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尾建史编著的《放大胃镜(精)》介绍放大胃镜的原理、操作规范要点及相关技术在胃内不同疾病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介绍各类疾病的放大胃镜下特点及早期胃癌诊断标准,并配有大量精美的图片及说明,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易于理解及接受。是从事放大胃镜操作者不可多得的经典书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放大胃镜(精)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内科学 |
作者 | (日)八尾建史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八尾建史编著的《放大胃镜(精)》介绍放大胃镜的原理、操作规范要点及相关技术在胃内不同疾病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介绍各类疾病的放大胃镜下特点及早期胃癌诊断标准,并配有大量精美的图片及说明,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易于理解及接受。是从事放大胃镜操作者不可多得的经典书籍。 目录 1解读放大内镜(ME)检查结果的基本原则:血管(V)和表面结构(S)分型系统 1.1 解读放大内镜检查结果的基本原则 1.2 采用VS分型系统的原因 1.3 基于解剖结构建立一个新的诊断系统 参考文献 2 放大内镜观察胃内微血管构造 说明 2.1 上消化道放大内镜 2.2 电子内镜系统的设置:影像处理器的设置和中控部分中用户可选择切换钮的设置 2.2.1 结构强调功能和窄带成像(NBI) 2.2.2 合适的血红蛋白指数(IHb)、色彩强调功能和白光成像(WLI) 2.2.3 中控部分中用户可选择切换钮的设置 2.3 柔软黑帽的使用 2.3.1 为什么在ME检查过程中需要在内镜先端安装黑帽? 2.3.2 为什么选择柔软的黑帽? 2.3.3 内镜操作前的检查 2.4 内镜操作技巧(1):从非放大模式切换到放大内镜观察 2.4.1 检查前用药 2.4.2 内镜检查 2.4.3 根据检查目的对胃黏膜进行ME观察 2.5 内镜操作技巧(2):应用黑帽对胃不同部位进行检查的方法 2.5.1 小弯侧从胃底到胃体 2.5.2 胃角小弯侧 2.5.3 胃体大弯侧 2.6 水浸没法 参考文献 3 电子内镜系统的放大倍数和分辨率 3.1 放大倍数的定义 3.2 最大放大倍数的定义 3.3 分辨率的定义 3.4 分辨率的测量和表示方法 3.5 水平和垂直分辨率 3.6 最大分辨率的定义 3.7 放大内镜(ME)、放大倍数及分辨率的定义 3.8 总结:需要强调的要点 参考文献 4 正常胃黏膜在放大内镜(ME)下的表现 说明 4.1 胃体与胃底黏膜 4.1.1 微血管构造(V) 4.1.2 表面微结构(S) 4.1.3 病理依据 4.2 胃窦 4.2.1 微血管构造(V) 4.2.2 表面微结构(S) 4.2.3 病理依据 参考文献 5 慢性胃炎:放大内镜(ME)下的胃黏膜形态 说明 5.1 Yagi分型(2002) 5.2 Nakagawa分型(2003) 5.3 作者本人的研究(2007) 5.4 讨论及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6 放大内镜(ME)下早期胃癌的微血管构造特征及临床应用 说明 6.1 早期胃癌的微血管构造特点 6.1.1 分化型(肠型)胃癌- 6.1.2 未分化(弥漫型)胃癌 6.2 放大内镜观察下微血管构造特点的临床应用 6.3 癌与非癌病变的鉴别诊断:局灶性胃炎与Ⅱb或微小Ⅱc型胃癌的鉴别 总结 说明 6.3.1 背景:非放大内镜的局限性 6.3.2 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的意义和局限性 6.4 应用ME筛查微小病变时检查与鉴别诊断要点 6.4.1 哪些病变以及何时需要放大观察 6.4.2 靠近病灶并同时增加放大倍数 6.4.3 评估微血管构造的流程 6.4.4 最大倍数放大时如何正确对焦 6.4.5 当主动脉搏动及呼吸干扰观察时 6.5 内镜筛查时癌与非癌病变鉴别诊断的实例 6.5.1 病例1 6.5.2 病例2 …… 7 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NBI)的原理 8 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观察到的胃内微细解剖结构:应用窄带成像观察到的腺上皮微细解剖结构及其成像原理 9 推荐应用的血管和表面结构(Vs)分型系统: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M-NBI)检查结果的解读原则 10 亮蓝嵴(LBC)和白色不透明物质(WOS) 11 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M-NBI)在胃内的临床应用 12 血管联合表面结构(VS)分型系统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13 按巴黎大体分型的不同胃上皮肿瘤(早期胃癌与腺瘤)在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M-NBI)下表现的分析和解读 14 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M-NBI)在早期胃癌诊断中新的用途和优势:临床价值、局限性和不同难度病例术前确定肿瘤边界的临床策略 作者说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