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南三门峡陕县卷)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尚根荣主编的这本《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南三门峡陕县卷)》里集结着散落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的故事瑰宝,它们是:对我国民间故事最真实、科学、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对日益流失的民间文化遗产的国家级抢救;不可复制的口述活历史;包罗万象的故事版地方百科。这些原汁原味、通俗易懂,充满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启迪性于一体,让我们于妙趣横生中品味本土异乡风土人情,于奇思妙想中感悟世间百态、懂理明智。

岁月砥砺,口耳相传。让这些美好的故事流传下去,成为世代相承的永恒记忆——向热爱讲故事、听故事、写故事的人们,致敬!

本书适读人群:家长、孩子;老师、学生;讲故事、写故事的人;文学、历史、民俗等爱好者。

内容推荐

尚根荣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南三门峡陕县卷)》收录了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的包括神话、故事、传说、笑话在内的民间故事近300篇。这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为读者生动地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与劳动画卷。卷中附有二十余幅展现当地风土人情的彩色插图,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目录

神话

 盘古氏造世界

 太上老君造锄头

 太上老君炼丹炉

 太上老君降牛

 仙姑洞

 黄河鲤鱼

 老君犁黄河

 南山埋金北山撒煤

 神农氏尝百草

 十拜和指望

 铁拐李认亲

 大禹制龟开三门

 老君出世

 黑龙潭

 神火炼山

 歪头山

 忆老君

 羊十八

 老君列石

传说

 召公息棠荫

 白蛇下山

 茅津渡

 三颗石印

 九朵莲花山

 虢公拜神亡国

 汉文帝拜河上公

 王莽撵刘秀

 观音堂的传说

 乾隆火烧红崖寺

 舜耕历山

 敬德勒马观古槐

 郑恩吃瓜

 石门传说

 金马驹

 石瓮沟

 “芦景”砚的传说

 水淹恶乡绅

 白龙娃

 空相寺

 大通寺三生公主墓

 奶奶庙

 搬塔

 五女坟

 伪德岭

 石门与官爬

 刘娘娘

 原店“百鸟朝凤”院的传说

 小石娃巧建朝凤院

 大少爷荡尽万贯业

 硖石金牛

 莫云台的来历

 刘秀误

 朱洪武的传说

 富人的钱都是从穷人身上来的

 关公收周仓

 木匠的尺子和眼睛

 鲁班传艺

 陕州城隍

 响屏山的传说

 石门

 蹬鸡泉与没鸡岭

 斗鸡泉

 弥陀石

 火烧阳沟的传说

 老女坟

 马武的传说

 马武出生

 马武寨及三件宝

 马武赚姚琦

 走马坪

 腊八粥的来历

 “年”的传说

 糖瓜粘住灶君嘴

 贴门神

 穷人熬年

 吸烟的传说

 烟熏蚊子

 刘秀泉

 塔山庙

 铁瓦庙

 金兀术不攻陕州城

 甘山钟

 金鸡岭

 罗汉峰

 人为财死

 黄芩的心为什么是黑的

 小潭河的传说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灶君的传说

 米面盒

 元宵和小年的来历

 黄脸关羽

 关爷显灵

 北阳石狮的传说

 赵匡胤卖雨台

 狗王庙传奇

 贺仙姑

 鱼儿关口

 龙卧滩的由来

 神泉

 乾隆界碑

 领羊

 古钟逸闻

 白土沟“梁半斗”的传说

 石榴生虫的传说

 磁钟村的传说

 二才卖花

 石龟成精

 十里庙传奇

 瞎子敬香

 道士过年

 妖精湾

 树庙

 椿王之说

 刘娘娘

 蛇窝村

 魏野草堂

 进士坟

 将军坟

 媳妇寨的传说

 碾子

 黄村来由

 偷龙王

 龙相斗

 油缸里的“神树”

