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更系统地观察同区方言及方言区之间、各词类重叠现象间的异同,付欣晴著的《汉语方言重叠式比较研究》以比较的视角观察分析了汉语各方言和各词类中的重叠现象,即以各词类为经、各方言区为纬对汉语方言重叠的整体面貌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调查、描写、分析、比较和解释。
付欣晴著的《汉语方言重叠式比较研究》以比较的视角观察分析了汉语备方言和各词类中的重叠现象,发现重叠在方言中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构形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构词方式。其中“构词”作用体现为形容词、动词、最词重叠后的“名词化”(以官话为代表),名词、动词重叠后的“形容词化”(以闽语为代表)。构形的主要作用则是表示一定的客观“蜃”,但也有部分重叠形态的语义焦点是表示说者对量的主观评价或对事物的丰观感情,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从各词类重叠形态的分布及内在规律看,汉语方言现有格局可谓三足鼎立:官话、吴闽粤语、湘客赣语。官话不仅重叠词类最多(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代词和副词),而且以单纯重叠形式为丰;吴闽粤语次之(动词、形容词和量词):湘客赣语最少(只有形容词和量词),但是有丰富的带缀重叠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