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IEC TC56基于全球工业升级换代的背景,发布了IEC 60300-1:2014可信性管理指南标准,本版标准的最大特点,在于强调可信性工作与组织业务流程的融合,要以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线,策划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可信性大纲活动。汪修慈主编的这本《可靠性管理》对本版标准关于组织可信性工作在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初步介绍。
若要切合实际地建立和推行以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线的可靠性大纲,还需要可靠性管理人员对本组织产品可能适用的可靠性工具、方法、程序、任务有必要的了解,因此本书也根据所了解的企业可靠性管理人员职责需求,对这些知识进行简单介绍。
汪修慈主编的这本《可靠性管理》重点介绍了对国际上最新发布有关可信性(可靠性)管理和应用指南标准的理解,以及可信性(可靠性)管理体系建设思路,简要介绍了常见可靠性工程技术和任务知识,详细介绍了可靠性管理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涉及的知识,如可靠性计划、可靠性评估、元器件可靠性管理、软件可靠性管理、可靠性工作成熟度评价等。
本书适合可靠性管理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质量管理和可靠性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资料。
第1章 可靠性管理基础概念
1.1 可靠性概念
1.2 可信性概念
1.3 可靠性(可信性)管理标准
1.4 可靠性工作的组织结构和可靠性职能
1.5 组织可靠性职能的职责
1.6 可靠性职能的能力要求
1.7 可靠性职能工作的一些良好实践和成功因素
第2章 可信(靠)性管理体系
2.1 可信性管理体系概述
2.2 可信性管理体系的构建特点
2.3 可信性管理体系的组成要素
2.3.1 可信性方针和目标
2.3.2 可信性管理体系
2.3.3 可信性大纲
2.4 可信性管理体系的建立
第3章 产品生命周期和可靠性大纲任务/活动
3.1 产品生命周期
3.1.1 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划分
3.1.2 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可靠性活动
3.1.3 产品生命周期费用
3.2 可靠性大纲任务
3.3 可靠性大纲活动
3.3.1 公用产品
3.3.2 工业产品
3.3.3 军用产品
第4章 可靠性管理职能的主要业务工作
4.1 可靠性工作计划的确定
4.1.1 概述
4.1.2 组织制订可靠性工作计划的作用
4.1.3 制订可靠性工作计划时需要考虑的一般因素
4.1.4 可靠性工作计划的基本构成
4.1.5 应该确定的事项
4.1.6 可靠性工作计划的剪裁标准及导则
4.1.7 可靠性工作计划剪裁涉及的内容
4.1.8 可靠性工作计划的评审
4.2 可靠性要求的确定
4.2.1 概述
4.2.2 管理要求的定义
4.2.3 产品要求的分析与确定
4.2.4 可靠性要求的分类
4.2.5 产品要求的评审
4.2.6 管理要求的变更程序
4.3 可靠性分析方法的介绍
4.3.1 概述
4.3.2 通用的可靠性分析程序
4.3.3 可靠性分析方法及常规用途
4.3.4 可靠性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4.4 设计过程中的可靠性管理
4.4.1 概述
4.4.2 可靠性设计准则的制订与贯彻
4.5 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管理
4.5.1 生产过程中的可靠性工作
4.5.2 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工作
4.6 可靠性结果评价的管理
4.6.1 概述
4.6.2 建立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FRACAS)
4.6.3 可靠性评审
4.6.4 环境应力筛选
4.6.5 可靠性增长管理
4.6.6 可靠性鉴定与验收试验
4.6.7 外场可靠性试验
4.6.8 制订试验计划
4.7 可靠性数据和知识管理
4.7.1 可靠性数据
4.7.2 知识管理
4.8 可靠性培训教育
第5章 元器件和供应链的可靠性管理
5.1 供应链可靠性管理的作用
5.2 供应链元器件/材料可靠性管理的措施
5.2.1 应用元器件
5.2.2 选择元器件
5.2.3 鉴定元器件
5.2.4 持续质量保证
5.2.5 设备制造过程兼容性
5.2.6 元器件数据
5.2.7 沟通
5.3 第三方质量认证在供应链可靠性管理中的作用
第6章 可靠性管理在软件方面的应用
6.1 软件可靠性概述
6.1.1 软件的可靠性定义
6.1.2 软件的失效机理
6.1.3 软件可靠性的管理技术
6.2 软件可靠性管理要求
6.2.1 可靠性计划和管理
6.2.2 可靠性需求
6.2.3 设计控制
6.2.4 供应链管理
6.2.5 分析、预测和评价
6.2.6 验证、确认及测试
6.2.7 运行和维护支持规划
6.2.8 提升和改进
6.2.9 经验反馈
第7章 组织可靠性能力的成熟度评价
7.1 概述
7.2 组织可靠性实践活动的分类及作用
7.3 组织可靠性能力的评价准则
7.4 组织可靠性能力评价的实施
7.5 组织可靠性能力评价的注意事项
附录A设备可靠性设计准则(示例)
A.1 新技术采用准则
A.2 简化设计准则
A.3 热设计准则
A.4 容差设计准则
A.5 机械环境设计准则
A.6 电磁兼容设计准则
A.7 安全性设计准则
A.8 性能稳定型设计准则
A.9 电子元器件选择准则
A.10 降额设计准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