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由之编著的《锦瑟无端(十年自选集)》选编兼顾了内容、文体、篇幅及写作时间的平衡,差堪算是十年涂鸦的选萃。文章多系天马行空不中绳墨的野狐禅,但大抵有感而发,信笔而书。在写作上,作者一向很任性,一凭己意,不受羁绊,行云流水,汪洋恣肆。多年来,据说倒也不乏人追看,亦有若干好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锦瑟无端(十年自选集)(精)/视野书系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梁由之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梁由之编著的《锦瑟无端(十年自选集)》选编兼顾了内容、文体、篇幅及写作时间的平衡,差堪算是十年涂鸦的选萃。文章多系天马行空不中绳墨的野狐禅,但大抵有感而发,信笔而书。在写作上,作者一向很任性,一凭己意,不受羁绊,行云流水,汪洋恣肆。多年来,据说倒也不乏人追看,亦有若干好评。 内容推荐 《锦瑟无端:十年自选集》是作家兼策划人梁由之的第一本自选集。全书分为“张良”、“百年树人:关于鲁迅”、“从井冈山到九疑山”、“杂缀”、“序跋”五个版块。既有大气磅礴独具只眼的历史人物与事件之“梁式讲述剖析”,也有真实生动情趣盎然的山水游记,还有长短不一意蕴深远的一束序跋。虽称玩票之作,然皆自成一体。作者博览群书,云游天下,又随机融入诸多读书随想、生活思考与人生感悟,文字本身极具穿透力,煞是好看。 目录 自序 卷一 张良 帝者师 博浪椎与圯上老人 风云际会 鸿门宴 运筹帷幄 定国安邦 功成身退 黄老学说与汉初政治 卷二 百年树人:关于鲁讯 题记 岂有豪情似旧时 身后是非谁管得 老归大泽菰蒲尽 怒向刀丛觅小诗 风波浩荡足行吟 送客逢春可自由 以沫相濡亦可哀 有弟偏教各别离 心事浩茫连广宇 偶开天眼觑红尘 高丘寂寞竦中夜 谁令骑马客京华 故乡如醉有荆榛 扶桑正是秋光好 少年哀乐过于人 血沃中原肥劲草 卷三 从井冈山到九疑山 卷四 杂缀 以貌取人 士可杀,亦可辱 盛世才盖棺难定 汪曾祺居大不易 旁观余秋雨 曾国藩与对联 老六和他的《读库》 望岳偏惊旧雁行——送龙子仲兄远行 只有爱是不会忘记的 从经济角度读名家书信 麻婆豆腐 卷五 序跋 《大汉开国谋士群蟛小引 《从凤凰到长汀》自序 《天涯社区闲闲书话十年文萃》后记 《梦想与路径:1911-2011百年文萃》后记 《海豚文存》小引 ((梦路书系》总序 《回顾丛书》引言 黄裳和他的《故人书简》 问汝平生功业,《众说钟叔河》后记 附录 一个“圈外人”的跨界之路 专访作家、策划人梁由之(谢晨星) 试读章节 博浪椎与圯上老人 最有名的一次遇刺事件,即是众所周知的“荆轲刺秦王”。事情发生在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7),强秦攻灭六国的战争正如火如荼的当儿。谁也未曾想到,9年之后,在早已走进“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格局的新时代,竟然又有居心叵测胆大妄为之徒想要始皇帝的性命。 这年春天,秦始皇率领大队人马,东游抵达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地界,庞大的车队正在蜿蜒起伏的山路上不紧不慢地行进。说时迟那时快,忽然间,一只大铁椎从天而降,“嘭”的一声巨响,将中间的一辆车子砸得粉碎。秦始皇就坐在它前面紧邻的那辆车上。他回头一看,不禁魂飞魄散:自己肯定才是行刺目标,要不是差了那么一点点,误中了随行副车的话,恐怕十有八九已经一命呜呼。 事出突然,长长的车队停下来待命。赢政回过神来,由惊转怒,立即下令侍从武士四面搜索;并紧急通告全国各地进行地毯式搜查,不惜一切代价捉拿刺客。结果却毫无所得。他至死也不知道,这次谋刺事件的主使,是一个名叫张良的青年。 张良,字子房,韩国人,贵族出身,身世显赫,他的祖父张开地、父亲张平先后担任过5位韩王的丞相。张平死后20年,秦灭韩。那时张良年纪还小,未及在韩国出仕,但已经在心中埋下了报复赢秦的种子。仇恨入心要发芽。长大成人后,他的家财还很丰饶,光是奴仆就有300人之多。张良别有怀抱,兄弟死了也只是草草安葬,却不惜用全部财力访求得力刺客,密谋干掉秦始皇,颠覆秦国,为韩国报仇,企图相机复国。 为了增长见识和历练,张良外出游学。在淮阳学习礼仪时,结识了当地很有名望的高人仓海君,两人成为忘年之交。仓海君知道张良的心愿后,介绍了一个有神力的勇士给他。张良大喜,倾心结纳。勇士被感动,情愿为他赴汤蹈火。张良特意铸造了一个重达120斤的大铁椎,打算利用秦始皇巡游四方的机会,选择其必经之地,在险要而便于自身脱逃处隐蔽埋伏,伺机狙击。于是他精心组织一手策划了博浪沙事件。