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启泉编著的《读懂课堂》并不追求完整的学术体系的架构,而是针对学校教育的现实问题,凝练成“课堂转型”的若干关键命题,提示相关的教育学见解,旨在深化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全书由五辑构成。第一辑,课堂革命的挑战。第二辑,倾听儿童的声音。第三辑,课堂教学:从“技术性实践”走向“反思性实践”。第四辑,教师学习:从“教的专家”走向“学的专家”。第五辑,课堂研究的理论视野:从“现代教育学”走向“后现代教育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读懂课堂 |
分类 | |
作者 | 钟启泉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钟启泉编著的《读懂课堂》并不追求完整的学术体系的架构,而是针对学校教育的现实问题,凝练成“课堂转型”的若干关键命题,提示相关的教育学见解,旨在深化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全书由五辑构成。第一辑,课堂革命的挑战。第二辑,倾听儿童的声音。第三辑,课堂教学:从“技术性实践”走向“反思性实践”。第四辑,教师学习:从“教的专家”走向“学的专家”。第五辑,课堂研究的理论视野:从“现代教育学”走向“后现代教育学”。 内容推荐 尽管课堂教学的世界受到若干体制与计划的制约,但毕竟是活生生的教师引领活生生的儿童所经营的生命的世界。如何解读并创造这个小小课堂的大干世界,是教师课堂研究的魅力所在。 有什么样的课程就会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师。因为,课堂是课程的“实践版”,也是教师的“培养基”。倾听并回应教育变革的呼唤,读懂课堂,将使教师的教育生涯拥有时代的价值和专业的智慧。 《读懂课堂》中,钟启泉教授多角度解释儿童教育、课堂、教师与学校。 目录 引言 读懂课堂:教师成长的标识 第一辑 课堂革命的挑战 1.“课程”概念的演进 2.课程的德育目标与方法 3.从《课程标准》的要素谈起 4.生活与科学:从对立到统一 5.校本课程开发:进步与隐忧 6.从“单元设计”做起 7.“微课”的诱惑与反诱惑 8.课堂研究的步伐为什么那么沉重 9.课堂沟通的特质 10.学力落差与教育公平 11.寻求“学力”概念的建构 12.应试学力与真实学力 13.“分层教学”有悖教育公平 第二辑 倾听儿童的声音 14.“儿童”与“教育”的发现 15.话说“儿童权利” 16.何谓儿童的“发展” 17.多元智能理论背后的潜台词 18.儿童语言发展的图式 19.儿童时代:修习语言的时代 20.儿童的概念理解 21.儿童德性的发展 22.儿童的规范意识与家长角色 23.学生辅导的意义:生存方式的追求 24.倾听儿童的声音 25.呼唤中国的儿童学研究 第三辑 课堂教学:从“技术性实践”走向“反思性实践” 26.课堂的危机 27.课堂转型的焦虑 28.课堂转型的挑战 29.“学习集体”的编制原理 30.知性平等主义 31.知识竞技:规则与平台 32.PISA冲击带来的思考 33.班级授课与“走班制” 34.新旧教学的分野 35.“讲解法”的功罪 36.“协同学习”的意涵 37.“做中学”的特质与挑战 38.把握学生个别差异的技术 39.“教会提问”的教学 40.重视儿童的表达活动 41.课堂中的非言语性沟通 42.讨论活动的设计 43.“挫折教学法”的意义 44.板书的教育功能 45.基于“三维目标”的学习评价 46.减负背后的思考 第四辑 教师学习:从“教的专家”走向“学的专家” 47.教师教育改革的理念 48.教师学习的基本原理 49.“脑科学”研究与教师教育 50.优化教材:从“典型教材”到“建构教材” 51.课堂教学的分析性要素 52.学习评价:目标与技法 53.课堂分析:教师成长的密码 54.从“教的专家”走向“学的专家” 55.教师研修的挑战与课题 56.三大研究:教师教育的生命线 第五辑 课堂研究的理论视野:从“现代教育学”走向“后现代教育学” 57.学习可能性与教育可能性 58.教育学的发展及其局限性 59.批判教育学寻踪 60.从“后现代”思潮看现代教育学的危机 61.“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 62.高扬“公民教育”的旗帜 63.高中教育何去何从 64.遏止教育的“狂躁症” 65.走出教育规划的怪圈 66.“大数据”并非万应灵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