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台儿庄涅槃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徐锦庚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美庐交锋

1937年6月4日,一位头戴礼帽、浓眉大眼、面庞俊朗的年轻人,出现在庐山牯岭镇河东路94号的仙居饭店。他就是中共谈判代表周恩来。这一年,周恩来刚39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与他同行的,还有林伯渠和博古(秦邦宪)。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游览庐山大林寺时,曾经留下这样的佳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前两句意思是说,农历的四月,庐山下的桃花已经凋谢了,而山上的桃花刚刚盛开。

此时,虽然已是农历四月末,庐山处处仍可见到妖娆的桃花。放眼望去,满山遍野青翠葱茏,令人赏心悦目。空气清新馥郁,吸一口让人痴迷陶醉。周恩来的心情,与大自然的美景融为一体。

这是自西安事变以来,周恩来第三次面见蒋介石。对此次庐山之行,周恩来抱着很大的期望。

西安事变是蒋介石人生最大的噩梦,也是他一生中最狼狈的时候。几年前,我去西安采访时,曾去过临潼华清池,参观了“五间厅”、“捉蒋亭”等历史遗迹。在五间厅的一块玻璃上,还保留着一个破洞,这是事发时被子弹打穿的。这些遗迹,都成了老蒋的耻辱。陪同的朋友熟谙西安事变历史,绘声绘色地还原了当时的场景:事发当天凌晨,夜宿华清池的蒋介石穿着睡衣,从卧室窗户跳出,摔伤后背,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被东北军发现活捉。指挥过5次“剿共”的陈诚也丑态百出,慌不择路,居然钻进一只装啤酒的纸箱里,被杨虎城的十七路军翻箱倒柜才找到。

被活捉后,蒋介石原以为必死无疑,得悉是周恩来极力游说才保全f生命,自然感激不尽。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谈判之余,专程探望软禁中的蒋介石。当时,蒋介石正躺在床上,瘪着嘴在哼哼唧唧,看到周恩来进来,犹如见到救命稻草,连忙欠身而起,请周恩来坐下。一张嘴,周恩来才发现他满嘴没牙,原来是事发时忙于逃命,顾不上戴假牙。那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谁见了都会心生恻隐。

这是他俩分道扬镳10年后的首次相见。对周恩来,蒋介石可谓爱恨交加。在黄埔军校,蒋介石最器重的是两个人,一个是邓演达,一个便是周恩来。可惜,周恩来是共产党的人,与他不是一条心,道不同不相为谋。经历西安事变后,患难见真情,他俩的关系得到很大修复。

1937年3月,蒋介石在杭州与周恩来第二次见面。事隔3个月,蒋介石惊魂甫定,对周恩来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见面的气氛很好。蒋介石满脸笑容,称赞中共有民族意识、革命精神,是新生力量,对中共中央提出的国共合作的一些条件,答应得也比较爽快,还让周恩来回延安后,尽快拿出一个共同纲领,然后再见面细谈。

蒋介石的态度,给了延安很大鼓舞,中共中央认真研究拟订《关于御侮救亡、复兴中国的民族统一纲领草案》。这份草案顾全大局,充分考虑到蒋介石及国民党的利益,比如在蒋介石承认此纲领的条件下,中共可承认他为领袖。

此次上庐山,周恩来就是带着这份纲领草案来的,满心以为能得到蒋介石的首肯。

陪同上山的张冲,把周恩来一行送到仙居饭店后,客气地说:“你们休息一会,我马上去禀报委员长,安排你们尽快见面。”

周恩来简单洗了一把脸,把那份纲领草案取出来放在桌上,随时准备去面见蒋介石。

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张冲露面。

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张冲终于出现。敏锐的周恩来察觉,张冲脸上暗藏一丝沮丧。

P016-017

书评(媒体评论)

历史上作为转折点的小城的名字有很多,滑铁卢、葛底斯堡、凡尔登……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名字——台儿庄。一次胜利已使它成为中国最知名的村庄。

