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烬中的毕希纳
毁灭现在已经在我心中扎下根,并且我摆脱不了它。早在七年前,毁灭就已在《人类的末日》①中烙下了印迹,而现在它已具备了非常有个性的外形,这种外形又源于我自己生命中的常数:火。认识到这一点,是七月十五日我在研究群体现象的时候,此外还要归功于我每日与之打交道的那些书。尽管小说的主人公与我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我出借给他的,都是最本质的东西,以至于在其达成目的之后,我无法完好无损、不受惩戒地将它们收回。
我为自己制造的这片灰烬开始覆盖一切。我们生活的世界所遭受的威胁,对此我的感知从来没有像基恩毁灭之后那样强烈。我又重陷焦虑之中,这种焦虑同我先前计划《疯子的人间喜剧》时的不安大体相同,区别在于,其间已经发生了某些重大事件,并且对此我心存愧疚。这是知其缘由何在的那种焦虑。夜深人静时分,我总是在那几条路上行色匆匆,白天也是如此。专心去写作另一部小说,或者着手做以前就计划好了的系列书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宏大的计划在焚烧书籍的浓烟中窒息。对此我丝毫不觉遗憾,相反,无论我身在何处,我目之所及,一切都面临着随时可能降临的灾难。
任何一次交谈,虽然我只是在路过的时候听到其中的只言片语,在我看来都仿佛是最后的一次。在可怕而无情的压力下催生的事情,在最后一刻必然发生。人所遭受的威胁,与他自己密切相关。是他们将自己引入绝境。他们特别用心、不遗余力,以至于他们活该灭亡。我目之所及的每一对正在交谈的人,在我看来都是有罪的,如同我自己在放了那把火之后感到自己有罪那样。但是,如果这种罪责如同特殊的以太,渗透一切,使得任何东西都不能幸免,那么,人就仍然是他们原来的那个样子。他们的说话声调以及外表是原来的,他们的处境也是自己所特有的,与观察和记录它的人无关。他所能做的,就是为他们指明一个方向,让自己的恐惧像燃料一样,灌注他们内心。观察者满腔热情地投入到观察之中,观察已经成了观察者的唯一意义所在。他观察到的任何一幕,都令他瞠目结舌,并都以毁灭告终。
他飞快地记录着,字母写得硕大无朋,犹如在一座新的庞贝城墙上涂鸦。他仿佛在为火山喷发或者地震的来临做准备:他感到它将爆发,很快就要来临,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它。因此,他将在此之前发生的事件记录下来,记录下那些因工作和种种原因相互分离的人在此之前所做的一切。对于即将降临的命运他们一无所知,以习以为常的呼吸方式吸入窒息的气氛。正因为如此,在命运真正降临之前,才执著而急促地呼吸。我扼要记录下这一幕幕,每一幕都自成一体,没有一幕与另一幕发生关联,但每一幕都以惨烈的毁灭告终。惨烈的毁灭是联结它们的纽带。如果今天我将每一幕所残存的东西拿出来看,它们就仿佛是即将来临的世界大战中的空袭之夜残留下的。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