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领导人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发表了《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大会致辞,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书稿首先对包容性增长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包容性增长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必然性、可行性和现实性;随后,结合中国当前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建设要求,分析了包容性增长的内容体系;然后,在明确包容性增长内容的前提下,依据中国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方法;最后,结合上述分析,对包容性增长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与此同时,通过对比国际上发达国家实施包容性增长的实践经验,为中国当前实现包容性增长提供借鉴和启迪。
《科学发展中的包容性增长研究》由刘琳娜所著,供相关读者阅读参考。
随着人类对于经济增长的认识不断深化,“排他性”增长的现实困境使得增长理念经历了从单纯重视经济增长到“共享式增长”(broad—based growth)和“对贫困人口友善的增长”(pro—poor growth)再到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的演进。书中的基本观点是:第一,包容性增长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世界范围内人类对自身生存发展问题所作的整体性理论概括和前瞻性的科学思考,包括生态保护、资源配置、制度容纳等方面的问题;不仅是治理理念与价值取向,还是方法和路径。第二,包容性增长不但重视经济增长,更重视增长参与的广泛性和增长成果的普惠性;不仅面向国内解决增长问题,而且是国际认同的增长战略。第三,包容性增长不仅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制度安排、政策设计方面的转变;不只是社会和经济层面的和谐持续增长,还包括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吸收融合共生。
《科学发展中的包容性增长研究》由刘琳娜所著,供相关读者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