——引自《时代》杂志,作者为美国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

后记

台儿庄大战,从小就镌刻在我的脑海里。

2008年秋,我调到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恰巧台儿庄古城重建拉开序幕,遂慕名前往。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里,有一面庞大的烈士墙,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名字,都是在那场战役中为国捐躯的将士。我伫立在烈士墙前,触摸着这些凄神寒骨的英名,涌起写作此书的冲动。经过6年努力,终于如愿付梓。

台儿庄大战有两层非凡意义:其一,它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在抵御外侮的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场胜仗;其二,它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光辉结晶,尤其是倾注了周恩来的诸多心血。知前者众,知后者寡。而台儿庄的重建,又有着特殊背景:国民党政府欲建未果,共产党政府终于圆梦。

鉴于此,我对拙作的定位是:既是抗战题材,也是两岸题材,讲述在国家和民族的大命运中,一座小城以及与这座小城息息相关的几代人跌宕起伏、悲欢离合的命运。

创作过程中,我有幸得到很多文学界前辈的热情鼓励和悉心指导,如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评论家李炳银先生,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著名教授、著名传记文学作家、恩师陈明福先生等。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先生和海军政治部创作室原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黄传会先生,还不嫌作品浅陋,欣然拨冗作序跋。

同时,我还得到很多朋友的倾力支持和无私帮助,包括枣庄市委市政府、台儿庄区委区政府的相关同志,以及我的同事张忠先生、四川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先生、临沂市志办公室主任朱海涛先生、台湾作家郁馥馨女士等。在采访中结识的枣庄学院副教授杨传珍先生,不仅提供许多台儿庄史料和重建资料,还帮助校正书稿瑕疵。封面和封底上大战中的台儿庄与重建后的台儿庄图片,由台儿庄古城管委会记者站站长高启民先生提供。

对文学界前辈的鼓励指导和诸多朋友的支持帮助,在此深表谢意。

我还参阅了大量书籍史料,因数量繁多,难以对编著者一一道谢,在此一并深表敬意。

作者

目录

引子 梦圆当可期

上篇 浴火

 第一章 携手御外侮

祸起萧墙

美庐交锋

出尔反尔

深明大义

大敌当前

峰回路转

同仇敌忾

 第二章 国难思良将

瑜亮情结

慷慨赴任

排兵布阵

杀一儆百

仁厚将将

 第三章 同心拒强敌

杂牌挡锋

冰释前嫌

复战临沂

三战临沂

血洗临沂

寻访旧址

 第四章 热血铸丰碑

人川觅踪

樊氏之论

两个战场

 第五章 奋战守孤城

壮士出川

苦撑危局

短兵相接

壮烈捐躯

身后哀荣

不同周同

 第六章 妙计布擂台

三献良策

流离失所

严阵以待

 第七章 浴血歼顽寇

以弱对强

殊死巷战

进退之间

最后一击

 第八章 浩气震寰宇

记者之眼

世界之声

黎明之光

滇军之憾

 第九章 英雄归落寞

梅花凋零

各奔前程

命运之殇

下篇 重生

 第十章 流亡陷孤岛

城头易帜

千里流亡

澎湖磨难

弃武从文

 第十一章 荒漠现绿洲

苦难岁月

银幕再现

两岸融冰

树碑立传

孜孜以求

 第十二章 房产变遗产

遗孤之羡

运河寻宝

前世今生

两岸风云

叫停项目

 第十三章 废墟觅文脉

寻找记忆

华山论剑

他山之玉

 第十四章 画龙巧点睛

以煤换城

复活古城

文化之魂

 第十五章 两岸谋共识

宝岛之行

拳拳之心

 第十六章 游子归故里

寻梦之旅

圆梦之旅

报效桑梓

两岸使者

灵魂律动

 第十七章 文化展魅力

微博开街

文化自信

告慰先烈

重树信心

精神家园

报告文学创作是桩苦差事(跋)