 天书寨

 仰天池

 心头肉

 鸬鸬鸟

 红高粱

 七仙潭

 火烧红门寺

 罐煮梨村的传说

 古砚

 神水的传说

 陕州娘娘的传说

 楚王坟

 魏王寻子岭

 光绪皇帝和武举人

 原店村的来历

故事

 画中灯

 阿兰鸟

 猴子滚西瓜

 小镗锣

 宝葫芦

 雁蛋篮

 漏

 说话算数

 算卦

 小孩没腰

 长工二青

 “引食”

 秃地主

 智斗万人恨

 是谁吃了葱秆

 三个女婿作诗

 傻子成亲

 王全招驸马

 “梦得灵”的故事

 不同的种子

 马马虎虎

 将恩不报反害人

 见财起意

 天下无敌

 金子和蝎子

 胡侃和胡闹

 箭箭不离屁股

 土地爷找天边

 不识字先生

 大学问先生

 小镜

 猴看家

 楚玉

 地主拜长工

 无价宝

 张老汉卖油

 暴雨救良缘

 王半仙算卦

 鸡皮闹鬼

 有窍

 猴子烙屁股

 先有鸡

 先有蛋

 乌鸦反哺

 王告告

 李奉先连窝端

 解学士

 聪明的连娃

 省油的妙方

 卖跳蚤药

 算卦

 剃头

 戏弄富商

 戏弄伪保长

 打赌

 二举子作诗

 雷家长工张蛮牛

 新媳妇哭烂碗

 “两好搁一好”的来历

 李大猷轶事

 黑脸旦训“子”

 赃官楼

 李巷移尸赌阎青

 卫刚普传奇

 吕洞宾的故事

 菊花埝

 黑虎龙关

 一母三进士

 柿子的故事

 私自回家提头上京

 儿不嫌母丑

 贼小虫的故事

 攀亲戚

 断桥

 冯燕从戎

 狐仙的故事

 权大汉外传

 报恩

 孝子

 蛤蟆塔的故事

 孝子送锅

 狼老婆

 立牌坊问娘

 红公鸡尾巴长

 先生和学生

 惯子如杀子

 讨工钱

 范十五与金蛤蟆

 穷富两家亲

 勤俭匾的故事

 “抢”来的家业

 鸡鸣诗

 献计

 妈和马

 长工和狗

 画眉舌头

 人参娃娃

 夜半棋局

 智惩恶犬

 午夜奇遇

 穷人的作用

 义马

 蟒泉

 打桩记

 元宝树

 老鳖报恩

 报应

 金山鸡的故事

 小镗锣

笑话

 骑驴背鞍

 瞎子听声

 三乎堂

 新老秀才和校董

 走到河里对

 没有听清

 长工与秀才

 你还没我大

 财主与剃头匠

 浪荡公子学诗文

 馍卷馍

 四个不孝儿

 一文钱

 张绅士和李财主

 李小气和张刻薄

 假若李白杜甫在

 对雪吟诗

 你比大还有福气

 老婆念作

 舔屁股不歇中午

 机智莫小全

 认哥哥

 不重复

 行酒令

 巧媳妇对诗

 秀才对话

 顺话

 狼心狗肺

 看瓜

 孝媳妇

 画像

 写对联

 撒气

 一字

 新婚对联

 巧写红白事情联

 目不识丁

 傻女婿坐席

 傻儿学话

 张兄、侯弟两个妻

 香瓜

 “馋嘴猫”走亲家

 海娃抵债

 学说话

 对诗

 不准说“不”

 吝啬鬼

 试儿媳

试读章节

黑龙潭

采录:顾丰年

1980年9月采录

陕县柴洼乡黄河南崖,有一座半岛(距龙潭村不远),岛上有一个石峰,活像一头雄狮,当地人就叫它“狮子头”。狮子头下面,有一个深潭,潭里的水发黑色,人们叫它“黑龙潭”。这个潭到底有多深,谁也不知道。有人曾用禹王庙门前的大旗杆插到里面,也没有探到底。黑龙潭看起来平平常常,但是从这个潭里能看出第二年收成的好坏。每年冬天,黄河封冻后,黄河两岸的人从冰河上过往时,都要看看这个黑龙潭。如果潭上结一层冰,透过冰层看到下面一潭黑汪汪的水,那么第二年就是一个丰收年;如果黄沙漫潭,下面看不见水,那么第二年就要遭年成。

