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阿莎编著的《沈祖棻词作与词学研究》通过对沈祖菜及其《涉江词》、《宋词赏析》的研究,既可以部分了解民国词坛的创作实绩,了解相关词社、词人群体的情况,挖掘民国词的审美价值;也可以反思民国至建国后词学思想、文化思潮的渐变;更可反思今天古典文学研究的某些误区或日遮蔽处。通过沈祖棻词学思想的研究,从个人窥测一个群体,从一本词集考察一种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传统词学思想在现代中国的继承与遮蔽。
导言
第一章 沈祖棻家世、生平与交游
第一节 苏州风雅(1909-1930)
第二节 南京求学(1931-1937)
第三节 四川避难(1937-1946)
第四节 内战与建国初期(1946-1957)
第五节 最后二十年(1957-1977)
第六节 身后盛名
第二章 《涉江词》创作历程
第一节 “窈然以舒”:“沈斜阳”的由来
第二节 “沉咽而多风”:流亡路上的“风人”
第三节 “澹而弥哀”:闺音中的“香草美人”
第三章 《涉江词》两大主题研究
第一节 “一编珠玉存文献”:《涉江词》中的“词史”之作
第二节 “晚凉庭院忆苏州”:《涉江词》里的“乡愁”之作
第四章 沈祖棻词学思想渊源考
第一节 世乱中的文化坚守:汪东与沈祖棻
第二节 音律、文辞与沉郁:吴梅与沈祖棻
第三节 “比兴”与“风人”:以刘永济与沈祖棻的唱和为核心
第五章 词学理论与批评:以《宋词赏析》为核心
第一节 传统词学视野中的《姜夔词小札》与《张炎词小札》
第二节 新时期的《北宋名家词浅释》
第三节 “比兴”的再评价:《清代词论家的比兴说》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