后记

序言

历史总是在最精彩处呈现(序)

何建明

有些书的厚重,是因为它定格在一个特定的重要历史点上。我手上的这本书,属于这种厚重之书。

《台儿庄涅槃》讲述的是中国抗战期间的一个大战役——台儿庄战役以及之后的故事。提起20世纪的那场触目惊心的日军侵华战争,相信在每个中国人心底都会留下深深的烙印,包括曾经经历过的先辈以及不曾经历的后代。任时光荏苒,再飞速的时间也抛不却中国人民的那段沉痛的记忆。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更是中国成千上万人命运的转折点,几千万中国人民以及军队在战争中受到损失。

台儿庄战役历来在抗战史中被称为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虽然台儿庄血战是“大捷”,但是我方的代价是巨大的。书中这样写道:在1938年春,国民党杂牌军3。6万多将士,在临沂与日本王牌军厮战,消灭日军3000多人,牺牲的士兵是两万人。台儿庄大战第一阶段历时16天,歼灭日军1万余人,中国参战部队4。6万人,牺牲1。9万余人。台儿庄捷报传开,国民政府和全国各界及海外一片欢腾。但是看到这些死去的将士数字,我的心情是沉重的:在整个抗战过程中,我们的士兵和人民牺牲了太多,我们的胜利来之不易!

好在台儿庄大捷有效地振奋了国民精神,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这是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首次败退,在当时其意义非同一般。如此看来,台儿庄如此重要的战役在整个抗战史中也是有重要地位的,它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和记录。目前有关抗战的书很多,但是专门写台儿庄战役的还是少数,写好的就更少了。而这本《台儿庄涅槃》,正是写台儿庄战役的为数不多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它资料翔实,纪事大开大阖,再现将士英勇抗战、共赴国难的画面,又不失情节的细腻性,读来荡气回肠,尤其是战争场面,波澜壮阔,惊天动地,异常生动精彩,是难得的文学好叙述!

对于战争史的描写,可以是多维式的,但把握和展现决定整个战争命运的决策层的风采,毫无疑问是最主要和根本的。徐锦庚做到了这一点。书中很准确地树起了国民党将领李宗仁等人的战时形象,同时又不惜笔墨展现了很少被人所知的共产党人周恩来在台儿庄战役中的重要作用。过去在评价台儿庄大捷时,经常突出的是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却忽略了共产党的作用。台儿庄大捷其实是国共合作抗战的战果。台儿庄战役前,第五战区的司令李宗仁早已谋划在先,当时他正是采纳了周恩来提出的作战方针:“固守据点,各个击破,要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把敌人歼灭在台儿庄”。书中详细描写了周恩来、叶剑英等人向李宗仁提出作战计划的过程,如果不是他们不厌其烦地积极推动,李宗仁也许就与台儿庄的胜果失之交臂了。

作为一部抗战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台儿庄涅槃》不只拘泥于单纯的描写战争场景本身,而是从中挖掘出战争中的人性与问题,反思战争的前因后果,使得这部书有了较强的艺术延伸力。比如书中所讲到的建川博物馆,这是国内目前投资最大、规模最大的民间博物馆,很难想象这个民间投资的博物馆已建成抗战、“红色年代”等25座场馆,占地500多亩,让人不由得对樊建川这个人肃然起敬。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应该时刻记得这些人所做的贡献,它时刻提醒我们不忘过去的惨痛教训。而这个博物馆其中之一就是要兴建汉奸丑态馆,这不得不再次引起我们的兴趣和思考,抗战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之多的汉奸?时至今日汉奸现象国人有无深刻反思过?正如书中樊建川所说的:抗战胜利都70年了,对汉奸没有一个声讨的场所,殊不知日本人打仗用的金银铜铁锡全是在中国拉的,上海、天津等地的税收全给他们充当了军费。一个县里只有几十个日本人,却把整个几万人的县城搞得鸡犬不宁,很多野蛮行径全是有文化和社会关系的中国人在帮他们。不敢说民族基因里有无汉奸文化,但如果历史重演时,这样的汉奸还会一样多吗?我在创作《南京大屠杀》时,有同样的感受,因而也提出了“中国为什么多汉奸”这样的责问。