为什么从黑龙潭里能看出年收成的好坏呢?据传说,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上古的时候,天下大旱三年,庄稼颗粒不收。有一个穷家姑娘叫玉凤,父母都病倒在床上,奄奄一息。他们已经几天没饭吃、没水喝了,两个老人嘴唇千得裂开了口。到哪里去弄水呢?河千了,井枯了,地里干得冒烟。闺女没办法,只得到龙王庙里求雨。闺女跪在庙里整整求告了一天,不但求龙王降雨救她的爹娘,还求龙王救全村的百姓。她的诚心感动了龙王的儿子小黑龙,夜里偷偷降了一场雨,救了许多人。但是小黑龙却为此事触犯了天条,玉皇把他关在三门峡谷的一个深潭里,这就是黑龙潭。

小黑龙被关到潭里后,感到很气闷,就想了一个解救自己的办法。一天夜里,玉凤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王太子模样的人来到她家门口,愁眉不展地说:“我是东海龙王的小太子,因为降雨救灾,犯了天条,被关在狮子头下面的黑龙潭里。现在只有你能救我。”玉凤是个好人,听说小黑龙因为降雨受这么大的罪,心里很不平。她说:“只要你能得救,我就是死了也心甘情愿!因为你会降雨救人,我什么也不会。”

小黑龙说:“要救我也很容易,只要把狮子头下巴上的一块圆石疙瘩打掉,我就可以出来了,不过,要打掉这块圆石疙瘩,还得……”小黑龙的话还没说完,天上闪了两道亮光,他就不见了。

第二天玉凤醒来,梦里的事她还记得很清楚,她感到奇怪,急忙跑到狮子头上一看,果然有一块圆疙瘩石头。她找了块大石头,站在上面使劲地敲。敲了半天,那块圆疙瘩石头怎么也敲不下来。玉凤一闭眼,又看见小黑龙来到她跟前说:“昨晚给你托梦,叫天神发现了,不准我和你说话。现在我告诉你,这块圆疙瘩是把天锁,只有用神钥匙才能打开。”

玉凤问:“神钥匙在哪儿?”

小黑龙说:“你往上走四里,在左家沟的黄河当中有一块老君列石,列石下面有一条石缝,缝里有颗珍珠,那就是神钥匙。”  玉凤听到这话很高兴,一睁开眼,小黑龙又不见了,刚才的话还清清亮亮地在她耳边响着。于是她顾不得劳累,一口气跑到左家沟。因为当时黄河已经千枯,所以她一下子就跑到河心的老君列石旁边。她趴下身子一看,果然石头下面有条裂缝,不过里面长满了老蒺藜。她不顾蒺藜有刺,伸手进去一把一把地拽了起来。拽得她双手鲜血直流。当她拽完最后一把蒺藜时,眼前突然一亮,一颗明亮的珍珠从里面滚了出来。她抓住珍珠就往狮子头上跑。到了狮子头,玉凤用珍珠往疙瘩石上一碰,只听得“吧嗒”一声,圆疙瘩掉了。玉凤身上的劲已经使尽,一松气,“扑通”一声昏倒在地,手里的珍珠也滚跑了。

玉凤醒来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她手里的珍珠没有了,就往地下找,但是怎么也找不到。她知道事已办成,就回家去了。

原来那颗珍珠是老君的法宝,玉凤用过以后,老君就把它收回去了。

黑龙潭的天锁被打开以后,小黑龙就从潭里逃了出来。他不敢回东海,就成了四海游荡的野龙。不过他更加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了。天旱的时候,总要兴几场雨解救老百姓。

玉皇知道这事以后,就派了许多天神天将去抓他。小黑龙虽然本事不小,但到底寡不敌众,终于被抓到天庭。玉皇厉声问道:“大胆孽龙,以后还敢不敢犯天命,偷降雨了?”

