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为谁》是李镇西老师近两年思考的精彩汇集。围绕核心问题——“教育为谁”从常识杂谈、文化在此、恕我直言、他乡感悟、书评影论、人物传奇等角度展开论述。他主张,在花样翻新的教育现实中,教育要返璞归真,回归自然,遵循教育常识;面对眼前一个又一个的孩子,要坚守良知;学生的需要,就是教育的出发点……所有这些,都是对教师价值的深度叩问和思考。
常识杂谈
别把教育简单化
教育为谁
让校园宁静些,再宁静些
教育的起点在哪里?
美国也学杜郎口?
我们只想遵守常识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请朴素地表达
好课堂,好教育
教育有哪些常识?
关于教育的细思碎想
文化在此
称呼问题
说说感恩这点事儿
德育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
北京四中:一个有故事的学校
童言无忌,童心率真
我给雷夫讲什么叫“素质教育”
恕我直言
集体荣誉高于一切?
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
教育国际化该怎么“化”?
贪官是哪个学校培养的?
说贪官“政绩”
教育没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让教育惩罚理直气壮
教育公平不能仅仅靠“良心”——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上的发言
最好的请教对象是自己
义务教育就应该“千校一面”
他乡感悟
在普林斯顿大学致信奥巴马——美国印象之一
校长与教师——美国印象之二
华盛顿故居前的随想——美国印象之三
在安纳波利斯小镇——美国印象之四
问候与呼应——美国印象之五
从安纳波利斯中学到罗斯福高中——美国印象之六
傻傻的美国人——美国印象之七
说的与做的——美国印象之八
关于私人持枪——美国印象之九
关于眷村——台湾掠影之一
在胡适纪念馆——台湾掠影之二
温馨的细节——台湾掠影之三
书评影论
生活在感动中——《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名片教师》序言
让梦想照亮“家园”——读《家园成就梦想》
基于常识的创新——读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
马克斯·范梅南的魅力——推荐《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语文教育其实很朴素——《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修订版)附言
接受“冰书挑战”——对我影响最大的书籍
李向南们的梦想——重看《新星》
都是18岁——推荐两部老电影
那个夜晚——看电影《归来》
失真的萧红——我看《黄金时代》
克拉克的“秘密武器”——看电影《热血教师》有感
人物传奇
“嫁给我吧!”
怀念杜道生老师
育人如“林”,为师“崇德”
一位优雅的老太太走了