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技术性别历史(重新审视帝制中国的大转型)/海外中国研究系列/凤凰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英)白馥兰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技术性别历史(重新审视帝制中国的大转型)》作者白馥兰从性别、技术、历史的角度,重新对帝制中国的大转型这一宏阔主题进行了细微的探索,独具慧眼,分析透彻,给人启发。书中提供了关于晚期帝制中国的个案研究,它包含了众多的理论背景、思路梳理,有分析方法的引入,也有极为开阔宏大的视野。

内容推荐

技术史能否有助于我们了解晚期帝制时代的中国?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关于前现代中国技术的历史叙事,大体上都围绕着一个现成的情节:在技术方面,中国曾经有过创造力丰富的繁荣阶段,中国文明有着世界上最精湛的技术。然而,在1400年前后,中国却开始步入一个技术上止步不前并日趋衰落的时代。在另外一种历史叙事中我们却能看到,明、清帝国这位技术上萎靡不振的巨人却生气勃勃。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中华帝国的富裕、强盛至少持续到侣世纪末。这两种表面上互为矛盾的历史叙事,到底说明了什么?关于技术停滞的历史叙事是完全错误的?或者,在帝国社会的运作当中,技术根本就无关紧要?白馥兰在这本书中让读者看到,面对像晚期帝制中国这样的前现代社会,技术史研究者需要具备更好的问题意识:技术到底是什么?技术有怎样的功用?技术到底意味着什么?透过这些问题重新看上述两种不同历史叙事,白馥兰让我们看到其表面上的矛盾性之下的相容性。

在《技术性别历史(重新审视帝制中国的大转型)》这本书里,白馥兰探讨了诸如技术与伦理、技术与性别主体性(女性和男性)、技术与国家建制等问题,来阐明物质环境和实践如何塑造了日常生活经验的图式以及政府的意识形态、自我技术以及主体的技术。这本书关注了从耕织到绘图、建房、开药方或者写文章等不同技术,对于日常生活中宏观与微观政治之间的交互作用、晚期帝制中的治理手段都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深刻见解。这些研究让我们看到,性别原则被编织进整个帝国的经纬脉络当中:上至宇宙观以及统治理念,下至国家建制的物质基础以及家庭环境中的日常实践。

目录

插图列表

致谢

版权许可说明

导论:技术的权与力

第一部分 道德秩序的物质基础

第一章 生活机器:中国晚期帝制时代的居家建筑与社会秩序的打造

 生活机器

 在晚期帝制中国打造新型社会秩序

 物质上与道德上的模糊性

 技术作为文化

第二章 教化与养民的景观:晚期帝制中国的自然资源、人与国家

 后稷之国

 鱼米之乡

 农业国家的天命授权

 养民与教化的景观

 一半满、一半空的杯子

第二部分 女子之术:锻造女性的美德懿行

第三章 女性的工作与女性的位置:纺织物与社会性别

 女德与社会秩序

 妇女的劳作与家庭地位

 关联与隔离:织物与域界隔离

 女性工作与男权制

第四章 支撑感觉的构架:礼教、愿望以及一个自己的地方

 房屋与现代存在:意义并行的构筑学

 对现代空间的理论阐释

 中国式“在房屋中存在”的构筑学

 礼教空间与展示正统的建筑

 风水空间:自私的愿望?

 审美的空间:与道德无关的美与慧

 家庭和顺的空间

 居家空间与通往现代性之路

第五章 生育力的故事:医案中的生殖叙事

 晚期帝制中国的医案

 女性的健康

 结语

第三部分 男子之术:毛笔、耕犁以及技术知识的本质

第六章 科学·技能·技术———物事与知识之间的通道:以帝制中国的农业为例

 科学、技能和技术

 晚期帝制中国:农学作为国家的科学

 结语

第七章 君子之务:精熟地驾驭耕作知识

 私修农书

 徐光启:脚踏两种传统

 治家的才德

第八章 农事图像:是技术蓝图,还是顶礼的圣像?

 《耕织图》及其传统:帝国秩序的标记

 王祯的《农器图谱》:木版印刷与诗画相配

 再迈出一步?

 结语

参考文献

译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9: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