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倩编著的这本《戏出文物(宋代戏曲文物与宋代演出)》为上海戏剧学院重点打造的”国家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丛书”之一种,作者通过对宋代戏曲文物的研究、分类、分析,尝试着”以图证史”的同时,尽可能复原宋代戏曲舞台艺术之演剧形态。同时,又通过图像资料,结合历史文献的记载,弥补文字资料记载的不足,修正我们对戏曲发展史的认识。书中将文字记载的内容和实物进行了比较验证,原本很多存在与想象之中的演出画面一下子变得立体、生动。枯燥、复杂的史论文献由于图像的参与,也变得妙趣横生。本书对深刻审视宋代戏曲文物的学术动态,极具借鉴与指导意义。
由宋至元,中国戏曲正在为走向成熟做着最后的冲剌。宋杂剧是中国戏剧成熟前的一级重要的阶梯,它虽然仍是不够严整的滑稽短剧,却与以往的滑稽表演有了很大的不同。它有比较固定的演出规程和角色行当,包含了可供发展的多种艺术元素。它又有广泛的观众面和相对稳定的演出地点,为戏剧进一步的发展作了准备。对中国戏剧日后的美学格局奠定了重大的影响。
沈倩编著的《戏出文物(宋代戏曲文物与宋代演出)》通过对宋代戏曲文物的研究、分类、分析,尝试着“以图证史”的同时,尽可能复原宋代戏曲舞台艺术之演剧形态。目前出土的宋代戏曲文物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当时盛行的乐舞、说唱、傀儡戏、社火、杂剧等表演的生动场景,众多杂剧演出场景中的角色形象还使我们能结合历史文献的记载,直观地了解当时宋代戏剧演出的角色体制与扮演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