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斯·拉德编著的《科学实验哲学》中,很多著名实验哲学家直接探讨了实验的基础理论问题,发展了其哲学观点,提供了新的视野。论文主要讲讨论了6个问题:从事实验时要主动地、意向地干预世界,这有什么哲学意涵;关于因果性的解释问题;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联;理论在实验中的作用;模型与计算机模拟对实验的冲击;科学仪器设计、操作与使用的哲学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科学实验哲学/理解科学译丛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
作者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汉斯·拉德编著的《科学实验哲学》中,很多著名实验哲学家直接探讨了实验的基础理论问题,发展了其哲学观点,提供了新的视野。论文主要讲讨论了6个问题:从事实验时要主动地、意向地干预世界,这有什么哲学意涵;关于因果性的解释问题;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联;理论在实验中的作用;模型与计算机模拟对实验的冲击;科学仪器设计、操作与使用的哲学意义。 内容推荐 汉斯·拉德编著的《科学实验哲学》以科学实验为基础对科学哲学做出解释和说明:提出和论证客观事物知识的存在和重要性;指出科学实验等科学实践是科学的基础,讨论理论与实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等重大科学哲学问题。 本书可作为科技哲学专业的参考书,也可供对科学哲学发展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目录 丛书序 前言和致谢 关于作者 1 走向一种更成熟的科学实验哲学 1.1 科学实验哲学 1.2 实验的物质实现和它的哲学意义 1.3 实验和因果性 1.4 科学一技术的关系 1.5 实验实践中的理论和理论知识 1.6 实验、建模和(计算机)模拟 1.7 工具的科学和哲学的意义 1.8 成熟科学实验哲学的进一步论题 注释 2 关于实验的某种形而上学中的工具物质性 2.1 导言 2.2 关于实验的一些哲学观点 2.3 什么是仪器? 2.4 走向一种本体论以适合关于实验的玻尔理论 2.5 结论 注释 3 事物知识:唯物主义知识理论概要 3.1 需要一种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3.2 三种工具 3.3 使它成为知识 3.4 客观事物知识的一种新波普尔图景 注释 4 物理学、实验和“自然”概念 4.1 关于自然和人造的初步评论 4.2 在实验中自然与人工的传统观点 4.3 实验中的功能和结构描述 4.4 实验和现象的创造 4.5 结论 注释 5 实验、因果推论和工具实在论 5.1 因果关系的操控性理论:基本观念 5.2 因果主张和干预 5.3 实验和因果推断 5.4 两个推断问题 5.5 作为预测假设实验结果的因果主张 5.6 因果的作用理论 5.7 工具实在论 注释 6 技术作为实验实践的基础和对象 6.1 作为特殊配方的实验说明 6.2 技术的自我应用:因果性原则的作用 6.3 实验实践的非地方性 注释 7 理论负载和实验中的科学工具 7.1 理论负载的三个概念 7.2 仪器以及它们在实验中的使用 7.3 结论 注释 8 实验科学中的技术和理论 8.1 可复制实验结果的理论含义的不可还原性 8.2 无理论实验的不可能性 8.3 结论 注释 9 实验的偶像:超越“等等列表” 9.1 导言 9.2 实验史与实验哲学 9.3 设置哲学场景:两簇问题 9.4 “等等清单” 9.5 指导性观念:从误差的视角逼近知识 9.6 培根的错误类型学:心灵的四种假象 9.7 对培根图式的批判 9.8 实验的假象:剧本、舞台、观众和寓意 9.9 总结性评论 9.10 结语 注释 10 模型、仿真和“计算机实验” 10.1 导论 10.2 物理科学中的计算机模拟 注释 11 没有物质干预的实验:模型实验、虚拟实验和实质实验 11.1 导言 11.2 什么算做是“物质性的”干预? 11.3 替代性的实验结果如何与世界相联系? 11.4 结论:虚拟实验和实质实验 注释 12 设计仪器与自然的设计 12.1 思想与视觉 12.2 设计空间的新要素 12.3 从视觉图像而来的概念 12.4 思想实验 12.5 走向一个图解性符号的语法 12.6 对哲学工具的需求 注释 13 改变认知范围:实验、视觉化与计算 13.1 引言 13.2 从技术科学到赛博科学 13.3 科学的抽象和进步 13.4 模拟与数字 13.5 作为还原、计算和扩展的数字化 13.6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