小黑龙理直气壮地回答:“天旱降雨,理所应当,救灾救民,为啥不敢!”

玉皇大怒,马上下旨把小黑龙斩了。斩了小黑龙,他怒气还不消,气冲冲地说:“民女玉凤私放小黑龙,罪也该死。”说罢,玉皇又下旨命雷公去处死玉凤。

雷公奉旨来到三门峡,见玉凤正在门口做活,就用一个霹雳打死了她,又烧起了一阵天火把她的尸体烧为灰烬。玉凤无辜被害,冤气冲天,她的骨灰合成一团升到天空,要去寻找小黑龙。再说小黑龙被斩以后,化成一股黑气飘到三门峡,正好遇到玉凤的骨灰,便合到一起,钻到黑龙潭底下去了。天下大早的时候,这股黑气就往上升,化为乌云,又降下雨来。

玉皇看到这事,更加恼火,但因小黑龙已经被斩了,黑气有神无形,所以没法治他们。玉皇想不出好办法,就对天神天将们说:“谁有办法制服小黑龙,我重重有赏。”

话刚说完,只见风神走近说:“臣愿前去一试。”

玉皇十分高兴,命他马上动身。

风神来到黑龙潭边,“呼呼”地刮起了大风,只刮得满天黄沙,天昏地暗。小黑龙没有防备着这一手,一团黑气被刮得东飘西散。风神得意扬扬地把黄沙卷进潭里,把潭漫平,然后去领赏了。这一年天下遭受大旱。  黑气被刮散以后,聚不到一块,四处飘荡。这时老君云游天下,为小黑龙的精神所感动,就用手一招,散在四处的黑气又聚到一起了。老君从葫芦里拿出一颗避风丸化进气团说:“只要做得对,不怕化成灰;好事任你做,坏事切莫为。”

说完这话,老君吹了一口气,把黑龙潭里的黄沙全部吹出来,黑气又钻进潭里去了。

以后,每年冬天,风神就与黑气斗法。黑气有了避风丸,不容易被吹散;但风神也有各种各样的法术,双方各有胜败。如果黑气被风吹走,黄沙漫平了黑龙潭,那么这一年就要遭年成;如果风神被黑气赶跑,潭里是黑汪汪的水,那么这一年就能获得好收成。

P13-15

序言

人类不能没有故事

故事,是人类对历史的记忆,它记叙和传播着社会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构建着社会的文化形态。具有五千年文明底蕴的古老中国,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讲故事的传统。那些“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奇的故事,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澎湃着感人的生命张力。作为先人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民间故事中充满了民族的智慧和生命的记忆,它传承了朴素的文化血脉,是民族文化得以认同的载体。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对于生命尊严的守护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比上学读书带来的影响力还要绵久和强大。民间故事中蕴含着的历史文化、理想信仰、价值观念、情感道德、生活知识等丰富内容,具有精神娱乐、知识传播和教化启蒙三重作用,不仅给人以知识和智慧,也给人以启迪和力量;不仅传播着社会价值理念,也构建着美好的精神家园。

纵观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史,我们的祖先讲着“女娲补天”的故事,开创了华夏民族的创世纪元;伟大领袖毛泽东讲着脍炙人口的故事“愚公移山”,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又讲着春天的故事,跨入了豪迈的新时代。一个有故事的人生是辉煌的人生,一个有故事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故事,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民族走向成熟,也伴随着我们的国家走向强大。

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故事,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故事,复兴的时代不能没有故事。那些美妙动人的民间故事,在世代的传承中,已经内化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融入中华儿女的品格中。然而,在文明更迭、社会转型的年代,很多优秀的民间故事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把祖先留下的精神遗产抢救下来、保存下来,完整地交给后人,是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为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把对民间故事的抢救和传承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并将《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常抓不懈。

