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清华大学都是时代的领航者,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肩负起了继承和发扬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而如今“清华国学院”的开设让我们似乎又回到了那个群情激昂,热血沸腾的年代,但我们不应该活在对历史的回忆中,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新清华国学院自然有它的时代意义。
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它不仅是古代各个学派的思想精华,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也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孙建华编写的《清华国学课》从符合时代要求的角度解读国学经典。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清华国学课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直以来,清华大学都是时代的领航者,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肩负起了继承和发扬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而如今“清华国学院”的开设让我们似乎又回到了那个群情激昂,热血沸腾的年代,但我们不应该活在对历史的回忆中,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新清华国学院自然有它的时代意义。 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它不仅是古代各个学派的思想精华,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也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孙建华编写的《清华国学课》从符合时代要求的角度解读国学经典。 内容推荐 孙建华编写的《清华国学课》以先秦诸子百家时代的思想学说为起点,历述儒家、佛家、道家、墨家、兵家、法家、名家以及“众经之首”的《易经》中的思想精华,以清华大学各时期的人物故事为中心,结合现实实际,在保存传统精华的基础上,从符合时代要求的角度解读国学经典,这是符合百年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旨意的,也是符合“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的。 目录 儒学:以“仁"为本,知行合一 仁之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孝”是做人之本 风度、魅力来自德行品质 中庸之为德,才是君子道 任重而道远的修身、齐家、治国 怀揣“平天下”之心,才能天下平 内圣外王,做人生的大赢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佛学:善哉,美丽的彼岸花 别让恶念误了你的人生 “戒定慧”摆脱人生的痛苦 “大块头”才能有大智慧 心随意动,不动则如山 蓦然回首,“佳人”依在 ——完美的人生境界 慈悲为怀,是对心灵的满足 看透一切,沧桑巨变 放下一切,便成如来 道学:人生的境界,心灵的归宿 宠辱不惊,才能快乐人生 清静,心灵的最好归宿 自然无为才能永恒持久 庄周梦蝶——真亦假时假亦真, 无为有处有还无 上善若水的人生哲理 学会反思,从容地面对人生 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治的大智慧 墨学:“贴地气’’的圣贤思想 天下之人皆相爱 “除暴安良”侠客行 “可爱”之人也有可敬之处 拳头永远不是硬道理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尚贤”,德者才能居之 无处不在的墨家学说 兵学:以正合,以奇胜的法则 有“票子”不如有《孙子》 小不忍则乱大谋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艺术 两强相遇勇者胜 蓄势待发,伺机而动 “攻心为上”打的就是一张情感牌 法学:依法治国,则天下太平 无规矩,不成方圆 真正的自由是不自由 你方便了,大众就不方便了 潮流,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礼治君子,法治小人 有正义处是天堂 名学:无处不在的逻辑思维 角度不同,思想就会不同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人生的大实话 做一个爱思考的人 逻辑思维是一个人能力的显现 一场牌局看人生 演说自己的美好人生 ‘易学:众经之首,生生谓之易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天地人三才,人为本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动静适时,当与时俱进 一阴一阳谓之道,辩证地看待事物 大道之源,众经之首 试读章节 尤其是在“儒学”方面,梁启超不仅在讲授,而且还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儒家的“仁爱”思想。梁启超作为康有为的门生,但却在思想方面与康有为不同,康有为经常骂他,但梁启超仍不忘师道。在康有为死后,梁启超带领国学院的学生到法源寺吊唁,自己则披麻戴孝行弟子礼。 周传儒是梁启超的得意门生,但家庭困难,生活拮据。当时清华国学院的学生都是自费的,梁启超就让周传儒到松坡图书馆做编目,一个月可得二三十元钱。后来周传儒的弟弟也到北京读书,梁启超就让周传儒做了“提调”,就是领班,每个月又多挣二三十元。梁启超不仅是对自己的得意门生照顾有加,对于其他学生也是如此。 蔡锷,字松坡,松坡图书馆是梁启超为纪念蔡锷而建的。建立之初,没有经费,梁启超就靠卖字筹措经费,每天7点之后就开始写字,一个大字8元钱,每个月能得两三千元。 梁启超的妻子李蕙仙是当时的贵阳名门之后,对委身下嫁的妻子,梁启超一直心怀感激。从不做负心之事,不寻花问柳。在妻子死后,为了照顾子女,才续娶了一直追随妻子多年的王桂荃为侧室。 梁启超一生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弟子,对妻子还是朋友,都奉行着同样的标准,这便是“仁爱”。爱人者,人恒爱之,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梁启超先生这种高尚作风,并不是图那份“余香”,而是他自幼接受儒家思想的结果。也正是这种君子之风,树立了至今都让人们怀念的光辉形象。 “仁爱”就是这么简单,却能散发出流传百年的芬芳。这并不需要我们刻意去做什么,就像平常一样,在家孝敬父母,和睦邻里;在外谦虚谨慎,真诚待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别人遇到困难就搭把手,做好自己该做的。这些要求对我们来说并不是那么苛刻,如果我们都这么去做,想象一下,我们的世界该多么美好。 还记得前几年的“最美妈妈”吗?她的事迹至今读来还是感动不已,她的所作所为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伟大,但对于她来说那不过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让我们重温一下“最美妈妈”的事迹吧。 2011年7月2日,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2岁的小女孩妞妞在玩耍时,从10楼上坠下,当时楼下的人都懵了。这时候已经是7个月大孩子母亲的吴菊萍从人群中冲出,估摸着孩子坠落的位置.用双手接住了妞妞。随后吴菊萍和妞妞被送进医院,妞妞受伤较轻,吴菊萍手臂骨折。 事件发生后,迅速在网络上传开,奋不顾身救人的吴菊萍被网友们称为“最美妈妈”。