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结果误中副车,功亏一篑。 博浪沙事件至少说明了三个问题:一是张良对秦帝国仇恨之深。这在六国旧族中很具代表性,并非个别现象,折射出貌似强大的秦朝完成统一大业后很多相关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后遗症多多,各种尖锐矛盾只是暂时潜伏下来,一旦遇到合适的气候和土壤,就会进发并迅速感染。二是张良的决心、胆量和行动能力。行刺当今皇帝,是泼天大胆的灭族勾当,张良敢想敢于,而且居然能够全身而退,诚非项羽、刘邦所能梦想,足以说明这个青年很不寻常,具有过人的才能和胆魄。三是张良当时没有也不可能找到反抗秦朝的适当办法和手段,只是依仗匹夫之勇,冒险犯难,以求一逞。 作为一种副产物,这次未遂的行刺,倒是在历史上留下不少有趣的谈资。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分司东都洛阳后,更是明哲保身,纵情山水,阅尽人间春色。唯一让他感到美中不足的是膝下无子。与他齐名的好友刘禹锡作诗劝慰道: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上仙果子生迟。 无独有偶,清代著名诗人袁枚重蹈了白乐天的遗憾。袁子才“文章草草皆千古,仕宦匆匆只十年”,名满天下,优哉游哉,可惜就是从未享受过弄璋之喜。他在诗中一再抱怨:“情疑中副车!” 当代诗人余光中同样膝下无子,单有四位千金,他笑称自己是一连中了四次副车。余光中倒只是自我调侃而已,并无不快。毕竟时代不同了,生男生女都一样。P6-7 序言 这是我的第一本自选集,也是我的第五本书。从开始写点东西迄今,转眼一瞬间,快十年了。其间,先后出过三本书,有一本即出,还有数篇曾入选几种文集:本书即据此选编而成。 选编兼顾了内容、文体、篇幅及写作时间的平衡,差堪算是十年涂鸦的选萃。文章多系天马行空不中绳墨的野狐禅,但大抵有感而发,信笔而书。在写作上,我一向很任性,一凭己意,不受羁绊,行云流水,汪洋恣肆。多年来,据说倒也不乏人追看,亦有若干好评。譬如《读库》主编张立宪,就觉得我写和编的书,比较对他的口味。老六曾吹嘘说:“老梁出品,精品保证。”如此说来,《十年自选集》计划外出世,附骥海内诸名家之侧,亦属应运而生,水到渠成,不必过分夷犹忐忑。 十年来,玩票所涉及与文化有关的工作,除写了几本书、主编出版了两套各达百余万字的多卷本外,应友人邀约,我策划主编了六套丛书:最先,是海豚出版社《海豚文存》;随后,中信出版社《梦路书系》和辽宁人民出版社《回顾丛书》接踵而至;后来,又增加了新华文轩北京出版中心《主见文丛》和商务印书馆《一苇文库》;最新品种,则是上海三联书店《视野书系-视野书坊》——这也是我与周青丰先生继《梦想与路径:1911—2011百年文萃》和中信出版社《梦路书系》之后的第三次合作。诸套丛书,特色、取向各有不同,拢共已出书三十余种,并将不断推出新作。 2014年3月21日,甲午春分,《深圳商报》以差不多一个整版,刊发了记者谢晨星对我的专访:《一个“圈外人”的跨界之路:专访作家、策划人梁由之》,不啻是对此前相关工作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阶段性回顾和总结。因篇幅关系,发表时略有删节。经小谢同意,本书收入采访稿全文,作为附录。 书很快编好了。取何书名呢?苦思良久,不得要领。有经验的作者都知道,一个好的、铢两悉称乃至令人满意的书名,殊不易得,可遇而不可求。 去年11月15日,复旦大学中文系骆玉明教授来深圳讲学,我在罗湖一家老牌酒店为他接风。两人喝了一瓶陈年佳酿,微醺而别。骆先生是我私心偏爱的当代人物,负不羁之才,具魏晋风度。那晚,是我们第三次见面。小饮剧谈,体悟到一种事关命运和人生撼人心魄却又难以言喻的快乐和悲哀。午夜独归,心事浩茫,风云飘啸,星月澄澈。翻读《汇评本李商隐诗》,至《锦瑟》篇,刘学锴引钱锺书《谈艺录》日:“首二句言华年已逝,篇什犹留,毕世心力,平生欢戚,清和适怨,开卷历历。”…… 醍醐灌顶,福至心灵:有了,何不叫《锦瑟无端》?飘渺又贴切,惆怅而美妙。就是它了。端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也.么哥。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怎么时间宛如流水逝者如斯?怎么遭遇了如许值得吟味记忆的人物事件书籍景致?怎么写下了这些文字?怎么就有了这本书?…… 事所必至,理有固然?说不清楚,道不明白。此情若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015年3月5日,夏历乙未羊年元宵节凌晨,梁由之记 于深圳天海楼;7月28日大暑后五日午后改定于井冈山大井。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