除了中国,哪个国家还能有如此丰富的故事,并有如此众多的故事传承人和听众?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样式和娱乐方式,民间故事或许会被人们冷落,但我相信,作为中华文明的血脉,民间文化的基因始终流淌在亿万人民的血液里,它的根不会断。

人类没有故事将会平淡无奇,世界没有故事将会索然无味。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我们越来越需要倾听那些本真的、自然的,充满着文化多样性魅力的故事。让我们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美好故事世世代代地讲下去,让中国的崭新故事向人类倾诉更多的精彩。

2014年4月

后记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南三门峡·陕县卷》终于正式出版了,她的诞生在陕县民间文学史上又写了灿烂的一页,也是陕县群众文化工作者向全县人民献上的一份丰厚礼物!

这卷民间故事集编纂的基础是1988年油印成册的《陕县民间文学集》的资料本。记得当时市、县有关领导对这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的文化工程十分重视和关心,组成了领导小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深入民间搜集、采录和整理。尤其在组长、原县文化局局长刘安璋同志的组织领导下,副组长焦光民、贪更厚和主编杨军茂,副主编杨建厚、刘邦项等同志通过数年之久的不懈努力,为资料的编辑工作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特别是致力于民间文学收集整理的文化局剧目组组长杨军茂、张茅乡白土坡村农民、民间文学工作者刘邦项等,他们对文集的出版是功不可没的,他们的名字也为人们所铭记。

县委、县政府对编纂出版《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南三门峡·陕县卷》十分重视,成立了编纂委员会,认真研究制定了开展这项工作的具体方案,提出了明确要求。具体组织实施这项工作的陕县文化馆立即组成阵容强大的采录编辑队伍,在保障单位日常工作的前提下,克服了时间紧、人员少、任务重、要求高等困难,大家积极主动,乐于奉献,冒酷暑、顶严寒,走遍全县大部分乡村,深入民间,走村串户,获取了大量的原生态的民间故事素材,为之付出了大量汗水和心血。历时一年的辛勤劳作,终于使《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南三门峡·陕县卷》得以完成出版。他们是县文化馆馆长尚根荣、文化馆党支部副书记杨建厚、副馆长张冬平、虎艳丽、张琦、秦仙绸、张冬霞以及韩淑梅、薛冬红、赵君虎、尚力、张海霞、刘永君、刘春华、宋红霞、姚仙娅等同志,在此向他们表示敬意。

在编选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南三门峡·陕县卷》的编纂体例,体现“全面性、代表性、科学性”的原则,注意题材的广泛,内容的丰富,尽量保持故事的原汁原味和地方特色。同时注重突出品牌故事,收集文学价值高、开发潜力大的传说故事,在原资料的基础上重新整编。或增补、或删减、或修改,尽量保留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注重故事的历史环境和口头传播的大众性,并把主要精力放在挤掉水分上,从而保证了县卷的整体质量。

这本县卷的编纂工作受到市、县各级有关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县委书记高战荣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为县卷本撰写了前言,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崔飞飞、县政府副县长潘新乐对县卷的编纂工作十分重视,多次过问此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并提出重要的指导性意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何孟军、赵立夫、县文化局局长张续涛、湖滨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聂武堂、三门峡市群艺馆馆长贪更厚、原县文化局局长刘安璋、县文化局副局长徐邦虎、阿姣以及任建平、唐群果、王庆立等同志都十分关心县卷本的编纂工作,在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民间文学工作者杨军茂、刘邦项、莫非等同志也对这项工作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值此,我们向所有关心、支持并为此书的出版作出贡献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由于我们学识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南三门峡·陕县卷》的疏漏和欠缺在所难免,恳请各级领导、民间文学工作专家、广大民间文学工作者同人批评指正。

编者

2008年12月20日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对于提升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比日后上学读书所带来的爆发力还要绵久和强大。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我们越来越需要倾听那些本真的、自然的,充满着文化多样性魅力的故事。

——罗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13: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