吴菊萍的事迹感动了整个杭州,也感动了整个中国,世界上各大媒体也纷纷报道,甚至有关国网民建议将2012年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金手套奖”颁给吴菊萍,因为她这一接,将所有职业棒球运动员都比了下去。 面对扑面而来的宣传报道和各种奖励称号,吴菊萍有点儿意外。她再普通不过了,就是一名阿里巴巴的普通员工,救人在她看来“这是本能,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 “这是本能,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诚然,因为她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她所散发出的“仁爱”。试想一下,在所有见义勇为的人里面哪一个不是内心单纯善良的,他们哪一个不具备优良的道德传统呢?就像梁启超先生说的那样,(《论语》的最大价值,在于教人以人格修养。他们之所以会成为英雄,是因为他们有高尚的人格修养,在于他们有优良传统的熏陶。我们都渴望成为英雄人物,却忽略了成为一个英雄人物最基本的品质。 儒家思想传承千年,在我们的生活中早已根深蒂固,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生活中践行着儒家思想。“仁爱”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平凡中践行,正因为这样,才能在平凡中见证伟大,才能传承千年而不倒。 “仁爱”就是大爱,就是至善至美,它不“高、大、上”,也不“深、玄、妙”,它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简单到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轻易做到,关键是我们愿不愿意付出。予人玫瑰,手有余香。P3-5 序言 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它不仅是古代各个学派的思想精华,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也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事实上,从20世纪,梁启超、王国维先生等一帮大师提出“西方现代之科学方法,整理国故”开始,对于“国学”研究才开始出现新风向。梁启超先生曾在《治国学的两条大路》中阐述了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国学的益处:“又不独史部书而已,一切古书,有许多人见为无用者,拿他当历史读,都立刻变成有用。章实斋说:‘六经皆史’。这句话我原不敢赞成,但从历史家的立脚点看,说‘六经皆史料’,那便通了。既如此说,则何止六经皆史,也可以说诸子皆史,诗文集皆史,小说皆史。因为里头一字一句都藏有极可宝贵的史料,和史部书同一价值。我们家里头这些史料,真算得世界第一个丰富矿穴。从前仅用土法开采,采不出什么来,现在我们懂得西法了,从外国运来许多开矿机器了。这种机器是什么?是科学方法。我们只要把这种方法运用得精密巧妙而且耐烦,自然会将这学术界无尽藏的富源开发出来,不独对得起先人,而且可以替世界人类恢复许多公共产业。” 现在还是有很多人会问:“研究国学的意义在于什么?” 这真是一个不该存在的问题!“国学”作为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发扬和传承中华文明,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但如果还是用古老的方法去进行研究,就会脱离时代现实,与时代潮流相背离。这也是为什么当初章太炎先生以“训诂”“小学”等方法来研究国学会趋于陌路的原因。 取而代之的是以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为首的,以新兴科学来研究国学的方法的兴起。这种经过“中西融合”的文化思想,不会受羁于传统文化中消极思想的束缚,却能充分地发挥出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面。 “清华国学研究院”共招生4届,毕业74人,却培养出了50余名活跃于后世学术界的大师专家,可见其这种新式国学研究方法的显著效果。作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顶梁柱,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四位先生不仅在中国学术史上留下了后人难以逾越的成就,在国际学术界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如今时代不同了,加上近年以来,随着“国学热”的再次兴起,我们对“国学”的研究与学习,又多了一层更具时代气息的意义。但无论怎样,我们还是要沿着大师们的脚步走下去,用更加现代的方法、更加现代的思维对“国学”进行研究与学习,并能够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去,这是我们作为时代主人的一种担当、一种责任。 可喜的是,清华大学在2009年11月1日,重新开设了新的“国学院”。以“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为传统;以编纂刊物、丛书,举办讲座为形式。国学院设五位教授主持讲座,分别是:陈来、刘东、刘迎胜、姚大力和李伯仲。 一直以来,清华大学都是时代的领航者,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肩负起了继承和发扬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而如今“清华国学院”的开设让我们似乎又回到了那个群情激昂、热血沸腾的年代,但我们不应该活在对历史的回忆中,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新清华国学院自然有它的时代意义。我们应该期待它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思考和启迪,借着“中国梦”的东风,共同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 在最后,就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陈寅恪先生留在清华园那篇关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吧! “海宁王静安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仁咸怀思不能已。其弟子手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日,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词日: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合,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大师已逝,身影永明!吾辈偕行,共捍国光! 书评(媒体评论)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住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 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曝十寒之弊……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君子责己甚厚,责人甚轻。 ——梁启超 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 ——陈寅恪 思想必然是公共的,尤其是所谓时代思想,或某学派的思想等,其为多数人的共同思想,更属显然。凡属大思想出现,必然是吸收l『大多数人思想而形成,又必散播到大多数人心中去,成为大多数人的思想,而始完成其使命。 ——钱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