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丁捷《小困兽》感悟:“叛逆”不是无知,不是暴力,而是孩子长大的一种需要和表现。
丁捷老爸豢养的“小困兽”,喜新不厌旧,贫嘴有点闹。小丑的善良里子,大师的文字皮子。
亚洲青春文学奖得主丁捷巨献,妙不可言的一本微文学绘本,真心大天真,假装小怀春。
《小困兽》系列作品是丁捷创作的唯美青春微散文。书名的灵感来自于其读中学的儿子“父母都是牢笼”一语。这些作品受到《读者》《青年文摘》《少年文艺》等刊物读者的推崇,也触发了几位插画家的兴趣。《小时候》努力挽救我们几代人心灵深处最纯真的记忆,再现那些近乎原始的天生与天真,映现出自然与人性的最美光辉。《心跳加速》用少女视觉捕捉青春期的放纵与羞涩之间的灵肉波动,是专属于十六七八的颤抖。《大学问家》则在别样的思维方式里,为青春的最强大脑来了一场忍俊不禁的急转弯。
最美的新娘
屋后有排小树,屋里有只燕窝。
经冬历春,燕子成了双。依偎在树上纳凉,呢喃在
燕窝里亲亲。
以后,飞出的燕子一双双。
你一双,我一双;白颈子的一双,灰颈子的一双;
早晨一双,黄昏一双;今天一双,明天一双;年前
一双,年后一双…我和姐姐,仰望着天空,数着
燕子。
数着数着,树长成木。木做成了嫁妆。姐姐成了新娘。
变声
天很黑。小城的街道淹没在心跳的声音中。
我捏着她细小的手腕。有汗呢,汗津津的呢。
她恳求我唱一首歌,来丰富这看起来单调的行程。
我鼓足勇气:“月亮——代表——”
我的声音突然间破了,变成一种惊奇的陌生。我并不知道,那一刻我进
入变声期了啊!
漫天的星星开始疯颠颠地伴舞,一点不在乎我的失声。
月亮在星空里失态地晃荡。
万花筒
一支万花筒。一群小脑袋。一片大田野。
唧唧喳喳的评论会,正式开幕了。主席台藏在万花筒里。我们的神情很专注。
讨论,发言,争执,惊叹。一个一个的脑袋挤过来,一个一个地声音说:哇,世
界原来能变化!世界原来变化快!
雪花撑起彩的伞,大树戴起红头巾,路上铺满金屑屑。
风在飘,云慢跑,太阳什么时候下的山?麦苗什么时候隐的身?
大的世界统统被我们忘掉。
呵呵,小世界里有个大世界,小世界里的大世界,真闹,真好。
阿芬是个诡阿姨
爸爸叫她小同事。我喊她一声:阿姨。阿芬阿姨对着我做了一个鬼脸,然后笑眯眯。
妈妈轻轻地击打我的脑袋,严肃地说:没规矩!喊啥阿姨?她就是个你姐姐的年纪。
阿姨阿姨!
阿姨的眼睛依然笑眯眯。我与阿姨,多少次开心地戏耍。在爸爸单位围墙外,那片辽
阔的西瓜地。
爸爸在远处望得痴痴,风捎来他一句:两个小调皮!
过去的麻雀
爸爸讲起他爸爸的故事——
粮食少了,人饿倒了。但政策不能倒啊!
宣传队指着天空,控诉叽叽嘎嘎的麻雀:就是这些畜生,抢了我们的口粮。
一声令下:统统捕杀!
喝着雀汤的下午,无奈地望着惨白的天空和有气无力的孤独树梢。爸爸的爸爸,哭着雀,
骂着人。
阳灯
纸扎的灯笼,亮了,亮了。一个又一个地点亮了。
在我们元宵节的期盼里,小村的老天爷总是不够黑呀。
你快点黑啊,快点黑,老天他爹啊!
天一抖,黑衣潇洒披上身。天下一片欢与呼:纸灯笼朝天升,升了又升。村里的大爷,
传承阳灯绝活儿的神气大爷,追赶起我们一群光脚跟。
我们追阳灯,追着喊:阳灯,阳灯!
大爷追我们,追一程,喊一程:
乖乖,我的阳灯。
乖乖,我的阳灯!
夜路
一会儿是羊肠小道,两边是空空旷旷的;一会儿是林荫小路,两边是密密匝匝的。
爸爸的自行车飞奔着向前。我们像一骑战士,演习着黑暗里的某个神秘战事。常常是
这样:大的讲,小的听。大的提醒:注意细节,注意感情!笑的提醒:注意陷阱,注
意朦胧的视线里撞进的行人!
整个少儿时代,我呼吸着爸爸的烟香,和他中山装外套上的熟汗气息。坐在他慢吞吞
的飞鸽前座上,像一个袋鼠,叽叽嘎嘎地听故事,说思想,做爸爸的探照灯,或者睡
一个香香。
有时候,黑暗中回家的路也漫长,我就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歌声传递的信息,是爸爸的无限希望。
初春
菜花一开,一团浓香。流水放闸,大地愈伤。
百虫爬进耳鼓,百鸟开始欢唱。你弹奏她伴唱。炊烟依傍着晚风,懒散地升腾并漫
步在半空。
我们光脚在湿的土地上试走,软软腻腻真痒痒。对着麦垅打一个喷嚏。震开了大地
和小我的毛孔,放出了五彩的思绪和景象。
蜜蜂们忙碌采蜜,土墙上长满了眼睛。
春姑娘一脱棉衣,露出了温暖和娇艳的身子,羞得不肯出门。
春天要开裂了,农夫们兴高采烈,走出家门,赶紧破土去了。
病魔风火轮
雨生爱推风火轮,铁环一只,竹竿一根,围着晒场转不停。
大人说:雨生是个精神病,一不会读书,二不会喊人,三不会下地种花生。
哦哦,雨生是个精神病?
是的是的,雨生是个精神病!
雨生啊雨生,精神病的雨生,十一岁上短了命。从此,晒场空空荡荡,沉寂无声。
只有那太阳,成了我们眼中的风火轮。
唿哨响起来
小时候,那片被我吹响唿哨的芦柴叶,后来做了粽子的外衣。
我的唇齿因那粽子而留香。
我的个头因那唿哨而疯长。P1-23
读丁捷《小困兽》感悟:“叛逆”不是无知,不是暴力,而是孩子长大的一种需要和表现。
——著名作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孙云晓研究员
丁捷老爸豢养的“小困兽”,喜新不厌旧,贫嘴有点闹。小丑的善良里子,大师的文字皮子。
——南京外国语学校学生丁中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