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是英国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在进化论、人类学和地质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人类的起源和打破神学论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著有科学巨著《物种起源》。谭龙曼编著的《达尔文(进化论奠基人)/中外名人传记》介绍了达尔文从一个对自然着迷的小男孩成长为著名的生物学家的历程。
谭龙曼编著的《达尔文(进化论奠基人)/中外名人传记》讲述了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曾进行环球航行,通过考察搜集了大量科学证据,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从而摧毁了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其理论对生物学、人类学、哲学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
有一次,达尔文去树林捕捉甲虫时,在一块老树皮下发现了两只少见的甲虫,于是一手捉住一只,没想到这时又看到了另一只更奇特的甲虫。他急于抓住它,又腾不出手来,情急之下把右手捉着的那只虫子塞进了嘴里。结果那只虫子排出一些辛辣的汁液,灼痛了他的舌头。他只好把它吐了出来,结果它跑掉了,而第三只甲虫也没有捉到。
达尔文还用自己发明的一套方法给采集的甲虫命名,在后来的研究和工作中他也一直这样做。很多甲虫都沿用了达尔文的命名。
在搜集和鉴定新品种的甲虫方面,达尔文显示出了特殊的才能。当时,昆虫学家斯蒂芬在他的《不列颠昆虫图集》中就编人了达尔文鉴定和命名的甲虫。为此,年轻的达尔文兴奋极了,他在《回忆录》中曾说:诗人看到他的第一首诗被发表出来时感受到的快乐,绝不会比我在斯蒂芬的《不列颠昆虫图集》里看到“查尔斯.达尔文先生采集”这几个魔术性字眼时所感到的快乐更大。
就这样,达尔文沉浸在生物学的世界中,终日与甲虫为伍。虽然他尽力应付着必修课程的考试,但是他开始对他所选择的前途是否正确感到怀疑了。有一次,他曾经跟一位同学赫伯特严肃地谈论过成为一名牧师的计划。达尔文问赫伯特能否肯定地回答出主教向牧师提出的问题,例如“您是否相信,您的内心受到了圣灵的激励”,等等。赫伯特想了想,回答说:“我不能。”达尔文说:“我也不能,所以我不能当牧师。”
性格开朗的达尔文在剑桥大学也交到了很多好朋友,这群年轻人经常一起聚餐、打猎、骑马旅行。不过,与达尔文最亲近的还是他的表哥福克斯。福克斯比达尔文早两年到剑桥读书,达尔文到剑桥的第一年他还没有毕业。福克斯对昆虫学也很感兴趣,经常与达尔文一起讨论这方面的问题。达尔文对这位表哥几乎无话不谈,把自己所有的新发现和一系列关于进军昆虫学的计划都一一告诉了他。
除了必修课之外,达尔文还选修了公共课。他尤其喜欢汉斯罗教授的植物学课,他曾说在剑桥结识汉斯罗教授是“对我整个一生影响最大的一件事”。
汉斯罗教授当时才32岁,但他知识渊博,几乎“什么都知道”。汉斯罗的课程在剑桥非常受欢迎,他的讲解清晰而生动,配上那些有趣的图解,一点儿也不枯燥。他还总喜欢带领学生们到植物园或郊外去采集标本,对照着美丽生动的实物向他们传授知识;有时还带着学生和同事们一块去徒步旅行或者坐着船顺流而下,进行自然考察。汉斯罗为人亲切敦厚,对待学生完全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他和他们探讨科学问题,与他们逗乐,完全没有一点师长的架子。在野外考察时,每每遇到比较罕见的动物、植物或岩石,他就会停下来讲好几节课,似乎他对大自然中的每一样奇妙的生命现象都了如指掌。 那时候,大学里一些爱好自然科学的年青学子和教职员每周都要在汉斯罗家里聚会一次。
P24-25
中国有句俗语,“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说的是在这大千世界中,各种类型的人都有。我们有时会疑惑:为什么有些人碌碌无为,平淡过完一生;有些人却有着非凡的名气,就如同天上那耀眼的星星,不仅让自己拥有精彩的人生,还影响着世界的各个方面一一科学进步、文艺发展、朝代变更……我们会好奇:他们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他们又是如何取得那些辉煌成就的。
《中外名人传记》系列丛书可以解答我们心中的困惑。编者精心挑选了30位在中外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名人,将他们精彩的一生,用精练简洁的语言和精彩纷呈的故事呈现出来。读完这些故事,我们会发现,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会不同。但是,这些成功的名人背后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在“天将降大任”之前,他们几乎都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一一爱迪生曾被当作“低能儿”;拿破仑落魄的时候,和弟弟路易每餐的食物就是一块面包;莎士比亚在剧院打过杂……但是,面对种种困难,他们都没有放弃,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行业中。他们正是因为拥有坚强的意志、过人的胆识、超人的勇气,才能克服重重困难,披荆斩棘,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希望读者能通过本丛书了解中外名人的真实故事,探索他们成功背后的秘密,从而体会并学习他们刚毅坚忍、拼搏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品质,最终迈向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