除了整个作战过程的全记述,该书还通过国内外记者的角度来评价台儿庄战役的意义和极大的国内外影响力,同时对台儿庄大捷后蒋介石令人费解地限制台儿庄大战宣传的动机作了分析。书中还提及了除川军和西北军在台儿庄战役中的作用外,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滇军在战役中的英勇事迹,并记述了张自忠与庞炳勋并肩作战时,由于价值观、思想境界的不同,而导致的两条截然相反的结果:前者在战斗中英勇就义,后者由于投机圆滑而苟且偷生……这些细节描写,都显示出作者写这部书时所展现出来的独特细腻的思维视角。

当然,《台儿庄涅槃》不只讲战役,还有战后发生在这个地方的故事。从“流亡陷孤岛”这一章节中,我们看到了因为战争而导致海峡两岸众多亲人分离至今仍相隔天涯的浓浓乡愁。而书中提到的流亡学生,也是那个年代的独特标记,因为战争的缘故,国内千余所学校不得不停办,学生们和民众一样,开始了命运的大迁徙。这让我们看到战争对一个民族几代人的影响。“房产变遗产”一章中,如今的革命战区台儿庄已经融人商业化大潮流当中,台儿庄政府并没有盲目紧跟大肆兴建房地产项目,而是努力把它打造成红色文化产业,这也让我们想到当今的红色资源文化的重要性。书中还借用了波兰华沙和苏联斯大林格勒城的例子,告诉我们要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台儿庄在战争年代经历过激烈的敌我厮杀,现如今它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重生。

这也许正是书名所说的台儿庄的“涅槃”吧!

回过头来,再来看书中这么一段话:日本占领东北后,“1917年,日军派出间谍潜入台儿庄,在此生活了半年,把台儿庄的情况摸了个透,连羊肉汤多少钱一碗、热豆腐多少钱一碗、信天主教的人数、信耶稣新教的人数、清真回民有多少、有多少房子多少店铺、商业怎么样,都写得清清楚楚,甚至还有手绘的台儿庄地图”……要知道,这离1938年日军人侵台儿庄早了整整20多年。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各地都在举办各种纪念活动,作家们也创作着各式各样的只顾描写战争如何如何精彩的作品。再想想上面让人惊出一身冷汗的话,难道我们不应该从中得到一些什么吗?

其实,对作家来说,也有一个“涅槃”的过程。锦庚同志是人民日报的一名大记者,写报告文学的时间不长,但其出手不凡。去年与铁流合作的《中国民办教育调查》获鲁迅文学奖后,又推出《国家记忆》,后者比前者写得还要好,令人振奋!这部作品又是他的一次重要“涅槃”,相信锦庚的创作会有自己在中国文坛上的份量,我充满信心地期待着。

2015年6月16日

内容推荐

徐锦庚著的《台儿庄涅槃》以中国抗战史上的名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古城重建为线索,回顾了1938年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浓重一笔的台儿庄大捷的前因后果,重现了中国军队如何在抵御外侮的正面战场上取得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第一场胜仗,从而为抗战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的全过程。台儿庄大捷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光辉结晶,本书更浓墨重彩地描述了台儿庄古城的重建始末,献礼给血浓于水的海峡两岸,献礼给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编辑推荐

作为一部抗战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徐锦庚的《台儿庄涅槃》并不囿于战争场景本身,而是挖掘出战争与历史、政治、文化、经济以及人性的思辨,把宏大历史和局部历史结合起来,历史线索和具体细节结合起来,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突出毁灭与重建的多维视角,从而展现出宏大的视野与向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6: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