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矢其所
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①,且贰于楚也②。晋军函陵③,秦军汜南④。
佚之狐言于郑伯日⑤:“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⑥,师必退。”公从之。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⑦。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⑧,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⑨,行李之往来⑩,共其乏困⑾,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⑿。许君焦、瑕⒀,朝济而夕设版焉⒁,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⒂,又欲肆其西封⒃;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⒄?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⒅,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日:“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⒆。因人之力而敝之⒇,不仁;失其所与,不知21;以乱易整22,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注释
①以:因为。其:指郑国。无礼于晋:指晋文公重耳流亡经过郑国时,.郑文公未以礼相待。
②贰:两属,同时亲附对立的双方。
③军:驻扎。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④南:郑国的汜水南面,在今河南中牟南。
⑤佚之狐:郑国大夫。
⑥烛之武:郑国大夫。
⑦缒:用绳子吊着重物。这里指把烛之武从城墙上吊下去。出:指出郑国都城。
⑧鄙:边邑。这里指把远地作为边邑。
⑨东道主:东方路上的主人,因郑国在秦国的东边。后世用这个词作“主人”的代称。
⑩行李:使者,外交官员。
⑾共:同“供”,供给。乏困:指资财粮食等物品不足。
⑿尝:曾经。晋君,指晋惠公。赐:恩惠。
⒀焦、瑕:晋国二邑名,在今河南三门峡市附近。
⒁济:渡河。版:筑土墙用的夹板。设版:指建筑防御工事。
⒂封郑:以郑国为疆界。
⒃肆:放肆。这里的意思是极力扩张。
⒄焉:哪里。
⒅⑩杞子、逢孙、杨孙:三人都是秦国大夫。戍:驻守。 ⒆微:没有。夫人:那个人,指秦穆公。
⒇因人:依靠他人。敝:伤害。
21所与:指友好国家,盟国。知:同“智”。
22乱:分裂。易:代替。整:团结一致。
评语
本篇以对话著名。其中,有郑文公与烛之武的对话,有烛之武与秦穆公的对话。烛之武对郑文公的话里有话;与秦穆公的对话,指出了秦、晋间的矛盾,摆明了围郑对秦、晋的利害关系,所以能打动秦穆公。秦穆公退兵后,晋文公也只得撤退,一场战争被语言轻松化解了。
晏子不死君难
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①,遂取之②。庄公通焉③。崔子弑之④。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⑤。其人日⑥:“死乎?”日:“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日:“行乎?”日:“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日:“归乎?”日:“君死,安归?君民者0,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④?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瞪,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⑨?”门启而人,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⑩。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日:“民之望也⑾,舍之得民。⑿”P1-4
信仰是什么?
列夫·托尔斯泰说:“信仰是人生的动力。”
诗人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
信仰主要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或宗教的极度尊崇和信服,并把它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动的榜样或指南。信仰在心理上表现为对某种事物或目标的向往、仰慕和追求,在行为上表现为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去解释、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信仰,是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的最宝贵的精神力量。人有信仰,才会有希望、有力量,才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而不至于在多元的价值观和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迷失方向。
信仰一旦形成,会对人类和社会产生长期的影响。青少年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的建设者,让他们从普适意识形成之初就接受良好的信仰教育,可以令信仰更具持久性和深刻性,可以使他们在未来立足于社会而不败,亦可以使我们的伟大祖国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事实上,信仰教育决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教育,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无数可以借鉴的素材,它们是具体的、形象的、有形的、活生生的,甚至是有血有肉的。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辉煌历史,多少仁人志士只为追求真理、捍卫真理,赴汤蹈火,前仆后继;多少文人骚客只为争取心中的一方净土,只为渴求心灵的自由逍遥,甘于寂寞,成就美名;多少爱国志士只为一个“义”字,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如滚滚长江中的朵朵浪花,翻滚激荡,生生不息,荡人心魄。如果我们能继承和发扬这些精神和信仰,用“道”约束自己的行为,用“德”指导人生的方向,那么我们的文明必将更加灿烂,我们的国运必将更加昌盛。
正基于此,“中华少年信仰教育读本系列丛书”应运而生。除上述内容外,本丛书还收录了中国人民百年来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精神和业绩,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不仅有中国历史上涌现出的著名爱国者、民族英雄、革命先烈和杰出人物,还有新中国成立以后涌现出的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人物。
阅读这套丛书,能帮助青少年树立自己人生的良好的偶像观,能帮助青少年从小立下伟大的志向,能帮助青少年培养最基本的向善心,能帮助青少年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能帮助青少年锁定努力的方向,能帮助青少年增加行动的信心和勇气。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少年有信仰,国家必有希望。
中华少年信仰教育读本编写委员会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从春秋战国一来,行人出辞,史官记事,哲人立论,都很注重文采,形成了中国散文的一个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是散文中永不退色的一个话题。中华少年信仰教育读本编写委员会编著的《爱国散文100篇/中华少年信仰教育读本》包括《大道之行也》《武退秦师》《晏子不死君难》《渔父》《民为贵》等百部经典散文,这些散文中,不管是议论,还是叙事、写景等,爱情情怀都在字里行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读来让人心潮澎湃。
“中华少年信仰教育读本系列丛书”收录了中国人民百年来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精神和业绩,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不仅有中国历史上涌现出的著名爱国者、民族英雄、革命先烈和杰出人物,还有新中国成立以后涌现出的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人物。
阅读本书,能帮助青少年树立自己人生的良好的偶像观,能帮助青少年从小立下伟大的志向,能帮助青少年培养最基本的向善心,能帮助青少年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能帮助青少年锁定努力的方向,能帮助青少年增加行动的信心和勇气。
《爱国散文100篇》为该系列其中一册,由中华少年信仰教育读本编写委员会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