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第一节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文化馆站的发展
第二节 传播学发展历史、代表人物及相关著作
第一章 文化馆,“你的形象价值百万”:传播者形象决定传播的效果
第一节 注重形象意味着什么
第二节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文化馆形象
第二章 “微笑曲线”:谈谈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传播
第一节 “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对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的启示
第二节 运用市场经济原则进行群众文化品牌、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的运作
第三章 谁在大声唱: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文化传播的四级主体
第一节 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工群体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第二节 农民工文化服务运作机制探索与传播主体
第四章 妖魔化的“广场舞大妈”:“培养分析”“文化养老”与公共文化服务误区
第一节 “广场舞大妈”与“培养分析”
第二节 “广场舞大妈”与“文化养老”
第五章 让公众接受真相:从PS事件谈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危机传播
第一节 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直面“危机”
第二节 危机传播相关案例及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启示
第六章 从草根团队到社会组织: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第一节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社会化原则
第二节 从民间文艺团队到社会组织的发展
第七章 一言难尽群星奖: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
第一节 公共文化产品与群星奖
第二节 群星奖的奖项设置与群众文艺创作困境
第八章 “弹幕”“自媒体”与“沉默的螺旋”:现代传播方式下年轻一代的话语表达
第一节 “沉默的螺旋”:个人意见的社会表达
第二节 “弹幕”文化与“自媒体”:数字时代的新型表达
第九章 群众文化走出去:文化全球化、“刻板印象”“文化自觉”与对外公共文化传播
第一节 文化赤字、文化自觉与刻板印象
第二节 文化馆站与对外文化传播
第十章 “全媒体”时代:公共文化机构如何成为媒体的宠儿
第一节 公共文化机构要重视新闻工作
第二节 大众传媒的特点与全媒体时代
第十一章 警惕“数字鸿沟”:数字化发展能否有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第一节 公共文化数字化发展现状与城乡现实问题
第二节 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与“数字鸿沟”理论
第十二章 互联网思维:新的传播发展趋势引发公共文化服务变局
第一节 互联网发展趋势与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现状
第二节 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与实践探索
后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