遭受侵略的被害国,惟有正视史实,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防止悲剧再度发生。而再现历史真相又是问题的逻辑前提。我想,这恐怕正是撰写和出版这套丛书的目的所在吧。

作为抗日战争的亲身经历者,我愿意把这套丛书推荐给需要了解和应当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5: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