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所著的《近代湖南翻译史论》尝试从现代译学的视角探讨近代时期湖南翻译史问题,它既是一部有关区域内的翻译专史,又是一部带有知识考古性质的学术著作。全书除绪论外,共分四章。绪论部分提纲挈领地介绍本研究的特色、性质、内容和沿革。这一部分吸收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同时提出本书自己的观点。另一部分介绍各历史时期的翻译状况、特色,涉及的主要译家、译者群、目标语、重大的翻译事件等,重点是在历史的语境中,借助于现代话语理论来彰显那些隐形的湖湘文化精神与近现代湘籍翻译家的文化贡献,确立这些翻译家作为文化创造者的身份和地位,让读者对湘籍译家在早期湖南以及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历程中做出的贡献有较清晰的认识。
第1章 绪论
第一节 近现代时期湖南翻译活动概貌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展望
第三节 湖湘文化精神与区域翻译史研究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2章 近代翻译赞助者与湖南翻译活动之先声
第一节 魏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第二节 曾国藩:力倡翻译为制造之根本
第三节 郭嵩焘:外交翻译事业的推动者
第四节 曾纪泽与晚清外交翻译
第五节 早期其他几位翻译赞助者
第3章 近代湖南教育改革与翻译人才的培养
第一节 书院教育与译学门的创设
第二节 新式学堂与翻译课程设置
第三节 近代湖南教会学校、留学生教育与翻译人才造就
第4章 近代新兴出版物与湘人翻译活动
第一节 近代湖南报刊与翻译
第二节 湖南编译社与《游学译编》
第三节 近代湘人其他编译机构及其活动
第5章 近代时期湖南的几位重要翻译家
第一节 曾广铨:近代西学和时事新闻翻译之大家
第二节 赵必振:译介社会主义的第一人
第三节 章士钊:译介孙中山的第一人
第四节 宋教仁:力倡西洋宪政文献翻译
第五节 杨毓麟与新史学、社会学著作翻译
第六节 邹代钧与《中外舆地全图》的翻译
第七节 近代其他湘人译介绍活动之一斑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